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下一个“多动症”或“自闭症”的诊断很容易,之后呢? -《精神健康讲记》连载34
高山流石滩的美丽小生命
经常有人问我,小孩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或者脾气暴躁,大喊大叫,在家里砸东西,在教室里扰乱秩序......总之显得不那么正常,孩子没有按照社会环境的应有标准去做,怎么看这些问题?
这些非生理性、躯体性的情况,其实不属于医疗范围,我建议不要完全按医疗问题来处理。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不要轻易把孩子“适应外部环境不协调”的状态,或者孩子还在“发展自我、学习社会化交流”模式的阶段出现的问题,归到医学问题。
这些现象或状态,要从教育学或者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观察、理解,或者从孩子跟家庭以及所处环境的交互作用的角度来看。
改善的钥匙,就在孩子与外在环境人事物的交互作用中。每个孩子的天性不同,能量格局和发展的方式各不相同,但现在的教育模式是比较统一化的,这个会导致一部分孩子的生命力不能按着他合适的方式发展。另外,也有家庭教育不当、引导不当的问题存在。
个别孩子的这部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改善,有一部分会发展出反社会人格、暴力倾向等更严重的问题。
大部分的孩子问题并没有这么严重,如果把这些孩子在心智发育、自我意识与社会适应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也许是暂时的“不适反应”“主动尝试”“模糊/过渡状态”阶段出现的问题确定为医疗问题,是一种“固化”,后果反而会很严重。
孩子内在的感受、情感、内心的情绪,以及需要被看到、听到、理解、交流的需求被忽略,越过这些真正有价值的部分,直接转到了程序化检查、心理测验,然后下诊断,积极治疗矫正,进入一个“有病得治”的误区。
然而,这不光是“埋头看病的医生”容易陷入的问题,也是很多匆忙生活的现代人,包括“好心且追求达标的老师”“焦虑而不自主思考的家长”最容易走入的一个陷阱。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差不多是过度专业分化、制式化、标准化社会的一个特点。有不少老师、医生、家长就像居住在不同领域的孤岛的劳作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诊治常规、教学计划和社会通识的思维与生活。
一切都有章可循,最好一切都合乎标准。
孩子从生下来到读书,每个阶段都有着可以参考的身高、体重、换牙周期、爬行、走路的标准,家长们一面比照着周围的孩子和育儿书本,一边担心着孩子说话、游戏、见面问好、认字的能力是不是进步太慢;从幼儿园开始,老师也希望每个孩子都规规矩矩、老实听课、定量吃饭、定时排泄、按点入睡......如果有什么情况不符合这条完美的传送带,而我们不清楚这是什么原因的时候,就会焦虑。
尤其是经过了被“专家”建议的种种调整、说服、训练之后,如果改善不大,焦虑而尽职的家长则会埋头努力去到处找“原因”确诊,以及更高级的“解决方案”。
遗憾的是,很多时候,我们能找到的,只是一个医学或心理学上的“命名”。
这里面缺失了老师和家长们耐心观察每个独特生命的成长规律,缺失了与孩子的温暖交流和独立的思考,缺失了给孩子一个安全无侵扰的小港湾......这些背后需要成年人有相当的定力和耐心来支持。
孩子的很多心身问题、学习成长与社会适应问题,大部分和有限的教育方法有关,有的只是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正在适应和调节”的过程。当你无法界定的时候,不妨有一些耐心,不要马上就要求有一个明确诊断,马上得到一个期待中的结果。
如果我们成年人没有形成独立观察、思考的习惯,没有形成自己可以独立认识世界的基本信心的时候,面对周围纷乱的种种资讯和斩钉截铁的权威意见,便很难有定力来面对和自主思考。
最容易做的当然就是交托给专家来判断,“他是教授,不会有错”“医生讲得对,我的孩子是有病”......
