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尽信书不如无书

君子,须“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所谓“通习”,便是贯通研习,不仅要熟稔于心,更要会实践于现实生活中。否则就正如孟老所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明代医圣李时珍,像《明朝那些事里》所“描述的见过最穷的贫民,也给最富的天子把过脉,到过肮脏的屋舍,也走进过金銮殿,人世间的富贵疾苦,他了然于胸。在那个年代,治感冒吃砒霜也不是什么稀奇事。被乱治胡吃搞死的人,也只有阎王才数得清”寥寥数句,触目惊心。那时的医书,不是治人的圣书,倒是吃人的魔书。这不正是“不如无书”最贴切而又惨烈的血例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医者仁心,李时珍放弃了名声带给他唾手可得的幸福生活,为了更多人的幸福生活,他风餐露宿,百草尝遍,呕心沥血整理了名动天下的《本草纲目》,被后人沿用至今。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现代,各色毫无价值的小说漫画层出不穷,在市场上却仍大受追捧。在此种快餐式的娱乐阅读之下,让青少年重拾经典已是不易,提炼精髓、发展实践更是难上加难。不少人戴上了“专家”“权威人士”的高帽,凭着业余知识在纸页上夸夸其谈,大肆向中老年人群宣扬自己的“伪科学”,赚得盆满钵赢……如此种种,无疑是一个时代的文化悲哀。

《论语》《孙子兵法》《诗经》等经典流传至今,其文学地位自然无可撼动。《论语》是儒家经典,“仁”“礼”准则对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有可取之处。《诗经》“思无邪”,是周代生活的镜子,也是后人研究当时人们的生活的重要参考。

小时候我曾看过一部科幻片,大体是外星人入侵,人类手足无措,最终靠《孙子》中的战术,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守护住自己的家园。这些经典值得我们研读至“破万卷”。

但古代帝王推崇儒家思想,不少人拘泥于这样的封建教条下,终其一生也没有真正体悟出其所蕴含的真理,只是麻木地迎合社会所需。《儒林外史》一书中,不乏范进这样的“丑角儿”,花了大半生死读书,肚子里尽是些油臭墨水,中举后便满腹虚伪算计,把所受的儒家熏陶抛诸脑后,将其当做实现富贵梦的利器。著名教育家朱熹也曾大骂《诗经》,称其为“淫书”,由于其中不免有些描绘男女情爱之景,在宋明理学中与压抑天性的思想是背道而驰的。可见有时候书是无错的,不过是人对书的不同看法和态度罢了。

但全然搬运,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是不可取的。就像古代尊师重道,三叩九拜是一种盲目过头的尊崇,更显愚昧,但与他人握手言好的礼节是不该弃的。不少书籍已经出版百年甚至千年之久,其思想内涵与现代必然有些许矛盾。所以更要求我们求真知,求创新。

诺贝尔获得者屠呦呦,在研究青蒿素的同时也翻遍了古医书,讲究中西合璧,古今结合。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曾荣获世界和平奖。然而,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并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历代画家的长处,不断改进。正因为白石老人在成功后,仍然马不停蹄地改变、创新,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完美成熟,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流派与风格。创新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的最有力保证。

帕斯卡尔曾说过:“思想可以造就人的伟大。”作为风华正茂的青少年,思考是读书时最好的伴侣。要敢于开拓,勇于创新。切莫让孟老“不如无书,不如无书......”的感慨回响在千年之后。

关注

扫描二维码

若喜欢~~~~

(0)

相关推荐

  •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自胜者强

    人生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总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人生也是一场旅行,就如苏轼诗句中所写"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分分离离是常事. 人生更是一场修行,正 ...

  • 思考经典与读经典书籍的意义

    一. 解读经典 1. 具体解释 1)      传统且具有权威性 2. 何为经典 1) 核心价值不会随时间流逝而改变的事物.称之为经典 2) 经久不衰.称之为经典 3) 典范性.权威性 4) 就有价值 ...

  • 每日一学 2021-07-16

    2021-07-19 16:56 华人号:华人国学 [原文] 临深履薄,夙兴温凊. 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千字文> [素讲] 大家好,继续学习<千字文>. 临深履薄,出自 ...

  • 静静地运宝贝出宫

                                黑T恤,牛仔中裤,深蓝帆布球鞋,黑帆布绣花双肩背包.轻松自在的装束有利于悄无声息地走进图书馆,自由自在地在书架间逡巡,再静静地运宝贝出宫.我甚至 ...

  • 别再用“尽信书不如无书”当作不读书的借口

    前天看<海滨故人>,略有感触,写了篇随笔<读书不为书所累>,有朋友看罢问我,这个不为所累是不是也有"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之意.就这句话,我粗浅地说下自己的看法 ...

  • 尽信书不如无书

    近日,某位教授又火了一把.可惜这把"火"旺是旺,却是"邪火"! 一位知名"教授"公然为"吏"洗地!可惜身旁缺一上联&qu ...

  • 尽信书不如无书,反思自省才是家庭教育之本

    #「闪光时刻」主题征文 二期# 原创 文/晓斐 很多年前总是会听到有人说心理咨询师就像是一个垃圾桶,要承接很多来访者的负面的情绪.直到在成为咨询师之前的一天很幸运的听到一个全新的说法:心理咨询师就是一 ...

  • 何争鸣:尽信书不如无书

    前情 第32集 新孟母三迁:回忆杀 尽信书不如无书 何争鸣 初看到"孟母三迁"这个题目时,我真替笑李飞叨捏了一把汗.因为这个故事太为公众所熟悉了,尤其是其已经融入到了幼儿启蒙教育之 ...

  • 快乐8第2021047期8分区选号,尽信书不如无书,取长补短才是上策

    昨天的15个胆号命中4个号码,虽然不至于颗粒无收,但不会让人满意,如下: 命中了4个号码,还能有4注4个号码的奖,其实这个矩阵还是可以的.因为如果命中的号码多一点,收获就大了. 而我要强调的是,山山每 ...

  • 雪心赋(77)尽信书不如无书,该如何学习风水?李双林

    主讲:李双林 导读:   对于风水知识,我们参考旧时知识,学习当代的知识,不可随意妄为.风水知识的主要核心皆是要依靠自身的领悟,理解.当我们自己领悟到了知识的真谛,自然就会刻苦专研,当然在我们钻研的过 ...

  • 从任铁樵《滴天髓阐微》杜撰和珅命造,到尽信书不如无书

    从任铁樵<滴天髓阐微>杜撰和珅命造, 到尽信书不如无书 原创/琴鹤堂易学 任铁樵<滴天髓阐微 性情第二十四>载有和珅命造: [例4]乾造:庚午 乙酉 庚午 壬午 大运:丙戌 丁 ...

  • “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这句名言的立论,本身也有问题!

    "尽信书不如无书",是我们今天经常引用的一句名言,意思是: 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要保持独立思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单从字面上来看,这话无疑说的很对. 书籍虽然是人类进步 ...

  • 略说名家犯的“小错误”,尽信书不如无书!

    民国名医张锡纯是中医界翘楚,现在中医少有不读张锡纯的书:提起来大家都赞叹不已!但是张锡纯也犯有小的错误:比如他在解释茵陈时候就误会茵陈青蒿一种植物,他在茵陈解释开始说道:茵陈者,青蒿之嫩苗也.秋日青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