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下一个“多动症”或“自闭症”的诊断很容易,之后呢? -《精神健康讲记》连载34

高山流石滩的美丽小生命

第五篇
成年人需要建立自己的主体

标准传送带与不敢落后的家长

经常有人问我,小孩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或者脾气暴躁,大喊大叫,在家里砸东西,在教室里扰乱秩序......总之显得不那么正常,孩子没有按照社会环境的应有标准去做,怎么看这些问题?

这些非生理性、躯体性的情况,其实不属于医疗范围,我建议不要完全按医疗问题来处理。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不要轻易把孩子“适应外部环境不协调”的状态,或者孩子还在“发展自我、学习社会化交流”模式的阶段出现的问题,归到医学问题。

这些现象或状态,要从教育学或者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观察、理解,或者从孩子跟家庭以及所处环境的交互作用的角度来看。

改善的钥匙,就在孩子与外在环境人事物的交互作用中。每个孩子的天性不同,能量格局和发展的方式各不相同,但现在的教育模式是比较统一化的,这个会导致一部分孩子的生命力不能按着他合适的方式发展。另外,也有家庭教育不当、引导不当的问题存在。

个别孩子的这部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改善,有一部分会发展出反社会人格、暴力倾向等更严重的问题。

大部分的孩子问题并没有这么严重,如果把这些孩子在心智发育、自我意识与社会适应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也许是暂时的“不适反应”“主动尝试”“模糊/过渡状态”阶段出现的问题确定为医疗问题,是一种“固化”,后果反而会很严重。

孩子内在的感受、情感、内心的情绪,以及需要被看到、听到、理解、交流的需求被忽略,越过这些真正有价值的部分,直接转到了程序化检查、心理测验,然后下诊断,积极治疗矫正,进入一个“有病得治”的误区。

然而,这不光是“埋头看病的医生”容易陷入的问题,也是很多匆忙生活的现代人,包括“好心且追求达标的老师”“焦虑而不自主思考的家长”最容易走入的一个陷阱。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差不多是过度专业分化、制式化、标准化社会的一个特点。有不少老师、医生、家长就像居住在不同领域的孤岛的劳作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诊治常规、教学计划和社会通识的思维与生活。

一切都有章可循,最好一切都合乎标准。

孩子从生下来到读书,每个阶段都有着可以参考的身高、体重、换牙周期、爬行、走路的标准,家长们一面比照着周围的孩子和育儿书本,一边担心着孩子说话、游戏、见面问好、认字的能力是不是进步太慢;从幼儿园开始,老师也希望每个孩子都规规矩矩、老实听课、定量吃饭、定时排泄、按点入睡......如果有什么情况不符合这条完美的传送带,而我们不清楚这是什么原因的时候,就会焦虑。

尤其是经过了被“专家”建议的种种调整、说服、训练之后,如果改善不大,焦虑而尽职的家长则会埋头努力去到处找“原因”确诊,以及更高级的“解决方案”。

遗憾的是,很多时候,我们能找到的,只是一个医学或心理学上的“命名”。

这里面缺失了老师和家长们耐心观察每个独特生命的成长规律,缺失了与孩子的温暖交流和独立的思考,缺失了给孩子一个安全无侵扰的小港湾......这些背后需要成年人有相当的定力和耐心来支持。

孩子的很多心身问题、学习成长与社会适应问题,大部分和有限的教育方法有关,有的只是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正在适应和调节”的过程。当你无法界定的时候,不妨有一些耐心,不要马上就要求有一个明确诊断,马上得到一个期待中的结果。

如果我们成年人没有形成独立观察、思考的习惯,没有形成自己可以独立认识世界的基本信心的时候,面对周围纷乱的种种资讯和斩钉截铁的权威意见,便很难有定力来面对和自主思考。

最容易做的当然就是交托给专家来判断,“他是教授,不会有错”“医生讲得对,我的孩子是有病”......

复杂失真的大人与程序冲突的孩子

儿童的种种心身障碍、人际交往与学习困难,改善的钥匙就在孩子与外在环境、人事物的交互作用中。

7岁以前,尤其是未满3岁的孩子的心智,不少还处在一种做梦的状态,类似“无意识”状态,也有人认为他们处于“类似于动物的未启蒙状态”。

如果在座的你在心里嘀咕,这算是高级的还是低级的,好的还是坏的?那要自省一下了。因为这样的嘀咕,代表我们的心智已经过度模式化了,属于一种受限的意识状态。

很多人都会有这一类的想法,就是希望我们的孩子,哪怕只有三五岁,最好已经能够一见陌生人就主动说“Hello,nice to meet you”“叔叔阿姨好”,而不要停留在孩子们特有的观察和懵懂的状态里。如果能像在电视节目里一样,像模像样地背几首古诗、跳个舞,那这个孩子的状态就更高级一些了;如果我们的孩子在啃指甲、吮手指头、埋头在一把汤勺的世界里哞哞地叫,我们就会觉得这是低级的,不够上台面。

