瘦石 || 泉港鹏洲村:杨梓洲畔太子庙
从泉港集镇向东,沿赣江堤行约九公里。江堤内侧矗立着一棵一分为五股的樟树,叫九股樟。顾名思义,九股樟原先共有九股,后来随着年长月久,逐渐枯萎,只剩下现在的五股。但当地村民仍然以“九股樟”称之。九股樟恰似五棵樟树同穴而生,这是因为随着江堤上升,把樟树的分岔部分掩埋在地下,形成现在的样子。据说,这棵樟树已有至少1200年的历史。
从九股樟浓密的树荫下穿过,便到了鹏洲村。鹏洲村又叫鹏家洲、杨梓洲,村民以杨姓为主,有前杨、后杨之分,在籍人口约八九百人。和许多地方的杨姓一样,鹏洲村杨姓也是发源于东汉“关西夫子”杨震。据鹏洲《杨氏重修族谱》载:杨震二十八世孙杨素原本居于江苏昆山县,因出任江西都转运使,来到江西。杨素三世孙巨渊公,出任丰城县教谕,“种桃李于宫墙,文风丕振,耦三贤而筑室,北里皆仁。故一时弟侄毕随任而居丰城化鹏坊,族茂支繁。”就是说,巨渊公在任丰城县教谕期间,培养了很多仁义贤德之士,使当地的民风得到了很大改善。于是,巨渊公的兄弟、子侄辈都来投靠他,居住在县城的化鹏坊,族裔繁衍得很大,逐渐分迁到丰城各地以及外地。巨渊公的堂弟巨毅公就是这个时候来到丰城的。
杨巨毅也是丰城杨姓重要的始祖之一。杨巨毅七传至杨器之,于唐开元三年(715)从化鹏坊迁居至现在的这个地方,当时叫杨梓洲,因为是从化鹏坊迁来的,所以就改名叫“鹏洲”,人们习惯称作“鹏家洲”。器之公生有二子,长子杨灏,次子杨瀚。可能鹏洲处于赣江之畔,水患较多,老二杨瀚寻思找一个远离水患的地方,便找到山清水秀的清潭岭(梅林镇低山村的南神岭,宋以前称作清潭岭)定居,分枝散叶。老二杨灏仍居于鹏洲。
鹏洲村与古老的县城黄金城相距不远,那时的居民也不多,杨姓便信马由缰,把村庄的地盘一直圈到了黄金城下。“黄金城为祖山,历代宗陵均此,故称杨家山,以分水线,与泉塘鄢氏南北分界。”
鹏洲杨姓世代以渔业为主,与波涛汹涌的赣江水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唐代后期王仙芝、黄巢农民起义爆发,作为重要的航运水道,赣江屡被战火。到唐末,战乱愈发频繁,八方来朝的大唐帝国由盛而衰,进入五代纷争、十国争雄的割据时期。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改变了鹏洲的历史,也让更多的人记住了鹏洲(杨梓洲)。我们先来看一下五代末宋初文学家徐铉(916-991)撰《洪州丰城县李司空庙碑文》中的记载:
“……李君讳承鼐,字大用,其先陇西人,中叶因官,遂家上党。先君讳神福,避乱择主,来适维扬,于时唐室崩离,诸侯角逐。吴武王奋桓文之举,我先君效关张之用,摧凶略地,所向无前,功加于时,庆钟于后。终淮南节度副使、鄂岳招讨使。君即招讨长子也。幼而爽俊,长而雄勇,年始志学,即从义旗,善抚士卒,生知韬略,厉若鹰隼,疾如风电,时称虎子,敌畏马儿,以功累加检校左仆射,为横冲裨将。天佑丙寅岁,从招讨使秦裴平豫章,叙功为最。新附之地,属郡未宾。明年,命君领偏师平余盗,戈船先进,群帅后期。山越雾集,汉矢且尽;同玄冥之没,若杜畿之沉。享年二十有三。诸将嗣事,逋秽克清。迎君之丧,窆于洪州丰城县杨子洲。惟君夙龄挺秀,尽忠死节,识与不识,杂然推奇。而英灵肹蠁,若在左右,如郑人之惊伯有,类吴俗之畏子文。于是耆艾相率启求立祠于墓侧,公议佥允。因赠司空,水旱祷祈,无不即应。乡邑之际频岁丰穰,湍濑无虞,疾癘不作,而君之家门亦康宁蕃衍焉……”
