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原来所不知道的巴菲特(下) 81、巴菲特的财富基因,并没有遗传到下一代。他的几个小孩很年轻时,就...

81、巴菲特的财富基因,并没有遗传到下一代。他的几个小孩很年轻时,就开始抛售老爸视如珍宝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票,用于改善生活品质,或者尝试自己的浪漫梦想。70年代,“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的女儿苏茜,卖掉大半股票买了公寓和保时捷——年轻人的奢侈消费是他父亲的大忌;好动的儿子霍伊套现部分股票,搞了巴菲特挖掘公司,开着挖土机帮别人挖下室。毫无疑问,这三个子女全都受母亲苏珊的影响更深。

范卫锋觉得,巴菲特从未认真地想过子承父业(他曾经试着培养彼得,但那时已经太晚,彼得痴迷于音乐,对接班兴味索然)。相比之下,摩根家族、洛克菲勒家族的教育,比他成功得多,当然,这是从一个投资者的身份去想。也许在其他人看来,做一个有钱的快乐凡人,比一生为了做大数字而奋斗的巴菲特,要有趣得多。也许从家族的角度来说,巴菲特是个成功的儿子,但却是一个失败的父亲、失败的丈夫。史书上会有摩根家族、洛克菲勒家族,但不会有“巴菲特家族”。那个经典的幽默对话,是他的失败教育的注解:“你是谁?”“我是你的儿子,爸爸。”

82、对巴菲特的人生价值观最不认同的,当然是她的妻子苏珊。她对把巴菲特从钱眼里挖出来已经绝望,开始寻求自己的浪漫梦想。她和网球教练(男性)到处游逛,更要命的是,当年差点与她上演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被父亲强行阻止,让巴菲特趁虚而入的那位恋人米尔顿,也和她恢复联系,人们经常能够在公共场合看到他们出入。毫无疑问,几年之后的分居伏笔已经埋下。可是,巴菲特仍然忙着滚雪球,对于身边的风景、亲人的失望,无心、无暇顾及。

83、巴菲特和恩师本杰明·格雷厄姆的投资交集,首推GEICO公司。就是这家传奇的GEICO,从70年代初的60多元/股,跌到1976年的2元/股。这种雪崩式跌幅,与美国如今的金融股有一拼。 巴菲特早就青睐GEICO,但一直在等待“安全边际”,1976年,他终于等到了这一天。有部电影《兵临城下》,里头那个苏联狙击手瓦西里,他的决窍不仅是枪法好,还有善于等待。“我像块石头似的,一动也不动”,如《孙子兵法》里讲的“不动如山”。

84、一个老话题:价值投资与长期投资是什么关系?长期投资,到底应该有多长?GEICO最坚定的拥趸本杰明·格雷厄姆,曾经当过GEICO董事会主席,似乎是一路套下来,在2美元时仍然继续持有,前CEO洛里默·戴维森(此人对于巴菲特早期投资启蒙有贡献)也是一股没卖。GEICO创始人的儿子小里奥·古德温,最后成了一无所有的穷光蛋,他的儿子则死于用药过量,被疑是自杀。长期投资做成这个结局,恐怕应该好好反思。

85、大众传媒和流行书籍,往往用剪辑过的数据误导人。那些耳熟能详的长期投资辉煌案例,往往是拿股票顶峰时的涨幅在说事。沙特王子阿尔瓦立德,91年开始投资花旗,站在2007年往回看,是英雄;前几天花旗跌破2元(有兴趣的读者,参见范卫锋中东巴菲特与正版巴菲特,孰胜?),王子快从英雄变回狗熊矣。AIG周五股价更是跌到0.54元,去年还在六、七十元,昔日的道指成分股沦落如斯。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87、1976年的GEICO寻求再融资,四处碰壁,寻找再保险受人冷眼,监管层给它发出病危通知书,它的处境比现在的AIG危险很多,AIG差不多已经到了“大而不倒”的程度,而GEICO挟持的“人质”还没有多到这个份上。这时,巴菲特来了,巴菲特的趁火打劫与雪中送炭之间,只有一线之隔,而这成为他时时复制的盈利模式。

88、在所罗门兄弟公司的古特弗伦德的帮助下,GEICO抓住了救命稻草。古特弗伦德的大名,相信读过华尔街史的人都不会陌生,特别是那本《说谎者的扑克牌》让他“名”扬四海。当然,这次GEICO保卫战的成功,首先有一个基本的前提:1976年后,没有重现30年代的大萧条,苦撑几年就开始了美国20年的黄金时代,否则,巴菲特也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89、在巴菲特的身家终于接近1亿美元之际,妻子苏珊却离他而去,出走旧金山寻找自己的梦想。这场分离迟早要来,凯瑟琳·格雷厄姆的出现只是直接导火索。凯瑟琳·格雷厄姆成了巴菲特的社交生活中心,他俩公开的亲密关系频现于小报花边新闻。

