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鬼谷子医经(1)

内科篇

老青龙汤

法夏10克 生白芍10克  桂枝10克 炙甘草10克  干姜6克  细辛3克  五味子6克  人参10克 蛤蚧6克 紫石英15克(先煎)

治体弱肾虚,寒饮停肺之或咳或喘,痰多而稀或成泡沫状,不得平卧,或喘不得眠,舌苔白滑,脉沉迟或弱者。

此方为《伤寒论》小青龙汤去麻黄,加人参,蛤蚧,紫石英而成,专门针对年老体弱肺肾两虚,寒饮停肺之证而设,故曰老青龙汤。

方中干姜温以化饮,细辛辛以散寒,五味子酸以敛肺,凡水饮射肺之咳喘,三药合用,无不效验,是为临床温肺化饮之经典药对!法夏祛痰和胃而散结,防饮成痰;桂枝振胸阳而助干姜温化之功;生白芍益阴血而敛津液,为佐制之用;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人参大补元气而扶正;紫石英温肺平喘,温肾助阳,镇心安神,对肺寒气逆,痰多咳喘而兼有肾阳亏虚者尤为适用,实乃画龙点睛之妙笔也!蛤蚧补肺益肾,纳气平喘,以摄气之下元。诸药合用,扶正祛饮,肺肾两补,咳喘自平也。

紫石英,甘,温。归心,肺,肾经。《神农本草经》:“主心腹咳逆邪气,补不足。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久服温中,轻身延年。”此药纳入此方,真神来之笔也!

或问曰:补肾纳气之品甚多,如补骨脂,核桃,肉桂,冬虫夏草等,何故独用蛤蚧耶?

答曰:补骨脂,核桃虽可补肾纳气,但其力过缓,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此方为速效之方,故不用之;肉桂研粉吞服效价高于汤药后下者,而粉末者不利于咳喘之人,故弃用之;冬虫夏草虽肺肾两补,且能纳气,然其过于昂贵,实不易普及也;至于沉香,磁石之辈,虽皆能纳气,然全无补肺肾之功也;唯蛤蚧只归肺肾二经,专走二脏,补肺益肾之力专,纳气平喘之功强,且其为血肉有情之品,能益精血,与人参同用以助其补益之功也。用药之妙,贵在一药多用,尽用其功,但观蛤蚧在此之用,诚可见一斑也!

2010年夏,安徽中医药大学一附院住院部干部病房心血管科,科室主任安徽名医胡业彬查房,愚与恩师姚淮芳随查,某媪,82岁,咳喘月余,西药中药尽用,皆无效。管床医师何佳知愚擅中医,遂交于愚处理之。愚细查之,此媪体弱住院已有三年之久,咳喘白色泡沫状痰涎,喘不得卧,夜不得眠,观其舌苔黄腻而滑,脉象芤数,但观其穿棉袄于炎热之夏。愚查其服过之中药三十余剂,皆清热化痰之品,清金化痰之类,愚窃以为大谬矣!虽其舌苔黄腻而滑,脉象芤数,似有热象,然其咳喘乃为白色泡沫状痰涎,况其穿棉袄于炎热之夏,故愚以为其乃真寒假热,实则为寒饮停肺,肺肾两虚,寒极而热,故舌苔黄腻而滑,脉象芤数。如此简单之真寒假热缘何会被其他医生投以清热化痰之品,清金化痰之类耶?愚思之,芤数之脉是否被其认为是滑数之脉?滑数者如珠走盘,往来流利而数;芤数者中空如葱而数。滑数为湿热或痰热;而芤者主“气血伤耗精神损,自汗阳虚骨蒸深”,芤数为虚证是也,此二脉可谓天壤之别!中医基础之重要可见一斑!至于舍脉从症,舍症从脉,舍舌从脉,舍脉从舌,真寒假热,假热真寒,上寒下热,上热下寒,寒包热,热包寒等等,临证需仔细观察,去伪存真,明察秋毫,方能准确辨证论治,不至于沦为误人之庸医也!老青龙汤便是愚在此种情况之下所创。愚以为咳喘白色泡沫状痰涎者必为寒饮,然此媪并无表证,故不能投以小青龙汤原方,须去麻黄,又其住院三年,咳喘月余,年岁已过八旬,肺肾两虚无疑,又久病及肾,肾不纳气必有之,故加人参以大补元气,紫石英温肺平喘,温肾助阳,镇心安神,蛤蚧补肾纳气,又助人参益精血,此方即成,因其治疗老人体虚咳喘,又为小青龙汤变化而来,故命名为老青龙汤。然此媪穿棉袄于炎热之夏,舌苔黄腻而滑,脉象芤数,寒极生热之象尽显,故在老青龙汤基础上加黑附子30克以助火散寒,则假热自退,此《黄帝内经》之热因热用也。遂投方如下:法夏10克 生白芍10克  桂枝10克 炙甘草10克  干姜6克  细辛3克  五味子6克  人参10克 蛤蚧6克  紫石英15克(先煎)黑附子30克 服药后两剂痊愈,皆为之奇!正所谓“吃药不对方,吃药用船装”,观此病案,诚如是也!