儿童的种种心身障碍、人际交往与学习困难,改善的钥匙就在孩子与外在环境、人事物的交互作用中。
7岁以前,尤其是未满3岁的孩子的心智,不少还处在一种做梦的状态,类似“无意识”状态,也有人认为他们处于“类似于动物的未启蒙状态”。
如果在座的你在心里嘀咕,这算是高级的还是低级的,好的还是坏的?那要自省一下了。因为这样的嘀咕,代表我们的心智已经过度模式化了,属于一种受限的意识状态。
很多人都会有这一类的想法,就是希望我们的孩子,哪怕只有三五岁,最好已经能够一见陌生人就主动说“Hello,nice to meet you”“叔叔阿姨好”,而不要停留在孩子们特有的观察和懵懂的状态里。如果能像在电视节目里一样,像模像样地背几首古诗、跳个舞,那这个孩子的状态就更高级一些了;如果我们的孩子在啃指甲、吮手指头、埋头在一把汤勺的世界里哞哞地叫,我们就会觉得这是低级的,不够上台面。
这都是我们成年人用受限的思维在界定一些正在发芽、发展、变化的东西。
对于学龄前的小朋友,这类“不停地啃指甲、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反复敲打地面......”的画面,正是小孩子在探索世界和学习的状态。不同于成年人以逻辑化语言、思维、文字为主的学习过程,这个阶段的孩子是通过全身的感官“眼、耳、鼻、舌、身、意”与外部世界在交互。这个认知和学习的过程是自发的,有其内在的进程,最好不要打断它。
在我们成年人眼中,看似重复而没有逻辑与秩序的过程中,孩子的内在正在进行身与心、感觉与知觉、情感表达与身体动作的统合,同时也在进行内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协调化调试,我们称之为“自组织”。
这个阶段,提供相对稳定、安静,给予基本照护陪伴而不打扰孩子的外部环境,是很重要的。
试想一下,如果孩子生活在一个非常不安的家庭,比如焦躁的,过度关注孩子一举一动的家长;或者父母一言不合就生气、吵架;或者房间里一直都开着打发寂寞的电视或者广播节目;或者父母的内心隔得很远,相互之间没有足够的真实交流;或者一方常年出差,离家很远......这些不同的家庭状态会给孩子怎样的影响呢?一般来说,外部的不安与冲突,会导致内部的恐惧与紧缩,形成压
抑型或易激惹冲突型人格;外界的混乱与嘈杂,会降低孩子的专注力,无法形成清晰的思考力;父母与家庭成员的长期冷战、隔阂、封闭,可能会导致孩子的孤立和交流障碍,甚至自闭倾向。
还有一种情况,成年社会已习以为常,而对孩子有不良影响。
有时候我们的心情不好,也知道自己有点封闭,但我们需要保持表面的彬彬有礼和轻松愉快,这在成人社会不会是个问题,会被认为是成熟有礼的文明表现。但这个时候,表里不一的我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我们虽然跟他在笑,还试着和他一起玩耍,但是敏感的孩子会往后躲。他可能在犹豫:我要不要靠近这只奇怪的猫猫?
成人的表里不一会导致孩子认识外在世界的内部程序发生冲突。
小孩子有发达的直觉,他的身、心和所有的感官是开放的,先于社会经验和逻辑判断的,外在的一切从四面八方流过来,进入一个近乎透明的内在,那些思想的、情感的、欲望的、混杂不清的种种力量都会直接进入。
成年人可以有一张真脸、两张变脸、五张假脸,按着需要随意切换,早就习惯了,有的人可能已经离自己很远了,那张真脸已经找不到了,可是表面上还挺好的,“游刃有余”地活在世界的不同模式里,我们周围有很多这样的成年人。
但如果小孩子周围都是这样复杂、失真的人,会出现什么情况?混乱,程序冲突!
我观察到有些常见的儿童问题,比如适应不良,学习、交流困难,甚至有些自闭症或自闭倾向的儿童,其中的一个原因,可能与生活在“失真环境”有关,请大家留意观察或自我观察。
给孩子下一个“多动症”或“自闭症”的诊断是很容易的,但一旦下了诊断之后,带来的是家人和周围人群的认定——孩子有病。以及由此产生对一个贴了特定标签的孩子“特别”的对待方式,这是一种异化和固化,也是一个从精神到能量到物质层面的封闭和塑形过程。
当这个孩子不幸被贴上了标签,就会生活在“我是一个有问题的孩子”的意识和现实环境中。
医生的诊断固化了家长和老师的思想,也把本来处于发展、变化状态中的一时的适应不良,凝固为某种原因不明、治疗无解、预后不佳的疑难病、心理—精神障碍。而真正重要的孩子个人的身心状态、个性化的认知—情感—交流的问题如何调整,这部分常常会被忽视,而进入“标准化”的治疗矫正康复模式。
所以我经常跟家长朋友们讲,不要轻易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或者精神科医生,也不要轻易去做智力测验、心理检查,而要先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回顾和反思:
有没有把足够的精神力投放在孩子身上?
自己的精神状态是否稳定,意识是否清晰,心理是否健康?
家庭气氛正常吗?
家庭成员有没有真实友善的相互关心和支持?
有没有诚实地面对自己、家人和孩子?
和孩子的沟通方式是否妥当?
是否看到了孩子的真实需求?
是否愿意寻找孩子的内在阻碍的原因?
......
在这些基本的家庭心理环境得到改善之前,急急地把孩子扔给医院或者某些机构是不负责任的,也是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