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滞血瘀易产生多种疾病

    方根:枳实+芍药
    【枳实】味苦寒。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痢,长肌肉,利五脏。(《神农本草经》)
   【芍药】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神农本草经》)
    枳实行气导滞,芍药滋阴活血止痛,临床上解决因气滞血瘀的不通或不荣造成的系列病症。
    枳实芍药散【枳实 芍药(等分)】
    《伤寒论》条文:
    (1)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枳实芍药散主之。
    (2)师曰:产妇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主之。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干血着脐下,宜下瘀血汤主之,宜主经水不利。并主痈脓,以麦粥下之。
    解读:我们常常听到: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枳实破气导滞,就能解决因为气不通造成的不通则痛;芍药滋阴活血止痛,就能解决因为阴血无法滋养而造成的不荣则痛。所以,临床上解决因气滞和血瘀造成的疼痛。
    小泻肝汤【枳实  芍药  生姜(各三两)】
    《辅行诀》条文:治肝实病,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者方。
    解读:在枳实芍药散的基础上,加一味生姜,生姜辛温发散,也有治疗因寒性收引造成疼痛的作用。“肝实”即气滞;“两胁”多为少阳部位,疼痛产生的原因很多,三药至少解决了气滞血瘀寒凝造成的疼痛。“痛引少腹迫急”,不荣才会迫急,芍药的使用指征;“少腹”多为厥阴的部位,所以小泻肝汤主治少阳或厥阴类疼痛。
    排脓散【枳实(十六枚)  芍药(六分)  桔梗(二分)  鸡子黄(一枚)】
    解读:排脓散清热解毒,活血排脓。方中枳实行气破滞;芍药滋阴活血散瘀;桔梗苦辛平,取其辛升而散,苦降而泄以达排脓;鸡子黄养阴清热补虚。此方偏于行气活血排脓。
    四逆散【柴胡  枳实  芍药  炙甘草(等分)】
    《伤寒论》条文: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解读:气滞血瘀造成气血难以送达四末,故手足厥逆,枳实芍药行气活血,解决根本;柴胡解决郁而化热,炙甘草缓急补气,气血调达,四逆自消。炙甘草与枳实,一补一泻,通达气机;柴胡与芍药,一气一阴,解决气阴郁而化热。
  
     大柴胡汤【柴胡(八两)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枳实(四枚,炙)  芍药(三两)  (大黄)(二两)】
    《伤寒论》条文:  
    (1)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愈。
    (2)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
    (3)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解读:“心下满痛、心下急、心下痞满”,是由于气滞血瘀或宿便实邪造成的。大柴胡汤是小柴胡汤和四逆散的组合,因正邪抗争剧烈,无须补正,故去人参;甘草甘缓,影响起效速度,所以舍弃不用;“大黄”可用可不用,视具体情况加减。
    麻子仁丸【杏仁  芍药  麻子仁  大黄  厚朴  枳实】
    《伤寒论》条文: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抟,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解读:杏仁发挥肺的肃降之力,麻仁芍药滋补大小肠之阴,小承气攻下。经曰: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今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而大便硬,故曰其脾为约。这样,脾约造成的便秘和尿频,就同时得到了解决。

柴胡疏肝散【柴胡  香附  枳壳  陈皮  芍药  川芎  甘草】

    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
    解读:柴胡疏肝散由四逆散演化而来,多了香附陈皮解郁理气,和川芎的活血化瘀,是四逆散的加强版。
    血府逐瘀汤【柴胡 枳壳 芍药 甘草 桃仁 红花 当归 川芎 地黄 桔梗 牛膝】
    方根组合:四逆散+桃红四物汤+桔梗牛膝
    解读:四逆散行气活血,桃红四物汤补血活血化瘀,桔梗牛膝引气血上下,行气止痛,气血通畅,血瘀自消。
    从以上八个方剂的组合中,我们不难发现,气滞血瘀会造成一系列病症,或疼痛,或化脓,或四逆,或烦躁,或脾约,或便秘,或瘀血,或肝郁等等,加减组合,或偏于气分,或偏于血分,临床根据需要即可加减,其根源皆由气滞血瘀产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