这都是我们成年人用受限的思维在界定一些正在发芽、发展、变化的东西。

对于学龄前的小朋友,这类“不停地啃指甲、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反复敲打地面......”的画面,正是小孩子在探索世界和学习的状态。不同于成年人以逻辑化语言、思维、文字为主的学习过程,这个阶段的孩子是通过全身的感官“眼、耳、鼻、舌、身、意”与外部世界在交互。这个认知和学习的过程是自发的,有其内在的进程,最好不要打断它。

在我们成年人眼中,看似重复而没有逻辑与秩序的过程中,孩子的内在正在进行身与心、感觉与知觉、情感表达与身体动作的统合,同时也在进行内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协调化调试,我们称之为“自组织”。

这个阶段,提供相对稳定、安静,给予基本照护陪伴而不打扰孩子的外部环境,是很重要的。

试想一下,如果孩子生活在一个非常不安的家庭,比如焦躁的,过度关注孩子一举一动的家长;或者父母一言不合就生气、吵架;或者房间里一直都开着打发寂寞的电视或者广播节目;或者父母的内心隔得很远,相互之间没有足够的真实交流;或者一方常年出差,离家很远......这些不同的家庭状态会给孩子怎样的影响呢?一般来说,外部的不安与冲突,会导致内部的恐惧与紧缩,形成压

抑型或易激惹冲突型人格;外界的混乱与嘈杂,会降低孩子的专注力,无法形成清晰的思考力;父母与家庭成员的长期冷战、隔阂、封闭,可能会导致孩子的孤立和交流障碍,甚至自闭倾向。

还有一种情况,成年社会已习以为常,而对孩子有不良影响。

有时候我们的心情不好,也知道自己有点封闭,但我们需要保持表面的彬彬有礼和轻松愉快,这在成人社会不会是个问题,会被认为是成熟有礼的文明表现。但这个时候,表里不一的我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我们虽然跟他在笑,还试着和他一起玩耍,但是敏感的孩子会往后躲。他可能在犹豫:我要不要靠近这只奇怪的猫猫?

成人的表里不一会导致孩子认识外在世界的内部程序发生冲突。

小孩子有发达的直觉,他的身、心和所有的感官是开放的,先于社会经验和逻辑判断的,外在的一切从四面八方流过来,进入一个近乎透明的内在,那些思想的、情感的、欲望的、混杂不清的种种力量都会直接进入。

成年人可以有一张真脸、两张变脸、五张假脸,按着需要随意切换,早就习惯了,有的人可能已经离自己很远了,那张真脸已经找不到了,可是表面上还挺好的,“游刃有余”地活在世界的不同模式里,我们周围有很多这样的成年人。

但如果小孩子周围都是这样复杂、失真的人,会出现什么情况?混乱,程序冲突!

我观察到有些常见的儿童问题,比如适应不良,学习、交流困难,甚至有些自闭症或自闭倾向的儿童,其中的一个原因,可能与生活在“失真环境”有关,请大家留意观察或自我观察。

给孩子下一个“多动症”或“自闭症”的诊断是很容易的,但一旦下了诊断之后,带来的是家人和周围人群的认定——孩子有病。以及由此产生对一个贴了特定标签的孩子“特别”的对待方式,这是一种异化和固化,也是一个从精神到能量到物质层面的封闭和塑形过程。

当这个孩子不幸被贴上了标签,就会生活在“我是一个有问题的孩子”的意识和现实环境中。

医生的诊断固化了家长和老师的思想,也把本来处于发展、变化状态中的一时的适应不良,凝固为某种原因不明、治疗无解、预后不佳的疑难病、心理—精神障碍。而真正重要的孩子个人的身心状态、个性化的认知—情感—交流的问题如何调整,这部分常常会被忽视,而进入“标准化”的治疗矫正康复模式。

所以我经常跟家长朋友们讲,不要轻易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或者精神科医生,也不要轻易去做智力测验、心理检查,而要先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回顾和反思:

  • 有没有把足够的精神力投放在孩子身上?

  • 自己的精神状态是否稳定,意识是否清晰,心理是否健康?

  • 家庭气氛正常吗?

  • 家庭成员有没有真实友善的相互关心和支持?

  • 有没有诚实地面对自己、家人和孩子?

  • 和孩子的沟通方式是否妥当?

  • 是否看到了孩子的真实需求?

  • 是否愿意寻找孩子的内在阻碍的原因?

......