90、八卦是人类的天性。巴菲特与凯瑟琳·格雷厄姆之间,到底有没有“一腿”?不知道。范卫锋觉得,他俩的关系,更像是双重的师徒关系。巴菲特教凯瑟琳·格雷厄姆经营之道,在残酷的政经圈中打拼的弱女子,从他身上得到安全感;凯瑟琳·格雷厄姆则带着乡巴佬巴菲特,进入美国真正的上层社会交际圈。巴菲特是天才的学习机器,投资也好,社交也好,他总是找到那个时代最好的导师和引路人。

91、对于妻子的出走,巴菲特承认,“这是可以避免的,这本来就不该发生,这是我所犯过的最大错误……99%都是我的过错,我对她太不关心了……” 不过,苏珊和巴菲特只是分居,从来没有离婚。她主动介绍一位女人给巴菲特:阿斯特丽德·门克斯。阿斯特丽德出生于1946年,比巴菲特小16岁。她既是服务员的领班,又可以充当调酒师和大厨。从书中的照片看,长相平凡,没有苏珊的激情浪漫,更没有凯瑟琳·格雷厄姆的高贵优雅,苏珊的“荐女入室”,十分高明。
       
92、此后几十年中,“正室”苏珊始终是法律上的妻子,重要的社交场合、公共活动中,她是“巴菲特妻子”的惟一角色扮演者。巴菲特对她的控制主要通过钱——他们约定,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苏珊一股也不能卖,但苏珊的全部账单由巴菲特报销。比如过个圣诞节,苏珊就可能花去数十万美元。
       
       阿斯特丽德这位“二房”,安守“二房”的本分。她是一位蓝领妇女,对于烹饪、调酒、布置安排酒宴有一套,甚至有淘便宜二手货的爱好。她十分节俭,竟让巴菲特显得像个败家子,这难度相当于让韦小宝像个苦行僧。她和正室苏珊的定位清晰,分工明确,“和谐共处”。
       
93、巴菲特在女人方面与师父本杰明·格雷厄姆神似。格雷厄姆素来以风流才子自况,他的儿子在法国不幸自杀身亡,他去办后事,居然把儿子的女朋友也“办”了。60年代中期,老年的格雷厄姆甚至向妻子提出协议,让妻子、儿子的前女友轮流与他生活半年,妻子拒绝了,格雷厄姆与儿子的前女友同居,但始终没有同妻子离婚。
       
94、70年代初,巴菲特曾经被客户质问: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价,到底能否守住40元大关?到了1980年他50岁生日之时,股价已经价值375美元。(2009年2月的今天,是8万美元左右,虽然距离半年前的15万已经腰斩,但相比当年仍然高耸入云。)
       
95、1983年,查理·芒格成为伯克希尔的副董事长,但他的身家和巴菲特相去甚远,只有伯克希尔2%的股权,这是他们首次正式成为合伙人。显然,芒格贡献的更多是思想,而不是金钱。
       
96、越靠近最终消费者的企业,越容易获得品牌优势。“纺织行业大概每年只有10分钟是赚钱的,全美国一半的男西装衬布,是由伯克希尔的纺织厂生产的,但是,没有人会走进裁缝店说,‘我要一件灰色的条纹西装,请用伯克希尔的衬里。’”不过,偶尔会有人能够跳出这个陷阱,比如英特尔。消费者并不自己购买电脑中的CPU,但英特尔通过“Intel Inside”,让消费者在买电脑时,会问店家“是不是用了英特尔的CPU?”
       
97、在精神导师格雷厄姆去世后,巴菲特每年致股东的信,成为投资界的“活的马克思主义”的年度檄文。帮他编辑加工这些信的,是卡罗尔·卢米斯,顶尖的媒体记者。办大事以找替手为第一(曾国藩语),同样,这本《滚雪球》由摩根士丹利的美女分析师执笔,正是典型的巴菲特“办事找专家”的风格。
       
98、伯克希尔纺织工厂——巴菲特当年收购的廉价“雪茄烟蒂”——终于在1985年被巴菲特关闭,伯克希尔的学费是高昂的。以格雷厄姆的“烟蒂”价格,购买费雪喜欢的成长股票,此后请牢牢记住这句话。
       
99、这次中信出版社的《滚雪球》,全书的翻译质量和书名差不多,如同滚雪球,上集还马马虎虎能够对付着看,到了下集就如同雪崩,经常是数字漏个“万”字、人名出错、有些句子无法读懂----范卫锋来回看还是没明白——我相信译者和编辑也不明白,实在有损中信出版社的美誉。
       
