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古窑的前世今生之(一)濑户窑
日本从15000年前的绳文时代开始既已烧制土器,其后开始烧制陶器和瓷器,在漫长的历史中出现了众多的窑元。其中,从中世到现在一直在持续生产的六古窑,即濑户、越前、常滑、信乐、丹波和备前作为六大烧物产地而闻名遐迩。
镰仓时代至室町时代,爱知县濑户是日本的制陶中心。据说其起源是镰仓时代陶祖加藤四郎左卫门景正(统称藤四郎)于1228年跟随久我通亲次子道元禅师入宋后修得制陶法。藤四郎多年苦修后回到日本,寻找优质陶土。后来参拜深川神社得到神明指点,得到可塑性强和耐高温的优质黏土,就在濑户筑窑烧陶。
据考察窑元遗址发现,从5世纪中叶起,日本三大古窑之一的猿投窑大量生产须惠器,此后经平安时代至镰仓时代发展出濑户窑。后来陶祖藤四郎从南宋学得制陶技术后进行了巨大改革,之后濑户窑一千年薪火不绝,成为世界屈指可数的陶瓷生产地,而“瀬戸物(せともの)”则成为日本陶瓷的代名词。
镰仓时代时,龙泉青瓷与景德镇的青白瓷和建窑天目茶碗大量输入日本,从花纹和器型上极大地影响了濑户窑。这一时代至室町时代的烧物被称为“古濑户”。“古濑户”是中世陶器的代表,六大古窑中唯有濑户可以烧制施釉陶器。因为陶土中基本不含铁份,所以可以烧制美丽的白色素胎,之后再在素胎上描制彩绘,施加釉药,主要以制作四耳壶、瓶子和水注为主。当时镰仓跟东海地方寺院的需求很大,因此也烧制供佛的花瓶和香炉等佛教相关器具。
“古濑户”造型端正,釉色典雅,色泽温润,既受到宋瓷的强烈影响,又有日本的独特审美。特别是枯叶色的黄“古濑户”是日本独特产物,体现幽玄之美。藤四郎在浙江刻苦学习黑釉陶器的烧制技术。经过几代人不懈努力,烧制出国宝级文物“濑户天目”。
进入室町时代之后,生产中心转移到美浓地方,开始烧制碗碟小皿等生活类器具。当时受到明朝海禁政策的影响,中国陶瓷器的输入量减少,因此濑户窑开始大量烧制日常生活用品。
从江户时代后期起,濑户窑也开始制作瓷器,称为“染付烧”或“新制烧”。并且跟海外交流频繁,在万国博览会上也有展品。还积极吸收西方技术,像是将酸化钴作为染付的颜料,采用石膏成型技术等,这使得“陶都濑户”名扬天下。
濑户烧最为有名的,当属陶祖加藤景正的传承者。像是以景正的孙子景長藤左衛門为开山鼻祖的背户窑已经传承了450余年,现在为第22代家主加藤令吉。他从事陶艺制作已经近半个世纪,在守护传统的同时不断尝试新的表现,将“乐”这一元素融入创作之中。同样是继承陶祖传承的,已经传了23代的宇助窑 加藤纲助陶房则是体现传统的日本审美,以花器制作为主,也创作怀石料理的餐具和各种摆件。此外,于1742年开窑的长谷元窑 六兵卫窑则是织部烧名窑,当代六兵卫(26世 景治)在传统织部烧里加入现代美感,作为民艺作家而知名。
美浓烧的代表窑元则有兵山窑 羽柴兵卫。安土桃山时代,四代家主与左卫门曾经向织田信长进奉烧物,织田信长盛赞其技术,允许他可以制陶,并且赐姓羽柴,一直传承至今。当代家主在日常用的餐具里注入陶匠之魂,精益求精。
...THE END...
出发的路都是耀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