2011年冬,武汉张胜兵中医门诊部,某翁,78岁,咳喘不得卧半月余,西医予以静脉滴注头孢哌酮舒巴坦,阿奇霉素,氨茶碱一周,皆无效,遂慕名寻求中医于愚之门诊,愚观其痰多而稀,咳引腰痛,舌苔白滑,脉沉迟。愚不假思索,立投老青龙汤原方,一剂痊愈!由于此方在临床中创造多次奇效之验案,愚不敢私藏,且归属肺系咳喘门,故愚将此方列于内科篇第一个方剂,望能多造福于人类。

临江仙

老青龙汤

干姜细辛五味,温肺化饮最贵!法夏桂枝炙甘草,助阳化痰好,白芍生用早。   大补元气人参,纳肾气蛤蚧真。老人体弱又咳喘,寒饮停肺转,石英紫色选!

(0)

相关推荐

  • 蛤蚧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别 名]蛤蟹.仙蟾.大壁虎.蚧蛇.石牙.对蛤蚧.蛤蚧干. [来 源]为守宫科动物蛤蚧Gekkogeclo L.除去内脏的全体. [成 分]含动物淀粉,蛋白质,脂肪油等. [作 用] 一.历代经验 蛤 ...

  • 生脉散·人参蛤蚧散

    生脉散<医学启源·卷之下·十二·用药备旨·十七·药类法相·气之薄者> 麦门冬 气寒,味微苦甘,治肺中伏火,脉气欲绝.加五味子.人参二味,为生脉散,补肺中元气不足,须用之.<主治秘要& ...

  • 中医鬼谷子医经(21)升清降浊汤

    升清降浊汤 生黄芪20克 藿香10克 石菖蒲10克 厚朴10克 法夏10克 泽泻10克 柴胡6克 升麻6克 炙甘草6克 生姜5片 大枣5枚 治脾虚痰湿困体,气虚而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证见神倦乏力,少气懒言 ...

  • 中医鬼谷子医经 (61)

    断乳方两首: 一,通经断乳汤 益母草30克 桃仁10克  红花10克  当归10克  赤芍10克  川牛膝10克  苏木10克   青皮6克 土鳖虫6克  琥珀6克(研末分吞) 通其月经,使乳随经走, ...

  • 中医鬼谷子医经(33)

    滋阴引经汤 麦冬30克  枸杞10克   生白芍15克   生地15克   熟地15克  代赭石15克(先煎) 川牛膝10克  炒王不留行30克  轮回酒50克 治阴虚火旺,虚火上炎之倒经,证见月经期 ...

  • 中医鬼谷子医经 (70)

    双活除痹汤 羌活15克  独活15克  防风10克  白芷10克 淫羊藿15克  五加皮15克  威灵仙15克  桑寄生15克  狗脊15克  巴戟天10克  肉苁蓉10克  川乌6克  草乌6克   ...

  • 中医鬼谷子医经(6)

    温表凉里汤 羌活10克  白芷10克  细辛3克  生石膏15克  炙甘草6克 治肺胃有热复感外寒之外寒里热证见身微热而痛,欲饮冷水,或喘或气逆,舌苔薄微黄,脉浮紧或浮数. 羌活,解表寒而善祛上半身风 ...

  • 中医鬼谷子医经 (52)

    阴冷(性冷淡) 一,补阳欲火煎 黄芪30克  人参10克  当归10克  附子10克  桂枝10克 肉苁蓉10克  巴戟天10克  川牛膝10克  蛇床子10克  小茴香6克  艾叶10克  花椒10 ...

  • 中医鬼谷子医经(8)张氏清上温下汤

    张氏清上温下汤 黄芩10克黄连6克薄荷10克生石膏15克升麻10克代赭石15克(先煎)川牛膝10克黑附片10克肉桂3克(研末分吞) 治上焦热甚而下焦虚寒证见口舌生疮或面部痤疮或血热之鼻衄,吐血,齿衄, ...

  • 中医鬼谷子医经 (85)

    阳和肤康汤 附子10克  干姜10克  桂枝10克  黄芪10克   炒白术10克  炒苍术10克   厚朴10克  陈皮10克    茯苓10克  猪苓10克  泽泻10克   滑石18克  当归1 ...

  • 中医鬼谷子医经(28)镇气导龙汤

    镇气导龙汤 代赭石45克(先煎)  炒莱菔子15 克   吴茱萸3克   生地30克  玄参30克   芒硝10克(冲) 治胃气冲气,皆上逆不下降而见或呃逆,或呕吐,或反胃,宿食结于肠间,不能下行,大 ...

  • 中医鬼谷子医经(5)四陈汤

    四陈汤 法夏15克  陈皮15克  枳实10克  吴茱萸10克  干姜6克  茯苓10克  甘草10克  人参10克  生姜20克  大枣4枚 治寒痰伏胃之呕吐痰涎,或纳食欲吐,或胸膈痞闷,或胃脘疼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