100、如今,巴菲特已承诺在死后散尽家财,不过,他并不会是某些人心中的巴大善人。在1985年关闭经营不善的伯克希尔纺织厂时,面临失业的工人们要求“比合约规定高的遣散费,以及几个月的额外薪资”,他们想见巴菲特,却被无情拒绝了。这位当时身家10亿美元的富豪、未来的大慈善家,心里知道这些工人们晚景凄凉:“如果你已经55岁,只会说葡萄牙语,耳朵又听不到(因为纺织厂的噪声毁了听力——范卫锋注),那你就完了。这没有任何解决之道。你说可以让他们重新接受职业训练,但并不是让他们去培训就全部可以变成电脑技术人员。”
       
       巴菲特心有恻隐,但,仅止于此。“市场并不完美,你绝不能指望社会能够给你一份体面的工作。”他认为提供社会安全网的责任在于社会,不在于企业。“自由市场给这个国家带来种种美好事物,但我们还是需要一张安全网。社会得到好处,就该承担责任”。范卫锋有点替巴菲特捏把汗,要是在今天的中国网络舆论中,巴菲特的名声,估计不会比“范跑跑”强多少。
       
101、恰恰在忍痛关闭伯克希尔纺织厂的1985年,巴菲特入选《富布斯》全美400富豪排行榜,55岁的他,名列14名财富超过10亿美元的富翁。伯克希尔·哈撒韦最初发行的少量股票,原本是7.5元/股,1985年时每股已超过2000元(2009年3月,金融危机中的今天,仍是7万多美元)。
       
102、巴菲特不仅对待员工非常理性,对待子女亦如是。妻子苏珊的爱心,是零售式的,她喜欢一对一的沟通、一对一的帮助他人;巴菲特的爱心,是批发式的,对于个人,他显得无情;对于人类,他博爱,散尽身家。范卫锋觉得,所谓“妇人之仁”,苏珊正是代表。苏珊是项羽,巴菲特是刘邦。
       
       苏珊对于孩子、朋友是一味地宠爱、帮助。而巴菲特则相反。他一次次地回绝了苏珊那位吸毒音乐家外甥:“如果你要开1万磅重的卡车在桥上来回走,那最好要造一座能够承重1.5万磅,而非10001磅的桥……我一辈子从未在任何一笔支出中有超过25%是借来的。”
       
103、巴菲特的女儿苏茜房屋非常小,“厨房就像婴儿毛毯一样大”,她们夫妇计划消费升级一下,去向父亲借钱。“你为什么不去找银行?”,这是她的10亿美元富豪父亲给他的答复。母亲苏珊实在看不过眼,把女儿的黑白小电视换成了彩电。这是1986年,当时中国刚刚出现的中产阶级已经拥有彩电。
       
104、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范卫锋倒觉得好玩,孟子本人恰恰是周游列国,一心想当帝王师。巴菲特也好为人师。别看他今天的股东大会,俨然万人迷的传道大会,信众动辄数万。殊不知,想当年,巴府门前亦曾门庭冷落车马稀。伯克希尔·哈撒韦当年的股东会,只请同属格雷厄姆派的二三好友来撑场子,没几个股东来参加。不过,巴菲特照样找人对他频频发问,然后侃侃解答,颇有点像“山寨版”的脱口秀节目,有时候因为参会者太少,搞得要召集员工来当“托儿”。不过,巴菲特依旧乐此不疲。
       
105、80年代跻身福布斯富豪榜之后的巴菲特,被有效市场理论的学者们,认为是“在键盘上随机敲出莎士比亚全集的猴子”、“偶然连续掷出几十次正面硬币的幸运儿”,开始舌战群儒。而且,对于价值投资学派的质疑,从来没有消失过。比如,在科网股泡沫中、在时下的金融危机中,质疑之声均甚嚣尘上。
       
       1984年,哥伦比亚大学举办了那场著名的研讨会,庆祝格雷厄姆和多德的《证券分析》出版五十周年。巴菲特回答了关于掷硬币的疑问,“如果连续掷出N次正面的人都来自同一个城镇,那就不是随机了,他们一定是做了什么特别的事。”“格雷厄姆-多德镇”自此成为价值投资者的标签。
       
106、以德服人、以德治国的陈词滥调,我们已听得太多。以德投资,以德炒股,鲜有耳闻。范卫锋倒觉得,在进入80年代之后,以德投资已经成为巴菲特另一项“核心竞争力”。
       
       比如,当拥有世界图书百科全书、柯比吸尘器的Scott Fetzer面临伊万·博斯基的恶意收购时,巴菲特轻伸橄榄枝,公司高管就自动投入帐下,巴菲特轻易入主。原因正是巴菲特对于公司管理的“德”名远扬。历史上的刘邦、刘备、小说里的宋江,莫不如是。
       
