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又见父字,这竟然是我昨夜一梦……
【随笔】 梦见父亲的字
在我眼中,父亲的字,真好。无论是硬笔的,还是毛笔的,他笔下无一处不流畅,无一字不珠圆玉润。这颇像他生就脾气的温和,性格的开朗,心地的善良。人们愿意和他相处,像冬天盼着阳光照耀,心里暖暖的。
又见父亲的字,竟在昨夜的梦里。父亲和我有说有笑,还在一张纸上留下了两行字,那么熟悉的字体。夜里醒来,我像看完了一场电影,了无痕迹。我很努力地回忆回忆,还是记不清书写的具体内容。
父亲过世了多年,人再也无从见起,字也难得一见了。湖北宜昌的家中,我珍藏着他的一封信,两页纸。那是1996年的春天,我在苏州医学院进修半年核电外语,他写给我的回信,也是他给我唯一的信件。
父亲走后,没有找到只言片语的遗嘱,这很不符合他一生谨小慎微的作风。百思不得其解,只能推想他晚年的病痛超乎寻常,而家人却难以察觉……
祖父念过几年私塾,粗通文墨,算是很稀罕的乡村文化人。儿时,我架上梯子,偷爬到楼上。我小心地打开落满灰尘的大木箱,翻出祖父母的旧衣裳,还有祖父留下的条状墨块、私塾课本、抄写的经文。祖父的字有形无力,满篇像被风吹过一样呈倾斜状,也像他生前的隐忍怕事的风格,更像他未老先衰的病体……
无疑,父亲的书法启蒙于祖父。但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父亲的字,像他高大的身躯那样挺拔,柔中带刚,又疏朗大气。过去乡村上千人的大队,父亲的书法多少有些名气,是当地屈指可数的“书法人才”,既能写大幅春联,又能刷墙壁上大字标语的“狠角色”。而父亲有自知之明,他总谦虚地对别人说,他的字就不如凤毛伯、玉田叔、玉兰叔写得活,这三位写得更好一些。而他们之间是几十年来玩得合适的朋友,互相欣赏着,没有那种文人相轻的毛病。
父亲的字自成一体,他爱练字也爱学习,日常留心收集古代碑帖和报刊书法作品。他喜欢颜体和柳体,更喜欢报章上挥洒自如的毛体书法。每见赏心悦目的书法,他会习惯性地用手指头在空中临摹几下,尽可能学以致用。
小时候,每年除夕,我总爱围着父亲转,像他身边的一条欢快的小猫小狗。春节前,家家户户天黑之前非要贴上代表迎春接福的春联。父亲就腾出大半天时间,在家中堂屋的大饭桌上摆开砚台、毛笔、对联书。
乡亲们陆续送来买好的大红纸,请父亲帮忙写几幅春联。所谓报酬,顶多临走之前在他耳根上夹上一根纸烟,说几句“劳务你了”。遇到着急要贴对联的人家,立等可取,也必然满意而归。而我们家的几幅春联,往往留到最后来写,甚至要打着手电来张贴。母亲偶尔会埋怨几句,父亲却一笑而过……
虽然父亲当了三十多年的大队干部,他真心实意帮助那些像田野的庄稼一样普普通通的农民兄弟,特别是困难户、“五保户”。人们说他一生好说话,是个古道热肠的人,不像那些盛气凌人的“泥腿子”干部。在我眼中,农民父亲更像一个心思干净的文人,待人接物有他自己独立的思想和作风。
耳濡目染,我从小跟着父亲练过几年大字,而且那时乡村小学三年级到五年级还有书法课。父亲更是成了我的书法指导老师,很当一回事来安排妥当。他把活页字帖买回来,白纸买回来订成册。我每天放学回家,临窗坐下,先做完作业,再完成描红8个正楷大字,并在大字旁边书写一行小楷……
父亲忙完工作,回家不忘检查和评点我的书法“日课”,趁机还给我讲述古代书法家的故事,尤其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习字的各种传说,包括《兰亭集序》,身后抽笔,(鹅字)“一点似羲之”,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等等。书法的背后,是汉字的演变史和书写史,是中国历代文人的精神传承。
等我上小学高年级了,父亲就将书写春联的任务大胆交给我了,还要我为乡亲们服好务。我起初不敢下笔,生怕搞作了人家的红纸。父亲鼓励多了,我也就蹒跚学步。但是,我终究没有长期坚持练下去,书法就日渐荒废了,已经多年没有再握毛笔了。
上中学以后,我出远门求学,一步步离开了家,和父亲聚少离多。于是,父子之间的交流更多的是依赖书信。父亲看重我每一封来信的文辞,也在意我的硬笔书法。记得他说过,见信如见人,平白如话,说明我的写作水平在提高,也就不难理解我的文章多次在报纸上发表。后来,他还说我的硬笔行书越写越好,比他的字要强。这多半是出自舐犊之情,也有父子“相见常日稀”之后产生莫可名状的距离感。
我给父亲写过很多封信,先后从武汉、宜昌、苏州、南宁等地如鸟儿飞回老家的小山村,飞到父亲手上和眼前,看过之后还被一一留存下来,锁在书柜里。
遗憾的是,父亲辞世一两年之后,家人清理出信件,觉得物是人非,也该处理了。正月十五上坟散灯之时,带到他的面前烧了一把熊熊大火。据说,还引燃了周边的一片枯草,众人又忙着扑火半天。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我不在场,事后得知,心痛不已。我哪里舍得让那一页页历史化作尘土呢?假使我在场,想必是“泪飞顿作倾盆雨”,也不致于付之一炬呀?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又见父字,这竟然是我在北京家中一梦。难道是父亲想念我了?想和我说说话?我已多年没有给他写信了。世事难料,千头万绪,又该从何说起……
(文中配图为书法家李建近作,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