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哥特人的《银圣经》(上)

在西方历史上,《圣经》有着极高的地位和重要性,从某些方面来说,它还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经典,尤其是《旧约》。西方的很多文学作品深受《圣经》的影响,这也是欧洲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今天就来谈谈古代哥特人《圣经》的翻译和流传的故事,以及背后的历史信息。

哥特人是古代重要的日耳曼部族之一,他们在西罗马帝国瓦解的重要事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尽管哥特时期持续的时间只有几个世纪而已,然而他们的征服者却大大有助于中世纪早期的兴起。哥特人也是最早的一批采取基督教信仰的日耳曼民族。《银圣经》因此成为了早期哥特人基督教传统重要的遗物之一,在所有的中世纪早期宗教手稿中确实是一件杰作。哥特人突然出现在欧洲的历史背景中,这与当时的时代和历史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最早的关于哥特人的记载,一般都属于希腊罗马作家。他们提到了哥特部族定居在顿河以外,就是现在的摩尔达维亚和乌克兰。学者们普遍赞同,哥特人建立了维尔巴克地区的文化。考古学上的建筑群位于现在的波兰地区,它有着独特的日耳曼早期特征,表现出与后来的哥特文化有着很大的相似性。来自东罗马帝国的哥特人历史学者约尔旦尼斯在《哥特史》中写道,他们应该源于斯堪的纳维亚南部,在他的时代以前生活了整整的1千年了。尽管这样的理由有些牵强,但还是有些明确的可能性,假如我们去思考日耳曼部族的历史。他们攻陷了罗马,加速了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来,他们进入西班牙建立了他们自己的王国。这两个重要的部族是西哥特和东哥特。后者在公元6世纪被征服;而前者在公元8世纪。此后,哥特人永远失去了他们自己的民族身份。

《银圣经》据信是东哥特国王狄奥多里克一世委托的作品

然而,他们的简短历史的确是相当重要的。主教乌尔菲拉是在哥特人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实际上,乌尔菲拉并不是哥特人出身,似乎他源于卡帕多西亚的希腊人。在他还是小男孩的时候,就成为了哥特人的奴隶,后来就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了。主教乌尔菲拉不仅仅使得哥特人转为基督教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他也是《银圣经》的主要编辑者。这种奢华的手稿,就是把拉丁语的《圣经》翻译成哥特语。确实,《圣经》对哥特人转教有些帮助,但它也是较高地位的象征物。很有可能,《银圣经》是由东哥特国王狄奥多里克大王委托的著作。这项任务交给了乌尔菲拉和他的学生,还有一些学者。然而,摆在他们面前有着较大的阻力,就是怎样有效的把拉丁文翻译成哥特文,去适合独特的发音和他们说话的读音。为了实现这个,乌尔菲拉就利用这个手稿创造出了独特的哥特字母。手稿是基于希腊字母安色尔字母体系,他增加了好几个独特的字母来代表哥特语的音韵学。这些新的字母使得乌尔菲拉能够轻而易举的翻译出《圣经》。大多数学者赞同,乌尔菲拉有意的避免以前存在的如尼文字母。这种字母对于哥特人来说是熟悉的。他这样做使得基督教化的过程更加容易了。因为如尼文具有许多异教的传统,与许多异教仪式和符号联系在一起。乌尔菲拉得到了东罗马皇帝康斯坦丁努斯二世的允许,定居在现在的保加利亚,他在那里致力于哥特字母的发展。这种《圣经》单从外表上看,很容易观察到它的奢华和昂贵。他是在精美的牛皮上书写,染上一层紫色。这种被称之为紫色羊皮纸,很清楚的象征着富有。在那个时代,紫色是很难获得的,因此极其昂贵。仅仅只是欧洲最强大的君主才能使用。另外,《银圣经》是用豪华的金和银色的墨书写的,完成后,还会加上豪华的装订,使用珠宝和金属来装饰。尽管它似乎是奢华的,但《银圣经》很快就黯然失色了。在狄奥多里克大王继位以后,就悄无声息的失踪了。没有目录,或者著作提到它。毋庸置疑,它是哥特人影响快速减弱的结果。此后,他们在意大利半岛上被打败,哥特人的统治就此告终。所有哥特语的手稿在意大利基本上没有什么用处,拉丁语仍然是占据影响力的语言。经过1000年以后,在16世纪,《银圣经》在德国韦登修道院图书馆内再次浮出水面,它临近鲁尔河,就在埃森市附近。本里迪克修道院始终是这个区域重要的宗教中心,似乎不是神圣罗马帝国最富有的修道院。但是,它是怎样抵达这儿的,还不知道。在1569年以后,《银圣经》第一次被提到,荷兰语言学家约翰纳斯·戈罗皮乌斯·贝卡内斯承认了它的重要性。原来的页数是336页,经过了1000年的历程,只有187页幸存下来了。从16世纪再次发现开始,《银圣经》的翻天覆地的历程出现,它不断的易手,因为它是奢华和无价的宗教物品。《银圣经》再次发现在非常重要的人物手中,就是神圣罗马皇帝鲁道夫二世,他被称呼为艺术的赞助者。最有可能,他意识到它的时代和重要性,获得了这部书。然而,不久,他发现找不到这本书了。三十年战争以后,瑞士人进攻了布拉格,设法攻陷这座城市。由于这个,原本《银圣经》和许多奢华的物品还保存在帝国的赫尔德卡尼的城堡中,就这样落入了他们的手中。从那时开始,它保存在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的皇家图书馆的储藏室内。

《银圣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