107、此时,巴菲特个人身价达21亿美元,名列美国第9大富豪,足可扮演资本市场“及时雨”、“呼保义”的角色了。
       
108、所罗门兄弟公司的掌门人古特弗伦德,在1986年遇到棘手的麻烦。公司股票一蹶不振,其大股东欲将股份出售,卖给收购露华浓(Revlon)成名的裴瑞曼(Ron Perelman)。巴菲特扮演了雪中送炭、飞骑救主的拿手好戏。
       
109、他这次打救古特弗伦德的条件是:以7亿美元,买下票面利率9%、并有权以38美元的价格转换为普通股的优先股。如果股价下跌,他也有权将证券“卖回”给所罗门兄弟公司。他惟一的风险,在于所罗门兄弟公司彻底关张倒闭,收不到利息,股票成为废纸----即使在雷曼兄弟倒掉后的今天看来,这种概率仍然极小。而他以如此优惠的条件给予对方的,则是他的信誉。这一“以德投资”的盈利模式,近一年中在他对高盛通用电气、哈雷的投资中屡屡上演。
       
110、1987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道指下跌508点,差不多一天跌了四分之一。此次崩盘之后三天,格雷厄姆的传人们----巴菲特集团在弗吉尼亚州的威廉斯堡古迹聚会。此聚会原名格雷厄姆集团,如今格老仙逝,巴菲特接过龙头棍,成为新一代话事人。前两年,美盛的基金经理比尔·米勒,连续十几年跑赢标普500指数,一度众望所归,有望接班,范卫锋当时还特意去美国的Amazon买了本他的传记。结果去年这老兄折戟金融股,净值减了近6成,自顾不暇矣。80年代中期股市欣欣向荣,大家找不到便宜股票可买,所以这次聚会的原定主题是“我们这个集团在股市上玩完了吗?”,结果会议之前股市崩盘,大家纷纷忙着拣便宜货。

111、奴仆眼中无伟人。在拿破仑的仆人眼里,或者某些“伟人”的私人医生之类眼中,伟人无非凡人,甚至比凡人更糟糕。同理,兄弟姐妹眼中更是如此。从小一块儿光着屁股玩泥巴长大的,毫无神秘感可言,自然不容易言听计从、顶礼膜拜。刘邦的大嫂,肯定打死也不会相信这位沛县首席懒汉会是真命天子。
       
       尽管巴菲特一向对复杂的衍生金融工具鄙视不已,但他的姐姐却瞒着巴菲特,听从经纪人的劝告,大玩期权衍生品。而且,她还向朋友推荐这位经纪人。以常理推之,自己偶尔玩玩也许只是见猎心喜,但向朋友推荐,则显然是相信这经纪人生财有术。
       
       范卫锋猜测,在他姐姐看来,当时已经身家10亿美元、名列美国十大富豪的弟弟,也许只是“连续掷出N次正面硬币”的幸运儿、在键盘上随机敲出莎士比亚全集的大猩猩?否则,何以解释她的“误入歧途”。为什么投资正道几十年来乏人追随,鸡鸣狗盗之人永远不绝于路,看看巴姐姐就知道了。巴姐姐在1987年股灾中撞了南墙,损失比她持有的伯克希尔·哈撒韦价值还大,几乎破产。巴菲特并没有出手相救——他连儿女的财务困境也不帮忙——只是从姐姐应得的信托中,提前支付现金流给她。

112、巴菲特当年投资可口可乐的事情,可谓街知巷闻。《滚雪球》的作者,却也没能讲明白一个基本的疑问:巴菲特对可口可乐觊觎已久,但几十年忍手不动,为何不早不晚,偏偏在1988年——他58岁之时出手?大家都在谈他对可口可乐的“选股”,殊不知,此事的秘密在于“选时”。

对于可口可乐的历史,范卫锋略懂点皮毛。范卫锋认为,巴公选择此时出手的原因,应该有以下几点,算是为遗憾多多的〈滚雪球〉一书拾遗补缺:

一、大半个20世纪里,可口可乐一直控制在伍德拉夫家族手中。1985年3月7日,君临可口可乐数十年的伍德拉夫二世撒手人寰,此公年轻时纵横天下,但晚年固步自封,坐看百事可乐迎头赶上。频频更换接班人的老人统治,总是令每一个候选人对“变革”噤若寒蝉。

二、伍德拉夫二世归西之后,继承人终于敢于进行蓄谋已久的“革命”。虽然他们推出新口味的可口可乐,成为20世纪营销史上最有名的灾难。然而,可口可乐的品牌魅力在于:它有犯错误的机会。美国人对于“新可乐”的全民仇恨,反面印证了可口可乐品牌的半宗教色彩。

三、“新可乐”的灾难加上1987年股灾,市场先生给巴菲特报出了诱人价格。

四、1987年,可口可乐把它的大包袱:电影电视部门,合并为“哥伦比亚影片娱乐公司”,以15亿美元的价格卖掉51%股份。(2年后余下的49%以15亿美元卖给了索尼,这是日本公司80年代泡沫期的经典冤大头式收购战)回归到只卖饮料的专注道路上,肯定合巴菲特的口味。