在这些基本的家庭心理环境得到改善之前,急急地把孩子扔给医院或者某些机构是不负责任的,也是危险的。

(未完待续)
作者李辛,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心身医学硕士。师承国家级名老中医宋祚民先生。
著有《儿童健康讲记》《经典中医启蒙》《精神健康讲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ck to the sources for a Modern Approach》
(0)

相关推荐

  • 父母的焦虑是源于自己还是孩子?这本书告诉你答案

    2020年上半年疫情时期,每一个家庭都经历了隔离在家的那段特殊时光.父母长时间的跟孩子待在一起,从开始的其乐融融,到后来家里的大小神兽开启网课,渐渐地各种各样的矛盾悉数出现,甚至一度到了鸡飞狗跳的地步 ...

  • 愿时光温柔待你

    我的高中学校位于县城的一个小镇上,由于当时学校要拓展面积等原因,学校处于半封闭半开放的状态.学校与周围几个村庄连在一起,外来人员的出入成了学校的一大问题. 那时,学校时不时会跑进来一个约摸十几岁的女孩 ...

  • “不惧怕问题,有问题就解决,一定会有办法的!”

    视频中孩子的状态不对,我想起了我们昨天交流的内容,于是给她发了语音:得让我们的训练更有意思一点儿,这两分钟我觉得她根本就没有享受,而是在完成一个特别不喜欢的任务. 她才跟我说昨天发生了什么事情. &q ...

  • 孩子对妈妈的三种依恋模式,看一个孩子的今天就知道他的过去

    令我惊讶的是,医院员工几乎从不讨论这些孩子们可怕的日常生活体验,或者创伤是如何影响他们的感觉,思考和自我对调解的.相反,他们医疗记录里面充满了诊断标签,对那些愤怒的.反叛的小孩儿,就给他们贴上品行障碍 ...

  • 孩子行为异常,当心是儿童自闭症的早期表现

    很多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不愿意和别人玩,不愿意和别人沟通,可能是内向.但你有没有想过,也许你的孩子不是内向是自闭症呢?如果你实在分不清孩子到底是内向还是自闭症,可以看看孩子有没有以下这6个表现: 1 ...

  • 什么是自闭症,自闭症的孩子有哪些表现?怎样帮助他们缓解?

    导读:前段时间,小编的一位同事发现自己家的小孩变得很孤僻,平时都不怎么爱说话,总是喜欢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做事情.而随着"自闭症"这个名词的不断刷屏,同事害怕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得了自闭症 ...

  • 注意力不足多动症和自闭症的原因和疗愈

    现在关于注意力不足多动症已经有太多的混淆和错误信息,对于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有注意力不足多动症或自闭症的最好办法是母亲的直觉:母亲与孩子之间的连接是一种永远无法被破坏的心灵力量,胜过所有的临床体系诊断.医 ...

  • 如果父母不注意这些教育观念,可能会令孩子患上这种特定类型的自闭症

    "阅读原文"跳转阅读 2008年一部关注"自闭症"儿童的电影<星星的孩子>令无数人动容.落泪,也引来了社会各界对"自闭症"的高度 ...

  • 孩子不说话就有自闭症?自闭症的8个真实特征你知道吗?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自闭症孩子就是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其实这是错误的认知,那些爱蹦爱跳.活泼外向的孩子也有可能是自闭症. 其实,自闭症并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它与常规医学诊断有所不同,常规医学诊断需要依靠 ...

  • 孩子说话晚可能是自闭症?自闭症儿童有什么症状

    对于父母来说,听到孩子喊出口的第一声爸爸.妈妈的那一瞬间是非常幸福和喜悦的,即使那一声,可能含糊不清,但那份满足感是其他事情都无法带来的.有一些孩子在父母的引导下,早早会开始说话:有一些孩子,却迟迟不 ...

  • 多动症与自闭症有什么区别?看看医生怎么说!

    在儿童群体中,自闭症和多动症是两个比较常见的疾病,而由于家长们对多动症和自闭症症状的不了解,并且会并发一些其他的症状,所以很多家长很容易将这两种疾病混淆.可能有一些家长认为多动症是孩子比较好动,而自闭 ...

  • 要如何预防自闭症? 自闭症的孩子有哪些表现?

    很多父母都会带着孩子到公园里面一起玩耍,一些孩子可以玩的来一起嬉笑玩闹,但是形成鲜明的对比的就是我跟孩子完全不合群,不愿与人说话,也不与人发生情感上的交流,这个时候除了孩子内向的问题以外,父母们也应该 ...

  • 如何判断孩子患上自闭症 与自闭症孩子相处注意两点

    我们知道自闭症是比较严重的一种儿童精神心理疾病,自闭症儿童大多都有沟通方面的障碍.而且生活不能自理,还会有比较固定的行为模式,这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比较严重的影响,在与自闭症孩子相处的时候需要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