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
王启才。1947年4月生,湖北省南漳县人,汉族。1969年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中医系中医专业后,即留校从事针灸的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1987年调南京中医学院针灸系,任针灸临床教研室主任、工会主席,现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秘书长,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特聘教授,香港中医药研究院顾问、客座教授,加拿大中医研究院学术顾问,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主编。先后赴法国、加拿大、北非阿尔及利亚和西非贝宁共和国及香港、台湾地区讲学、医疗。善于思考,勤于笔耕,在国内外医学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医学科普文章200余篇,许多有新意的论文被国内外中医药学术交流大会评为优秀论文。主编和参编著作40余部(主编25部、副主编6部)。
针灸六经辨证论治
王启才
六经证治是一代宗师张仲景在《黄帝内经》六经分证基础上创立的一种对外感疾病的辨证论治方法。就是把外感疾病发展过程中各经所出现的病证,按其性质加以归纳、分类,从而进行分经论治。六经,即手足三阴、三阳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总称,宋代朱肱在《南阳活人书》中称之为“三阴三阳六条经络”。六经的实质,就是指经脉以及经脉所属的脏腑,这是六经在《黄帝内经》中的本义,是根据同名经脉“同气相通”的原理合并而成的。六经病证可概括为三阳证和三阴证两大类,基本上都是十二经脉手足同名经病候的精简或补充。其内涵是对病因、病位、病性以及病情传变趋势等各种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所涉及的内容已经不限于十二经脉,还有经筋、络脉、皮部等。只不过“经、络、筋脉,类皆十二,配三阴三阳,而总以六经称”(方有执《伤寒论条辨》)。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六经病证仅仅视为六种病或六种“证候群”,而应该看成是经络辨证的前身和早期形式。六经证治主要是以经脉所表现的证候(即十二经脉病候)为辨证依据的,故针灸治疗也常取期门、风府、风池这些经穴。六经传变也指的是经脉的传变,当然也就是以经络为传变渠道。例如《伤寒论》第8条“行其经尽”,即指太阳经;“欲作再经”指阳明经;“针足阳明,使经不传”也指对阳明经的预防治疗,以杜绝太阳病传入阳明之路。再如阳明“胃家实”、太阳“热结膀胱”、少阳“胸胁苦满”等主证,均为经脉病而累及脏腑。从脏腑的角度看,三阳证以六腑病变为基础,三阴证以六脏病变为基础,阳明“胃家实”包括大肠内结燥屎在内;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不仅仅指肾阳衰虚,也与心气不足有关;厥明病“心中痛热”当系心包病变无疑。仲景对六经病证的治疗,也体现了脏腑、经络证治的精神。例如《伤寒论》第11条、112条、147条、148条和221条,所论病证虽各不相同,但都以刺期门为治则,就是结合脏腑、经络证治的结果。六经病证从病变的部位来划分,太阳病属表,阳明病属里,少阳病为半表半里,三阴证统属于里证。从病变的性质来划分,三阳证多为热证、实证,三阴证多为寒证、虚证。其治疗大法,三阳证重在泻实祛邪,只针不灸或多针少灸;三阴证重在补虚扶正,针灸并用,重用灸法。
(1)循经传:循经传就是按六经的次序或顺或逆而传。如疾病加重时,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三阳证→三阴证。疾病好转时,三阴证→三阳证;太阴病→阳明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阳病。(2)越经传:越经传就是不按六经次序的隔经相传。如太阳病不愈,不传少阳而直传阳明;或不传少阳、阳明,直接传入太阴。疾病好转时,少阴病直接转化为太阳病;厥阴病直接转化为少阳病。《伤寒论》第8条云:“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为了阻止病邪从外向内、由表及里发生传变,可以在未传之前或将传之时,在可能被传之经上选穴针刺。例如本条是防止太阳病不愈内传阳明,就先针足阳明经穴,可酌情选用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内庭、合谷、曲池、胃俞等穴。如不使病邪由太阳传入少阳,可针阳池、外关、支沟、内关、丘墟、阳陵泉、委阳等穴。如阻止病邪由三阳传入三阴,则可刺三阴交、公孙、太冲、期门、太溪、内关、心俞、厥阴俞、脾俞等穴。或施补法鼓舞正气,抵御外邪,或以泻法疏通经络,使邪发散。这种针刺方法同“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牌”的治未病思想是一致的。六经病证既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两经或三经病证合并出现。一经病证未愈,另一经病证又起者,称之为“并病”;两经或三经病证同时出现者,称为“合病”;病邪不是由阳经传入,起病就见三阴证候者,称之为“直中”。由于少阳证忌用汗、吐、下诸法,故对于太阳、少阳同病,少阳、阳明同病或三阳合病一般应以和解少阳为主,兼治太阳、阳明。太阳、少阳同病,方用柴胡桂枝场已如前述。若下利者,以黄芪汤清泻里热;若呕吐者,以黄芪加半夏生姜汤降逆止呕。穴用阳池、外关、丘墟、阳陵泉、期门、肝俞、肺俞、大椎。下利者酌加中脘、液门、侠溪;呕吐者酌加中脘、内关。只针不灸,泻法。少阳、阳明同病,方用大柴胡汤(应有大黄或加芒硝)和解少阳,兼清里热。穴取外关、支沟、丘墟、阳陵泉、期门、足三里、上巨虚、内庭。只针不灸,泻法。对于三阳合病重证(腹满身重、面垢、谵语、遗尿、饥不欲食、言语不利),可予白虎汤独清阳明之热。针刺足三里、上巨虚、内庭、丰隆、合谷、曲池等穴。只针不灸,泻法。太阳、阳明同病,治疗重在宣发太阳之表,表解里自和。有下利者,用葛根汤;无利而呕者,用葛根加半夏汤。穴取大杼、风门、肺俞、大椎、列缺、中脘、足三里等。以针为主,平补平泻。若阳证与阴证并见,则以治疗里证为主。例如太阳病与太阴病并见,方用桂枝人参汤温中补气、散寒解表。穴取中脘、关元、三阴交、足三里、脾俞、风门、肺俞等。补法,重灸。这些治疗方法,正与《素问·至真要大论》“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治其外;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的治则相符。六经证治,既突出了按经辨证论治,又强调了疾病的传变规律,既连系于经络、脏腑,又贯穿着八纲的理论,是对经络学说的创造性灵活运用。正所谓:辨证识位,萌脏腑、经络证治之胚芽;审证定性,奠八纲证治之根基;察证求因,具病因证治之雏形;析证定量,发气血证治之端倪。不但使经络学说的理论(尤其是经络证治)更加具体、完善,而且对整个中医辨证论治起到了典范作用。
▶ 注:文中摘自《针灸解惑》,作者:王启才,由培医教育(tcmedu)整理编辑。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