五、80年代末,冷战铁幕已经残破不堪,世界上无数没怎么喝过可口可乐的人口,如苏联东欧、穆斯林、中国等等,为这个老牌蓝筹公司,提供了成长型公司的天赐良机……

一言以蔽之,用烟蒂的价格,买优质的股票。范卫锋再次建议读者,忘掉宏观经济、忘掉技术分析、忘掉阿尔法贝塔,记住这一句话,足矣。

114、另有一个小问题:巴菲特最爱喝的并不是可口可乐,而是百事可乐,而且,百事可乐的成长速度在几十年中远胜于可口可乐,他为何不投资百事可乐,苦等可口可乐几十年?范卫锋的博友们,相信已经对这一问题了然于胸。

113、1987年以后,巴菲特的故事似乎越来越广为人知。不过,历史学的吊诡之处在于,越是家喻户晓的故事,真相就越是扑朔迷离。鲁迅说,读历史,不光要看正史,正要看野史和杂记。投资,何尝不是如此。

115、在最近一年的金融危机中出手,巴菲特式“雪中送炭”风格已经广为人知。1980年代末,巴菲特则充分利用了老牌公司CEO们对于恶意收购者的恐惧,扮演了宋江的及时雨角色,将各大山寨收归帐下:冠军国际纸业(Champion Paper)、吉利(Gillette)、全美航空(US Air)。

这些交易的条件与现在入股高盛等差不多:优先股、9%左右的年利息、如果未来股价上涨可以转股。然而,只有吉利为巴菲特赚了几十亿美元,其他两个十分平庸,全美航空甚至让巴菲特得出了“不要投资带翅膀的公司”的感慨。所以,不要羡慕巴菲特的优厚交易条件,这些条件不是获胜的关键,关键仍然在于股票的未来,在于这些交易中“股性”强、“债性”弱的那些部分。

116、巴菲特在所罗门兄弟的投资,差点成为他的滑铁卢——所罗门兄弟公司差点成为今天的雷曼兄弟。在今天看来,当年所罗门兄弟公司的危机、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崩溃,都是小菜一碟,曾经的波澜壮阔,如今看来也就是小小涟漪。

倒是有一个人,颇值得一提——麦利威瑟。在所罗门兄弟和长期资本公司中,他都是主角。华尔街历史上少有的天才,“交易之王”,然而,似乎总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用中国传统话语讲,麦利威瑟属于典型的将才,攻城掠地是强项,但“只可利用,不可重用”,前两年他复出搞对冲基金,现在据说又不行了。中国历史上,不缺这号人物,比如吕布。谁都承认他能打,但是,他的每个老板,都付出了沉重代价。

117、借巴菲特五十年声誉之力,最重要的是,1987年崩盘只是虚惊一场,所以,所罗门兄弟公司总算有惊无险,侥幸过关。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价也在90年代初突破了1万美元关口,巴菲特身家达44亿美元,妻子苏珊一人的股票就值5亿美元。1957年将钱交给巴菲特的原始伙伴,他们的每1千美元已经涨到350万美元。

118、在常人看来,巴菲特与比尔·盖茨的交情,与《笑傲江湖》里刘正风和曲洋的友谊一样不可思议。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富豪榜上长期角逐首富宝座的两位,往往是明争暗斗,在亚非拉地区甚至可能是腥风血雨。

但是,巴菲特和盖茨却是惺惺相惜,把盖茨当成他的“第三个儿子”。后来,巴菲特居然把全副身家的捐赠,交给比尔·盖茨管理(并放弃冠名权),范卫锋至此亦只能作司马相如之叹:“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

119、巴盖二人相交,始于1991年,巴菲特的社交“教母”凯瑟琳·格雷厄姆,带他去盖茨的父母家。见面前,巴菲特对于比他小25岁的IT新富兴趣平平,而比尔·盖茨则对妈妈说,“我搞不懂一个只会投资和选股票的人,我没有什么问题可以问他,我对他没兴趣”。碍于父母的面子,比尔·盖茨只好坐着自己的飞机回家,以便打个照面就闪人。

结果,他们一见如故,除了在一个细节上有分歧:盖茨劝巴菲特买台电脑体验一下,答应派微软最漂亮的女孩教他使用,巴菲特还是婉拒了:我不知道电脑可以做什么,也不想知道我的股票组合每隔5分钟有何进展。范卫锋见过无数交易时间紧盯盘面的“价值投资者”,他们实在幽默得紧。

