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中医启蒙》连载11 第五章 以我知彼

心知肚明,不假思索

开阖,不仅仅是在能量层面,更要留意精神的开阖。

现代人的体质、心质跟古代人太不一样了。《三国演义》里面,关云长的那把青龙偃月刀多重啊,80 多斤,得抡着打好多天仗,对吧?

《伤寒论》里面,比如说麻黄汤、大青龙、葛根汤,这些方子是强烈向外开的。我第一次用这些方子,是大学四年级在东直门医院实习,给一位搞基建的民工治疗。他很结实,受了风寒,当时是在11 月份,高烧、骨节疼痛、头非常痛,麻黄汤,一副就好了。

但是,城里人能够用这个方子的机会不多。我到了南方之后发现用的更少。为什么?柔弱之质,不需要那么强烈的力量,也受不起。这种柔弱,是肉体、精神双重的。对于现代人来说,人的精神力、情感的丰厚饱满度、肉体的力量,

都在慢慢退化。现在有不少文艺作品、现代艺术,过度张扬了个人化的情绪和意志,在传统文化来看,不符合平、常。

学中医,要在生活中去体会。

比如我们看自己,看别人,看一幅画,听一首歌,能不能感觉到背后细微的东西是坦然平静的,还是冰冷隔绝的?是表面热烈,内在却空虚不安的,还是表里如一的?

如果这些都能感受到,开方子时自然就知道,这个人看起来很郁,但不能大开,因为里面很单薄;开一点点就得收回来。在选药上,也要考虑气味、性能都柔和一些的药物。

这有点像在画画或创作音乐。我们要体会的是这个东西。“势”和“机”,是要每个人自己去体会的。

记得大学里,一位同学非常努力,像活字典一样,同学只要说一个观点,他就知道出自《医宗金鉴》第几章的第几页。但我常常发现,这么认真努力的学生未必会看病,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为什么呢?学习中医,培养的是我们内心的感受力,而不是大脑的记忆和逻辑能力。

三个关键字,我们讲过一个“势”,一个“机”,第三个是“度”。

中国传统文化最讲究的就是“中”。在中医眼中,“势”代表已经或正在发生的一个很大的运行力量与方向。“机”是就某个病人而言,在此势中,因时因地因人而有的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来帮助病人的气机神机回到“与万物共蜉蝣于生长之门”。

比如你是敲鼓的,和大家一起合奏,你不能想敲的时候就来一下,你需要跟着曲子本来的节奏,到一定的时候,来它一下。这是机。“势”就是特定时空格局内人、事、物发展的方向。天地有它的“势”,每个人、每件事都有它背后的“势”,病也一样。

找到合适的“机”,当下切入,心知肚明,不假思索,切入之后你就融在其中了。一切都是自然发生,无须思考的。如果你一直在思考,体会不到势与机,就容易反复颠倒,心中懊恼。这鼓用多大的力量敲?敲几下?什么时候该停?就会“失度”。

顺势、得机、合度,这就是传统文化讲的

“正行”与“正业” 

生老病死,就像荡秋千。生命的秋千,其实就是开阖。跟着天地的大节奏,与万物一起升降浮沉,开阖进退。

生命力强一点的,可以去航海、环游世界,那是个大秋千;生命力弱一点的,在小心保护自己的前提下,也要跟着大节奏一起荡。

但不管你是大英雄,还是小凡人,生老病死都是躲不开的。对于病来说,医生的作用是什么?不是仅仅把眼光关注在把“病”消灭掉,重点是要关注这个“秋千的节律”不要被破坏。

病呢,只要把它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要让它破坏荡秋千的节奏就可以了。只要秋千能够一直荡下去,生命的节律自然会把病带好。这种调整很平缓、很安全,不会拆毁整座大厦。

为什么要讲这个呢?因为现在有一个很大的误区:有病就要根治,不停地治,一直治下去。因此,病人甚至整个家庭会完全忘记正常的生活,没有运动,没有生活,没有娱乐,没有恋爱,什么都没有,只剩下整天紧张、焦虑地跟病魔作斗争。

这是什么?失常。你的秋千正在被人为扰乱,甚至停摆!这种情况,即使你有资源,能找到全世界最好的医生,也是没用的。一个人要康复,必须进入真实有序的正常生活中,与万物共浮沉、互交感的状态里,才能把病慢慢化掉。