这篇碑文大概说的是,唐代末年,诸侯割据,杨行密带领的农民起义军占领了江淮的大部分地方,建立南吴国,与中原军阀朱温相抗衡。杨行密一路南掠,攻下豫章(南昌),准备平定江西。就在这个时候,一位叫李承鼐的年轻统帅出场了。李承鼐乃是杨行密手下大将、鄂岳招讨使李神福的长子,弟弟李承鼎是杨行密的女婿。李承鼐很年轻的时候便被封为李行密麾下检校左仆射、裨将,天佑丙寅年(906)攻打豫章时立下赫赫战功。次年(907),李承鼐奉命平息江西境内余寇,不幸弹尽粮绝,战船沉没,以身殉国,年仅23岁。将士们把他安葬在丰城杨子洲(杨梓洲,即鹏洲)。由于李承鼐的事迹感人,当地人便建议在墓侧建议祭祠,官府很快答应下来,并赠李承鼐“司空”的谥号。这就是“李司空庙”的来历。
鹏洲人靠水吃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大约每次的江水泛滥,恰如洪水猛兽,给当地人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恐惧和灾难。人们无法与大自然抗衡,但又不甘心于命运的摆布,于是把战胜水患的希望寄托于这位李司空,祈祷他能降恶除魔,化害为利。“水旱祷祈,无不即应。乡邑之际频岁丰穰,湍濑无虞,疾疠不作。”因此,李承鼐战死殉国的故事,在鹏洲村民代代相传,并演绎出许多个版本,远比徐铉碑文上描写的精彩得多,有的还被编成了戏文,四处演出,代代相传。至于这座李司空庙何时被称作“太子庙”却不得而知。不过,李承鼐的祠庙却是越建越大,明代后期重建(原庙前一座青铜香炉有“明隆庆四年造”的铭文,据此推测重建时间为明代隆庆四年即公元1570元)。曾建成包括正殿、附房、马房、斋室、祭场等建筑约一万平方米的庙宇群,规制空前,有“一千根柱子落地,九百九十九个步子(台阶)下河”的说法。在鹏洲村新重修的“灵王太子庙”,至今仍保存着一副庙宇内的石柱柱基,直径有近一米,上面雕龙刻凤,十分精致;被弃置在庙旁的一根楠木梁柱亦有一尺多的直径,一头的榫头接口仍十分明显,亦可以推定每根梁柱起码是由两段楠木拼接而成。虽然遗址不再,遗物不多,但明末时重建的太子庙亦可见一斑。村中至今仍保留一块古铜镜,村中但凡有特大事出现,村长老就悬挂铜铜至太子庙前门楣中央,以祈求太子神灵的保佑,是村中的镇村之宝。康熙以后的《丰城县志》,均有关于太子庙的文字和绘图记载,可见民间传说也是有足够的史实作为依据。
鹏洲村杨姓与李司空庙相守相望,一直在努力与命运抗争。由于人口不断增长,有一部分村民便开始开垦滩滁,种植农作物。到清代后期,大部分村民都转向以农业为主,以渔业为副,至今这种农耕模式一直延续。清代道光年间,村上有一位叫杨九寿(字竹洲)的,乃是灏公五十八世裔孙,幼习儒业而屡试未第,于是改行外出做生意。赚到一些钱后回到家乡,“开阡陌,话农桑,富甲通堤;治田畴,通泉布,财贯合邑。”又倡修庙宇,周济贫困,出钱释争,排解无私,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善人。后来还被县令荐为缙绅,委托他督修江堤,“一堤永固,四乡咸赖”,堤外百姓很多人托了他的福。
到清光绪年间,鹏洲一带大面积爆发血吸虫病,鹏洲杨氏丁口损失十之六七。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血吸虫病再次蔓延,鹏洲杨姓又未能幸免,“感染者十之七八,死亡者不乏其人。”解放后血吸虫病被彻底消除,鹏洲杨姓人口剧增数倍。如今的鹏洲村,早已村舍统一,村容整洁,环境优美。村庄与赣江主道一堤之隔,却再无水患之虞。人们逍遥自在,其乐融融。偶或站在江堤远眺,遥思当年赣水汹涌,病患频发,仍不免嘘唏。
资料来源:鹏洲《杨氏重修族谱》、《剑邑文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