120、巴菲特不愧是得过半个普利策奖的,见面就直接问盖茨最核心的问题:IBM的未来前景是否看好,会不会成为微软的敌手。盖茨向巴菲特推荐了两个股票:英特尔和微软。

巴菲特聊了他对报纸业的判断:报业每况愈下,因为其他媒体更兴旺。请注意,巴菲特的这个判断是在1991年,而不是网络大胜已成定局的今天。永远持有伟大的企业?这绝不是巴菲特的理念,老人家明白着呢。

121、1993年,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价突破1.8万美元/股,巴菲特身价85亿美元,成为美国首富。妻子苏珊依然博爱、热情,热衷于帮助弱者,忙于帮助濒死的爱滋病人实现奇妙的人生愿望。

122、范卫锋觉得,学习巴菲特,除了“用格雷厄姆的价格,买费雪的股票”之外,还要学他的思考方式。对所分析的问题,他建立模型,计算概率,答案水落石出。

123、巴菲特曾把他的慈善捐赠方向,集中于两大领域:人口过剩和核战争。他是这样计算核战争的概率的:如果一年内发生某件事的概率是10%,五十年内发生的概率就是99.5%.但如果你可以将一年内发生的概率降到3%, 就能够把50年内发生的概率降到78%,如果把年概率降至1%,五十年内发生的概率只有40%……

124、对于人口过剩,巴菲特使用的方法,仍然是概率推理和安全边际。“我们不知道要多少粮食才足够大家吃,但我们可以说,如果地球人口有120亿,我们的平均幸福水准或生活状况,不会比60亿人口时更好。”最稳当的方法,就是寻找让地球存活下去的安全边际。

125、大概七、八年前,范卫锋看过澳门赌王何鸿燊的一个电视专访,谈到人生的际遇,言及“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的广东民谚。前三项都是一个人出生以前决定的,这有违励志学家、成功学家的讲课精神,却和实情相符。何鸿燊本人,贵为香港开埠首富何东的族人,自然深知其理。

巴菲特就形容自己中了“娘胎中的彩票”。“我非常幸运,1930年,我出生在美国的概率是2%。我一出娘胎是中了彩票,因为我出生在美国,换做是在其他国家,我的机会就完全不同。”如果出生在北朝鲜、孟加拉、埃塞俄比亚,一个基因与他完全相同的人,还有机会滚雪球吗?

126、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出了不少有钱人。虽然大家都把“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感谢D和政府”之类的“政治正确”话语挂在嘴边,但私底下往往自负得很,认为一切成就全靠自己双手打拼而来。其实,你无非是一个在涨潮中被冲到岸上的贝壳虾米,狂妄什么呀。范卫锋出生在文革刚刚结束的1977年,也算是中了“娘胎中的彩票”。

126、90年代,巴菲特与比尔·盖茨一起来中国玩了十几天。在长城之上,面对两千年历史数万里河山,巴菲特在众人瞩目中,感言道:“哇,我真希望能够拿来到长城的砖块供应合同!”绝对不装13,这就是巴菲特的风格。

127、巴菲特曾两次出重手买过GEICO保险公司的股票。第一次以4600万美元买了48%股份,1995年,第二次时,他以23亿美元买了余下的52%股份。而且,不是用现金,是用他最爱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份。巴菲特不“追涨”?范卫锋认为这纯属谣言。第二次买GEICO,就是在涨了50倍以后加码。

128、世间美物,每多赝品。90年代美国出现了一些复制巴菲特的人。因为巴菲特的股价已经涨到几万美元,有些人就成立了投资信托基金,号称与巴菲特持有一样的股票,抄袭投资组合。与市面上更常见的“XX巴菲特”之类绰号相比,这类“复制”更具迷惑性。巴菲特为了让这些抄袭之人无可效仿,发行了B股,每一股B股价格仅为A股的三十分之一。李逵打折促销,李鬼自然没得混了。

129、麦利威瑟离开所罗门兄弟后搞的LTCM——长期资本公司出事,巴菲特向别人调侃:“如果有下列情况,会发生什么事呢?当你有:十二个平均智商160的员工;他们在此专业领域的工作经验加起来有250年;他们将公司净值的极高比例用于营运上;运用大量的财务杠杆。”范卫锋相信,在投资的世界里,历史学才是惟一有用的学问。

130、投资“傻瓜也能经营的公司”,这是巴菲特的名言。他用过的另一种表述是,“火腿和三明治也能经营可口可乐”。范卫锋认为,所谓“傻瓜也能经营的公司”,并不是草原上升起的不落的太阳,而是:这公司要比其他的同行,多一次犯错误的机会,比如可口可乐。

131、“傻瓜也能经营的公司”,其实也远不是那么高枕无忧,否则巴菲特也不会屡屡更换旗下公司的CEO,要知道,能够混上可口可乐的CEO的人,即使是傻瓜,也是世界上最走运的傻瓜。甚至,外界有些人批评巴菲特越俎代疱,太喜欢出手换人。巴菲特远不是他给自己塑造的放权超脱投资人形象。有些故事,终究只是故事而已,历史还是历史。