所以关于养生和调理,真正重要的是尽可能地去找让自己安心和舒服的状态。健康人也是这样,要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方,与合适的人,以合适的方式,做合适的事,这个就是养生。佛法里叫“正行”、“正业”。

2007 年我在上海讲中医课,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台湾女孩子,她说: “李医师,我现在想想过去的生活好恐怖,我原来下了班,都要去酒吧喝上几杯。学了中医,发现自己不想去了,原来那帮朋友也不想跟我在一起了。”

初次见面,她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人长得很好看,但黑黑瘦瘦的,身心收得紧紧的,外面在笑,内在很紧张,睡不好,月经不调。

她在一家知名公司做市场宣传,每天的工作是关心客户的需求和媒体的发布。学中医后,她开始留意自己的吃喝拉撒睡,关注身体、心情的变化,每天打坐,慢慢变成一个有知有觉的人了。

为什么她学了中医之后就不想做市场宣传了?因为这个行业太开散了。开拓市场,就是有条件要开,没条件也要开,没钱也要开。硬开,消耗的是人的精、气、神。

生活方式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从事的行业也会。这么说可能会打击很多行业,但这是很多临床医师发现的规律。

比如金融行业,尤其是搞风投、股票、融资的,还有做媒体、设计、IT的,凡是高压、高速、高风险、无规律作息的行业都是非常消耗的。比如你在中国做美国股票,因为时差得半夜起来工作,还要经常参加两个国家同时开的电话会议,作息是颠倒的。

我们要在生活、工作中,觉知到这些对自己身心的影响。选择对的大方向很重要。吃红豆、绿豆有什么好处,这些细节也有用,但这是碎片知识,需要和你自己的身心健康地图一起看才会有用。学习中医,需要学习一个完整的观念和认知,你理解了,是可以马上有感受、体会,马上可以分析、运用的。

以我知彼

我们每次上课前都会打坐,常常有人说:“我人坐在那里,但是不够安静,脑子里有很多杂念。”其实,对于打坐,不是这样看待的。实际情况是:只有在打坐的时候,你才有机会观察到自己脑袋里有多乱,心里有多烦,身体有多不舒服、多紧张。因为平时没有机会留意自己的状态,需要留意外在的东西太多,诸如领导、客户、合同、手机、电脑、贷款,等等。

我们打坐的时候,观察到的身、心、意的状态,绝大部分是我们平时生活中的基本状态。所以,以后不管是在家里喝豆汁,还是哪天去大饭店吃鲍鱼,重要的不是留意外在的环境,而是自己当下身、心、意的状态。

同样,作为病人,不管是得了感冒还是比较严重的病,重要的不是这个病名和病名背后的可怕投射,而是自己身、心、意的状态。这个状态决定了你是好转向愈,还是恶化加重,也决定了医师有多少空间、时间和资源来帮助你。

通过学中医,希望大家开始去感受自己、观察自己。然后至少知道:

一、吃了什么东西舒服,什么东西不舒服;二、跟谁在一起舒服,跟谁在一起不舒服;三、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会比较安心,或者反之,会睡不着觉、纠结和难过。

一旦对自己身心的运作规律越来越明晰,就知道怎么来调了。生活中时时刻刻留意观察自己,就可以时时刻刻调整自己,这是真正的养生。

你会觉察到身、心、意如何和这个环境交感、互换,当有形无形的东西进入你的身心,产生何种结果,你对这个过程会慢慢熟悉、了然于心。

这个时候你再看古书,就会很清楚,因为古代医书讲的就是这个。但如果你没有这些自我明晰的过程,你就看不懂。就像我不会游泳,所以不爱下水。你给我一本高阶的游泳书,我看了也不会懂,因为缺乏对于水的觉受和经验。

学中医要这么去学,不用太迷信书,要多感受自己。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慢慢地对自己有感受之后,自然而然就能感受到别人和周遭的变化了。

这个在《黄帝内经》里叫“以我知彼”。

关于作者

李辛,中医师,心身医学硕士。师承国家级名老中医宋祚民先生。现任上海自道精舍、浙江天景生公益基金会顾问,法国蓝之树学会顾问。

著有《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ck to the sources for a Modern Approach》(《回到本源》2013年瑞士,英文版)。《儿童健康讲记:一个中医眼中的儿童健康、心理与教育》2015年立品图书出版。

(0)

相关推荐

  • 长神益命

    ​世间,尽恋谷粮,与五味 唯我,长神益命,气自通 什么技能 可不上班 也能存活 到底什么工作 算命中医心理 仿佛无所不能 实际哪有什么,夸张事情 工作只有一个,身心管理 身心管理: 身心合一 平常感官 ...

