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逾千亿元MLF 央行这次放水了吗?

为了对冲政府债券集中发行、央行逆回购到期等因素的影响。8月24日(本周五)中国央行宣布开展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1490亿元,中标利率持平于前期的3.3%。当日有900亿元逆回购到期,全口径统计下实现净投放590亿元。

自7月底以来,我国央行一度连续十几日暂停公开市场操作,资金大量回笼,货币市场短端利率快速上行。市场由此开始揣测,资金面宽松格局一去不返,甚至生出了货币政策将收紧的担忧。但是经历了本次MLF操作,足以打消对于货币收紧的预期。

受到货币政策放宽预期的影响,24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短端利率下行。隔夜Shibor回落6.2个基点,报2.392%,较年初低了44.8个基点。存款类机构7天质押式回购(DR007)加权平均利率为2.5776%,较年初回落近19个基点。

面对央行再次释放千亿流动性,资本市场为之振奋,认为千亿流动性足可以流入股市、楼市,如此甚称超级利好。也有人表示不解,本月已近尾声,再无MLF到期,而且资金面又较为宽松的情况下,央行为何还要再次开展MLF操作呢?

对此,央行在一份声明中已明确提出“要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这一句话,显然,是央行希望释放部分流动性来对冲当前地方债集中发行,可能对货币市场产生一定的扰动。

就在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并指出,加快今年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在推动在建基础设施项目上早见成效。自7月以来,地方债发行已经放量,当月放发行额超过了7500亿元。

而在这一背景下,市场预计8-10月份将是发行地方债的高峰期,单月发行量甚至可能超过1万亿元的情况。但是,地方债要想集中发行,就离不开相对宽松的流动性环境的支持。而这次央行的宽货币,就是为了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预计地方政府基建项目全面启动,将会对国内经济增长起到托底作用。

这次央行通过MLF释放足额的流动性,主要是以配合地方债的发行;一方面,地方政府集中发行大量债券,或增加财政库款,这样会使社会上的流动性产生不足问题。释放一定的流动性就是为避免金融体系出现资金不足的问题。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债券的大量发行会占用机构投资者的额度,对于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产生挤出效应,并且会推高债券市场的利率。为了平抑市场利率波动。此次,央行通过MLF的方式向金融体系解放了上千亿流动性予以对冲。

此外,本次央行之所以没有通过短期工具逆回购向市场投放大量资金,而是通过中长期的MLF货币工具投放,主要是想压低中长期贷款利率。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锁短放长”。

所谓“锁短放长”,意思是让短期的资金利率维持不变或者上调(避免廉价资金进入虚拟经济),而释放中长期流动性,使中长期的贷款利率有所下降,这样更有利于保护中长期投资项目顺利运行。

事实上,央行这次货币宽松,还是保持相当克制的,没搞大水漫灌,主要是想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而积极财政政策,就是支持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用于基础项目建设,为下行压力渐大的中国经济保驾护航。

不过,我们认为,仅靠地方政府负债投资来为经济托底,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这会导致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继续恶化。只有通过“扩大内需,促进消费”这样才能使中国经济真正走上V型反转的轨道。

央行这次释放出千亿流动性,让很多人士为之欢呼,但实际上,对冲之后净投放也不到600个亿,而释放这些流动性的目的,就是缓解地方政府发行债券融资,所造成的流动性短缺,以及通过“锁短放长”的形式,压低中长期货款利率,给实体经济投资营造良好环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