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精神》:人生就是最大的棋局
《中的精神》是吴清源的自传,一个棋盲,为什么会对一个棋圣感兴趣?
我想说的是,我虽然不懂下棋,但是并不妨碍我对这一玄妙事物的好奇心。
我们经常说的空杯心态,其实最近感悟到,所谓的空杯心态,一方面来自对自己无知的肯定认知,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一切你所不熟知的东西保持好奇心。
爱读书,其实也是源自对万千事物,万千种人的好奇心。
自传,我总认为一个人需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写不同的版本,随着个人心境的改变,对相同的事件会有不同深浅的解读,而吴正好是这么做的。
整本书,文字平实,基本按照时间脉络在记事,文字感觉很像博物馆里经常出现的描述口吻,没有特别多的感情渲染,更多的是时间地点人物的出现,有许多篇章是关于下棋的内容,因为不懂所以此部分看得比较粗略。
吴的上一本自传名字叫《天外有天》,听名字,仿佛竞技的意味更浓一些。而现在这本书叫《中的精神》,则是站在人生的角度。
“87岁的我所走过的道路,应该可以说是追求中和的人生吧。”
“要达到中的境界,并非易事。这需要精神上的修养,所以,我一直很重视信仰,从5岁开始,我就学习了四书五经,至今仍每天研究易经。”
尼采曾说:人的思想有三种变形。由忍辱负重的骆驼,到英勇搏斗的雄狮,再到天真游戏的儿童。后者最为难得,其天真烂漫地去开始一切,创造一切,往往可以实现雄狮所无法完成的事业。
一个几乎一辈子都在棋盘上杀伐决断论输赢的人,最后告诉你人生最好的是中和之道。
我想,吴的这份综合了自我人生的感悟,大概值得我们许多人去思考自己的人生,事业,爱情,婚姻,一切的一切。
吴因机缘巧合去日本学棋,应该说是日本成就了这样一个围棋天才,他最终是日本国籍,妻子,师友全都是日本人,然而,他从小受的却是父亲主导下的科举教育,四五五经,考虑到吴的身份,你会发现,他的人生,参杂着中日关系这一政治棋局,提倡世界共荣,也许才能落叶归根。
吴将一项技艺,上升到了哲理的高度,大大拓展了围棋的境界和格局,不得不归功于小时候传统文化的底子。
正如序言里的一段话:
“小时候的教育如同一颗智慧的种子,深埋在吴老师心灵的土壤上里,经过这么多年灌溉培育,那一粒种子已悄然地长成一颗枝叶茂盛的大树。”(自从有了孩子以后,我感觉几乎每本书里都有教育的启示。)
在总结这一围棋天才的时候,其中一个序言里有这样的一段话:
“对围棋不带功利心的单纯的热爱,常年静心踏踏实实做研究的习惯,对世俗功名的不动心以及对清贫简朴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生态度,都是成就其为天才的因素。”
个人认为,本书的精彩有一部分在于序言,当然,我也从来没有见过一本书有四五个序的,倒是很符合中信出版社的作风。
围棋在古代称为手谈,谈的是人生,真正的高手对局,交换的是双方对于人生的看法。
“技可通乎道,艺可通乎神”!
谁说人生不是一盘棋呢,到最后发现,也许对手终归只剩自己。
我是谁?我的人生所为何来?
合上书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人工智能。这种随着个人的经历和体悟带来的技艺升华,本身是人工智能无法完成的,即使技术上完成了,终究无法带着一种鲜活的人本色彩。
或许,这一想法正代表了我的人生观:生命是一种升华,有过程才会有结果,或者说,我们从来不曾有过结果,所谓的结果,不过是一系列过程的幻象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