  • 古典中医就诊指南

    作者:端木文 随着中医在这次疫情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国民大众对文化自信的重新建立.客观的证明,主观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生病了,想去看中医. 可当下中医式微,明医难求.也是现状.怎样找到好中医?怎样通 ...

  • 高血压,不是简单的扩张血管

    一张药方把"废墟"清除,重建家园,高血压,不是简单的扩张血管,临床多年,才发现我在中医里的坚持或许是可笑又多余的 我一直觉得中医是很有魅力的一个领域,但是或许山外有山,短短几百年的 ...

  • 《经典中医启蒙》连载10 第五章 气机与开阖

    理法方术与大方向 从三焦来看,所有的病,不外上焦.中焦.下焦三个层次出了问题.这三个层次,又可以分成两种情况:虚和实.一个中医,每天看病人,男女老少什么病都有,其实就这两类. 前面讲过,虚,就是三焦能 ...

  • 《经典中医启蒙》连载12 第五章 看古书与内在训练

    看古书与内在训练 有同学问到选书的问题,我建议看古书,看这门学科源头的经典书.<黄帝内经><伤寒论><温病条辨><千金方>,金元四大家,还有郑钦安.李东 ...

  • 《经典中医启蒙》连载16 第六章 自我康复的五种方法

    自我康复的五种方法 病是一直都存在的.病名.症状.位置.程度会变来变去,一会儿隐藏,一会儿显现.它实际上基于我们的体质.心质,以及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在跟这个世界交流. 身体这个小宇宙始终受着天地大宇宙 ...

  • 《经典中医启蒙》连载03 第二章 神魂志意魄 古人的心与今人的脑

    先天的精神魂魄 在学习理解古人的思想时,不要陷入具体概念或者表述方法里,然后用逻辑来排列对比这些概念的不同.我们要小心,不要被这些所限制.现在不少学院式的理论研究,都是在概念和表述方法上比较差异. & ...

  • 《经典中医启蒙》连载04 第三章 天地 四时 阴阳 五行: 生命的时空与节律

    先天:合一与顺道 传统文化或者传统中医,是在一种与自然.与他人以及与自己的"合一""顺道"的体验中产生的. "合一""顺道&quo ...

  • 《经典中医启蒙》连载05 第三章 治神 交感 心念回转

    治神 疾病先是从生命无形的部分,即从精神.信息的层面开始出问题; 第二个阶段,到气的部分,能量格局和运行规律发生紊乱;第三个阶段,到有形的疾病层面. 就像现代社会,国家出一项政策,就是把一个念头变成了 ...

  • 《经典中医启蒙》连载06 第三章 烦恼与镜子

    烦恼与镜子 很多人的病,其源头是某种很大的烦恼,很大的怨恨,或者很多他们无法解决的困惑,很多时候,病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去面对.澄清.解决. 仅仅是这么一个原因,就会让我们慢慢生病.如果人的一生,常常在这 ...

  • 《经典中医启蒙》连载07 第四章 生命的层次与发展

    第四章  三焦:人体能量构成 生命的层次与发展 一个人体,中医关注的重点是形体之上的无形部分.简单来讲,一个是能量的部分,中医所说的精和气;一个是属于信息的部分(与精神相关),统涵于中医所说的神. 精 ...

  • 《经典中医启蒙》连载08 第四章 气机第一定律:实则开,虚则阖

    气机第一定律:实则开,虚则阖 提到方向,我们讲过一个重要的概念:开阖.什么叫开阖?比如门的开与关,就是一种开阖.那什么时候开,什么时候阖呢? 里面气饱足了,自然有往外扩张的势,这是"开&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