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与现代医学知识的互通

谈到中医,言必“传统”,似乎与现代医学是“死对头”,只要与现代医学有联系,似乎就是“离经叛道”。

   中医发展有记载的二三千年,其实中医的技法和理论都有很大的创新和发展,如果一定要说传统,只怕至少要回到张仲景时代甚至更早。但中医随着社会的发展,不论是从中医思维和理法方药均已不可能回到以前,当然,最重要的,年轻一代的人们接受度也不再接受似是而非的理论和说辞。现在全中国的中医从解放初期的70多万锐减到现在的10多万人,如果还是抱着原来的一套不放,被西医同化“思维”会成为必然的结果,我所说的10多万人指的就是还用纯中医思维治病的医生,至于所谓的中西结合或者挂着中医的旗号却行西医之实的不算在内。如果说中医与西医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其实就是“思维”的不同。比如,头痛,西医的思维是某血管或者肌肉痉挛,导致相应感觉神经传导出了“痛”的信号,治法是降低这种信号的传导,用巴比妥类镇静药,另一种极端的会找到相应的传导神经,一切了事,信号都传不过来了,你当然也就没痛感了,一辈子都不用操心了。中医的思维却是,到底是前头痛还是侧头痛,还是正顶心痛,后脑痛,因为不同的痛代表了不同的脏腑归属,治法是不同的,比如侧头痛,归少阳,要用小柴胡汤治。前头痛,归阳明,葛根汤或者白虎汤为主方。如果要针灸,则会在足侧取穴,来一个上病下治。
    我所说的中医与现代知识的互通,并非让中医去掉中医“思维”,而是让中医用现代西医所取得的成就来丰富和武装“中医”。比如,在归经上就可以打破原来笼统的表浅经和单一脏腑的联络。我是这样归类脾经的,全身所有淋巴系统(含淋巴结,胸腺),包括脾脏本身,全身所有的“红肉”,传统“脾经”所循行的路径。所以只要是这些部分出问题,找脾经。脾是阴脏,所以,只能是虚证,必需“补”,表现出的实证,是传统归类上的错误,找它的表经“阳明”。这样一归类后,现代医学明确的血液循环,动脉血出去,静脉血回来,淋巴循环却是单向的,即只有回来没有出去的,在微循环端,淋巴管与静脉动脉是相通的,也就是说动脉就是淋巴系统的出去端。说到这里,相信您已有一个认识,动脉血出去,是通过静脉和淋巴二个渠道回来的。全身的养料和水分也是通过动脉带出去,通过静脉和淋巴带回来或者带到排泄口。
     既然水分也是通过静脉或者淋巴带走,那么“水肿”(不同部位的“水肿”有不同叫法,比如腹部叫腹水,胸部叫胸腔积液或者肺积水,心脏部位的叫心包积液,大脑的叫脑积水,皮肤下面的叫水肿)病人的问题就要在这部分找原因。静脉属心经管,所以与少阴有关,淋巴属脾经管,与太阴有关,马上可以得出结论是太、少二病,太、少均属阴脏,只有“补”法了。看偏重那一经,用药就以那一经为主,兼顾次经就可以。比如下脚肿或者确诊是心包积液,少阴为主,真武汤为主方,兼顾补脾就可以。但如果是肺积水或者全身皮肤肿,脾经为主,桂枝加芍(脾经的归经方)汤加理中汤(强化补脾)作为主方,适当加附子、泽泻就可以。如果想温阳利水更好此,可在“中脘穴”,“关元穴”,“命门穴”,“腰阳关穴”,“大椎穴”艾炙。别忘了关元,中脘并不只是任脉所过,脾经也经过的啊!
     现代医学已明确,淋巴管里不但有很多免疫因子,免疫因子来自那里?来自骨髓为主,还有胸腺等,还有很多营养成份,其中脂肪又是主要的成分,所以但凡想提高免疫力,补脾还得补肾;想减肥,补脾。因为人体百分之六七十是水分,所谓喝水也肥并不是真的脂肪增加了而是皮下水肿了。淋巴系统在水的代谢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脾强健了,可以把脂肪消耗掉,也可把水分带走排出去,自然就减肥了。
    再一个以补肝为例,传统的都知道,肝以血为用,所以补肝就是补血。那现代医学肝给我们什么知识呢?肝是一个解毒工厂,全身所有摄入的“毒素”均要在肝解毒!肝还是一个合成工厂,全身所需要的各种养料均要在肝合成。肝还是一个大仓库,睡眠的时候,三分之二的血液会流回肝脏休息,全身用不完的糖会合成糖元储藏在肝脏称为肝糖。
     那传统补肝血最好的是什么呢?阿胶,阿胶是什么做成的?驴皮,主要成分是什么?蛋白啊!所以,所有补充蛋白的办法都可以补肝,肝病严重时,西医也是用直接补蛋白的办法啊,所以中医西医其实是共通的,只是我们人为的分开或者排斥在而已。
     循着这样的思考问题,一个接受了现代教育的人,无论是否是学医的,都很容易理解中医的一些治法和用法,也很容易学会中医的思维。我为什么敢说几天时间就可以让一个没有什么医学知识的人,能顺利进入中医大门,就是基于这样的一个思路,并加以总结,条理化以后,就象填空题一样,并不是多难的一件事。
    发表此文,抛砖引玉,希望对中医爱好者有所帮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