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二篇
杂感二篇
理想生活
有人说,理想生活的三大要素是,健康的身体 + 挣足够多的金钱 + 漂亮、娴慧的妻子或英俊、顾家的丈夫。理想是完美的,而生活是残缺的,所以理想的生活不可能有,无非是纸上谈兵,胡说八道而已。
国外很流行一个伪文化的荒岛游戏,说是如果你无奈流落到一座荒岛,除了生活日用不愁外,你将用何种方式打发孤寂而无聊的时间:文学界提出只带一部书,你选择阅读哪位作家的哪部杰作?音乐界提出只带一首曲子,你选择聆听哪位作曲家的哪首完美乐曲呢?如此看来,理想生活就是将人逼到退无可退时孤注一掷的无奈选择,加有一点沾沾自喜的娇情。这一荒岛游戏差不多也就是一个理想生活的建构范型。
每一个人在很多阶段都有他不同的理想生活。照我目前的状况,我的现实生活也并不理想,但也还没有达到令人绝望的地步,就是工作不如意,挣的钱太少。世界首富巴菲特或比尔.盖茨也觉得挣的钱太少吧,不然早就从各种各样忙碌中落跑到什么角落逍遥快活去了。这样的欲望无法彻底满足,因此我将工作挣钱排除在我的理想生活之外,能够半死不活地满足日常开支足矣。红色语录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对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可又往往由不得自己,再怎么预防加锻练,该什么时候出毛病也是没办法的事,因此,我也将身体健康排除在理想生活之外,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我已经不再年轻,理想生活要求有一个漂亮、娴慧的妻子,已成幽暗时光深处里的追忆似水年华。其实,如何定义漂亮,娴慧到什么程度,在每个人的心中也是说不清楚的事情。比如家人和许多朋友都说我妻子够漂亮、够娴慧了,但我始终认为还不够理想,没有蒙娜丽莎的迷人微笑,与《色戒》女主角汤唯的身材也没在一个档次,智商更是笨得可爱,几乎与我的脑残相得益彰,除非发生穿越事件,这也几乎无法改变现状。
我的理想生活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我真还一时半会说不清楚。看来,我的现实生活还没有达到退无可退时孤注一掷的地步,没有必要去设想那虚幻的理想生活。
震灾的心理创伤
在当下中国国力日渐增强的同时,我们似乎也看到了更多人为和自然的灾难在不断发生。这一次地震灾害虽然激发了国民广泛的爱国热情和同情善心,但在一次次被动的震撼和打击下,民众的个体心理与社会集体无意识情绪却也受创巨深。灾难心理学上有一个定义:“每一个看见灾难的人都是受害者”,这包括媒体或他人二手转述的灾难接受者。这一群体心理阴影直接表现为大众心理的潜伤——国民心理不振,悲观、厌倦、失望和偏执。这是一种严重的社会病,如果不及时有效的疏导,就可能造成更严重的社会危害。
心理救援是一个长期而广泛的修复工程,需要国家政权高层和整个社会共同努力作许多细致的工作。其中,我们更应该期待从完善国家制度入手,改善中国当下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状态,如城乡差距、贫富差距越发拉大,底层公民社会保障的缺失,严惩贪污腐败的不尽人意。修复国民的信任流失就是具体到少一个不够抗震的偷工减料工程,多一座国民能够安居乐业生活的城乡,多一所孩子们能够安稳读书,没有生命危险的校舍,即便是灾难来临,也能够减少到最低的损失。
一个以人为本,社会制度更为完善的强国才更符合国民的利益,它会有形无形消解许多人为的灾难,而即便是自然灾害的巨创,也会减少很多制度缺陷带来的伤痛。
制度爱国就是寄希望于国民的爱国热情有一个正当而强有力的依托。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认真地总结过去,完善现实,尽量地在各种灾难产生后,虽然物质损失,但至少精神上有一份期盼,一种信仰的支撑。
逝者已矣,生命不息,苦难而坚强的中国人民理应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2008.5.19. 汶川地震后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