1999年底,出于对可口可乐业绩放缓的不满,巴菲特和芒格以1亿多美元遣散费,火线换掉CEO伊维斯特,令其形象大大受损。

132、1988年投资可口可乐后,巴菲特的持股10年涨了14倍,可口可乐的动态市盈率达到了40倍。此时,巴菲特并没有大量抛售可口可乐股票,成为有些人声称要“永远持有伟大企业”的重要论据。

巴菲特真的没有“抛售”可口可乐股票吗?先不谈巴菲特后来在部分场合提及的后悔之话,在范卫锋看来,此时的“未抛售”也只说对了一半。巴菲特在90年代末的大手笔投资,如以220亿美元收购通用再保险公司(General Re)的股权,1995年以23亿美元追涨GEICO保险公司,都是用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份去换股。他原来对伯克希尔的股票视若珍宝,为何此时用它慷慨换股?

伯克希尔·哈撒韦,有点类似于巴菲特的一支封闭式基金,主要投资于可口可乐等股票。当他手中的可口可乐股票市盈率太高时,用伯克希尔的股票换购保险公司股权,相当于用可口可乐股票换了保险公司。本质上,此举相当于“卖出”了可口可乐,买入他认为便宜的保险公司。想想巴菲特大规模抛售可口可乐的市场效果,这种换股式减仓显然高明得多。

133、1996年夏天,巴菲特66岁生日那天,母亲利拉以92岁高龄辞世。利拉家族多多少少都有点精神病,她晚年的大部分记忆,只停留在丈夫去世之前的柔情岁月。有时候想想,巴菲特对于财富数字滚雪球如此执著,算不算一种轻度的心理疾病呢?

134、2000年春天,巴菲特流年不利。可口可乐麻烦不断,两年前以高位可口可乐的股票换来的通用再保险,也频频出事,伯克希尔股价在他的“健康问题”传言下大跌,巴菲特甚至为此破天荒地回购股票。范卫锋认为,这实在是投资史上的大幽默:号称投资“傻瓜也能经营的公司”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被市场公认是只有靠天才巴菲特才能经营好的公司。

135、21世纪初,巴菲特在演讲中反思自己犯过几个最大的错误。第一个错误,他在伯克希尔·哈撒韦花了20年时间,试图重振奄奄一息的纺织厂。第二个错误,投资全美航空。第三个错误,年轻时购买了一个加油站。巴菲特估计,买加油站的那笔钱,用在别处可赚到的钱,相当于60亿美元。这三个属于“抓错的机会”。

136、当巴菲特谈到他投资生涯中最大的“无为之失”时,包括范卫锋在内的、2009年的所有读者应该都会被雷到。在8年前的这场演讲中,他说,没有购买房利美(Federal National Mortage)的股票,使他损失约50亿美元。这次他错过的大机会。

在巴菲特作这场演讲的时候,房利美的股票应该在70多美元徘徊。如今,范卫锋写这篇《我们原来所不知道的巴菲特《滚雪球》札记》时,房利美的股价在0.7美元左右,正好还剩1%的市值,绝对出乎巴菲特当初的预料。看来这个泡沫的确很大,大到连巴菲特都亲口“认错”了。

138、90年代初,巴菲特和盖茨第一次见面时,盖茨的父亲问在场的全球首富们:你们觉得自己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巴菲特和盖茨的答案都是:专注。

所谓专注,就是巴菲特的20孔卡片(Twenty Punches)原则。如果你想象自己拥有一张卡片,这辈子只能打20个孔,每个财务决定只用掉一个孔,那你会变得非常富有,因为你会抗拒游戏人生的诱惑,你会做出更多的好决策,也会做出更多的大决策。决定帝国命运和个人命运的,都是一两次大战争。刘邦一辈子也没有打赢过项羽,除了一次例外:垓下之战。

巴菲特也把 20孔卡片原则也用于生活。住相同的房子、与相同的妻子度过60年、对房地产、艺术品、名车、其他财富象征完全没有购买欲望;不从一个城市搬到另一个城市(遑论不同国家),或从一个行业转到另一个行业。用中国话来讲,无为而无不为。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范卫锋在此系列中一再写过,巴菲特深得老庄精髓。

139、BOOM之后是BUST。科网股泡沫破灭、911事件、安然丑闻……乡下色鬼又进夜总会了。“危机发生时,现金加上勇气乃是无价之宝。”巴菲特买了一大堆雪茄烟屁股。

140、巴菲特和索罗斯为何都是MZ党人?这的确是令人困惑的事情。巴菲特晚年热衷于几项令有钱人深恶痛绝的事情。他反对取消遗产税,认为有钱人之所以有钱,是因为这个社会,所以他们需要回报社会。如果他们认为一切都是靠自己赚来的,那么就让他们重新投胎,诞生在西非的马里、家里有五个小孩饿着肚子,长大后被卖到象牙海岸的可可园做奴工,看他们能够变得多么成功。这一套理念,正是他“中了娘胎中的彩票”的衍生品。

