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凡瓷板画的秘密你知道吗?
纵观画面,人物生动活泼、憨态可掬,可谓形神兼备,妙趣横生。尤其线条飘逸洒脱、自然、动感十足,再加上周边环境的衬托,使得整个场面更显和谐,充满着勃勃生机,将人物的逍遥自然的神态用一种釉色轻快明丽的方式展现出来,有一种呼之欲出的奇妙感觉,此时此景非常令人神往。此王大凡瓷板画具有极大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是一件难得的精品。
纵观王大凡一生的创作,其瓷艺“文人画”的风格和追求,都是以“雅俗共赏”贯穿。“珠山八友”中的十位画家,除王琦属大写意外,其他是兼工带写、婉约内敛的小写意,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理念,其实质就是“雅俗共赏”。王大凡的《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粉彩瓷盘,就是较为典型的例子。他用斧劈法突出了金山的一角,远景是隐约可见的逶迤山岗,近景是梁红玉所指挥的只露出船头的战船,船身、船尾都让山峰挡住了。那战船盘旋荡起了波澜的近水和平静如镜的远湖,形成动与静的鲜明对照,旨在突出战争场景的辽阔、宏大,从有限的画面之中传递出无限的信息,在画意、画蕴、画境诸方面,作出了可贵的探索。历史典故人物画,堪称人物画家王大凡艺术生涯的一大亮点。
王大凡受师傅汪晓棠影响较深,早期画的仕女与汪晓棠画的仕女一脉相承,都是清末较为时尚的一种画风。图中的仕女形象,同属瓜子脸、樱桃小嘴、孱弱纤细腰型。与费晓楼、沙山春、钱慧安的风格极为相似,是以表现非尊则贵的大家闺秀为对象,以戏剧手法为表现方式,用笔精细,造型拘谨,尚未达到一种成熟的境地,但却显示了王大凡对艺术追求的执著。
王大凡(1888-1961),名堃,号希平居士,又号黟山樵子,斋名希平草庐。祖籍山西省太原市。王大凡少年拜王晓棠大师为师,早年学习沙山春、钱慧安、费晓楼的绘画艺术,中年学习吴道子、陈老莲、马镜江的绘画技法,可谓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制成法家。擅长陶瓷人物画,兼写山水、花鸟。
罗聘的画风对王大凡的影响较深,王大凡的神怪题材人物绘画与罗聘的绘画相比如同再造。中年学习吴道子、陈老莲、马镜江的绘画技法,可谓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制成法家。稍后,王大凡又从马涛(马镜江)的“诗中画”吸取营养,《富贵寿考》似乎可以瞥见马涛的影子。此时的王大凡还创作了以儒家思想和历史典故为题材的《岳母刺字》、《木兰从军》、《桃园三结义》、《风尘三侠》、《秉烛达旦》、《羲之爱鹅》、《太白醉酒》、《采芝济世》、《松菊犹存》等瓷艺作品。其中《采药济世》是描写八仙之一的铁拐李从深山老林之中采来灵芝,医治人间创伤的故事。
近些年来王大凡瓷板画拍卖市场上价格相当不菲,在2011年的嘉德春季拍卖会上,王大凡的粉彩瓷板画《禹王治水图》以920万元创个人成 交纪录。
王大凡(1 888—1 961),名堃,号希平居士,又号黟山樵子,斋名希平草庐。本籍山西省太原市,祖上因避战乱,后移居安徽省黟县,其自己出生于江西省波阳县皇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