141、如果说遗产税针对的是“老钱”,那么,对期权收益的愤怒,则是瞄准“新钱”。期权收益本质上是从股东手里拿钱给员工,作为全球最著名的股权投资者,巴菲特自然忍无可忍。

可口可口首先在美国企业界宣布,在会计上把员工认股权的成本列入费用,紧接着,华盛顿邮报也这样做,美国人都知道,这是两家“巴菲特系”的公司。在硅谷,微软率先成为硅谷“叛徒”,它在2003年宣布,以后不再发放员工认股权,改成受限股票(Restricted Stock)。微软老板盖茨是巴菲特的“第三个儿子”,这也不是秘密。

142、巴菲特的盛名,到后来也有副作用:凡是他出价去买的东西,卖家和旁观者都会认为:他又来捡便宜了,看来又卖贵了,往往会引来狂蜂浪蝶共逐之。其实,巴菲特并不善于用极低的价格,去买别人想要的东西,他是买别人不想要的东西。是别人的错误成就了巴菲特。

143、巴菲特对于科网股投资没有兴趣,普天之下的人都知道。大家有所不知的是,巴菲特21世纪初给旗下的GEICO保险提出的要求是:赢得网络的人,便赢得战争。所以,GEICO的网站必须超过对手。只要对投资有益,巴菲特一点也不out。

144、巴太太苏珊2004年去世时,将价值30亿美元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票,几乎全部留给新近改名的苏珊汤普森巴菲特基金会,另外她给每个孩子的基金会各600股,价值5000万美元,其他亲人朋友各有馈赠。而苏珊去世以后,巴菲特对于几位孩子的金钱赠予、对于慈善,也比以前慷慨许多: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富。

145、巴菲特2004年抄底韩国股票的事,颇值得玩味。记得当年新闻报道中说,巴菲特仅仅看了一份报告便大举买入,多少令人难以置信。据《滚雪球》所写,2004年的一天,经纪商给他一本厚厚的书,有几本电话黄页般厚,全是韩国股票的资讯。

巴菲特是怎么做的?他先拿了另一本书,弄清了韩国的会计制度,然后分类筛选,把数千只股票的清单,浓缩到一张小纸片上,不超过20家公司。“这对我来说,就像在找新女友一样。”其中有的公司现金值高过市值,市盈率只有3倍。

146、不过,巴菲特这次抄底韩国,真的极其高明吗?范卫锋觉得,未必。以下这幅是从2004年到2009年的韩国KOSPI指数。04年的最低位,700来点,到08年的最高位,也就是2000点左右。
        
这种涨幅,无论和巴菲特在香港买入的中石油相比、还是和H股指数相比,都相去甚远。而韩元兑美元的走势,也并不算太强劲。(见下图)考虑到韩国市场并不算太好的流动性、韩国政府动辄推出的限制外资套现离场的政策风险,巴菲特这次被大力渲染的抄底韩国行动,很难算得上有多成功。

147、2006年6月26日,巴菲特宣布,将在余年把85%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票,送给其他基金会。六分之五的钱会捐给比尔·盖茨的基金会,三名子女的基金会各得10亿美元股票,亡妻的苏珊汤普森巴菲特基金会,得到30亿美元股票。

在慈善上,巴菲特保持了他的风格:专注于自己能力圈内的事,找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古人云:不与君子争名,不与小人争利。一个首富,把钱全捐给另一位首富,还不留自己的名字,这是何等的共产主义精神。

148、从《滚雪球》一书的描写中,似乎可看出巴菲特从来没有去过非洲。的确,从一个普通女性的角度而言,除了“史上最强提款机”功能以外,此公实在太不浪漫,乏善可陈。难怪苏珊后来忍无可忍。不过,每个人到世间都有自己的使命,巴公是为了聚财散财,去非洲旅游看看金字塔原始人,对他而言纯属浪费生命。

149、2006年,巴菲特76岁生日那天,他与艾丝翠在家中低调结婚——终于给了人家一个名份。虽然他与苏珊分居N年,也过了N年实质上的一夫多妻生活,但是,始终没有离婚,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

范卫锋觉得,任何一个人,如果选择离婚,终究属于人生智慧欠缺:当初的选择和后来的分手,至少(通常是两个)有一项是愚蠢的。所以,我把“永不离婚”作为人生信条。

这个《我们原来所不知道的巴菲特 〈滚雪球〉杞记》系列,居然以“永不离婚”四字结尾,显得有点滑稽。不过,范卫锋觉得,懂得“永不离婚”之理者,已懂得巴菲特滚雪球之大半真谛(文/范卫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