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精准扶贫路在何方
近几年来,不管是各大新闻媒体还是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就是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这一惠及民生的政策提出之后,马上得到了空前的关注和拥护,各级主要领导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层层召开会议,亲自挂帅出征,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记在心上,制定脱贫攻坚计划,派驻工作队,吃住在村,并制定严格的考核和督导机制,以促进这一惠民工作的落实。一时间,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扶贫攻坚战,这也让广大贫困群众看到了曙光,充满了期待,感觉脱贫已在眼前,致富正在向他们招手!
在政策的号召下,广大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乡镇积极配合,组建驻村工作队,齐心协力助脱贫。他们常常早出晚归,宣传扶贫政策,逐户调查摸底,逐个建档立卡,进行精准识别,累的满头大汗,忙的不可开交。特别是对于扶贫中各类表格的填报,更是让广大扶贫队员们费劲周折,需要走家串户一个个一遍遍询问,有的贫困人员听不清讲不明,常常是半天下来,填不了几户。2016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披露,一位驻村扶贫的第一书记吐槽:扶贫工作中,各类登记表、调查表、明细表、记录表雪片般飞来,5+2、白加黑都难招架,最多时一天就填了48份。2016年12月16日,各大网站转发《经济日报》一篇题为《精准扶贫不是“精准填表”》 的文章,文中写道:“正在驻村扶贫的朋友抱怨,他说最辛苦的是加班加点填表,一个村上百户脱贫户的表格,加起来数百张、上千个填写项。不仅要填的表格数量多,每家每户还都有好几张,时常忙到深夜也填不完,而且,每张表格填多个不同项目,费尽口舌向农民都解释不清。更有甚至,有的村仅仅填表一项,印制的表格合起来一摞摞,一堆堆,前前后后填写了十几遍。
此现象不能不引起重视和警惕。从各地的报道和驻村队员的吐槽可以看出,现在各级领导在制定精准扶贫时可以说是费尽心机,力求完美,制定出了覆盖面广、内容详尽的各项调查表。填写各种表格,对于建立一套完备系统的脱贫攻坚资料,继而发掘出“大数据”的价值,以便对症下药,实施点穴式精准扶贫,当然是必要的,这个方法的本意无可厚非,出发点是好的,但就是这么多的表格,却让大家纷纷吐槽,争议不断。基层扶贫队员把许多精力都放在这上面,为此耗费大量的人力、宝贵的财力,甚至会为此搞数字游戏、表格游戏,分散了帮助贫困户研判市场、上项目、跑资金的时间和精力,让精准扶贫成了精准填表,没有工夫去做实际的工作。究其原因,是形式主义作怪,是本末倒置,“忘记了为什么出发”,偏离了脱贫攻坚的方向,是脱贫工作“虚浮假”的反映。但是,如果表格填写不好,就会受到督查组的通报批评,严重者更会被约谈处理,甚至撤销党政职务!
幸运的是,针对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国内多个省份领导的高度关注,并决心向扶贫虚浮作风开刀。特别是4月21日,河南省率先对3个县市党政主要领导问责,约谈综合排名靠后的27个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
消息传来,广大基层扶贫队员精神为之一振,纷纷热议今后扶贫工作到底路在何方,究竟该如何走?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诚然,扶贫工作很难做,都没有现成的经验,扶贫对象又大多是鳏寡孤独或者身体残疾或者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并且多集中于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发展基础较差,贫困的形成有着极为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相对困难的现实条件。而眼下各地正在进行的精准扶贫却有着明确的时间限制,到时间必须实现全部脱贫,否则就要被追责!这对于基层干部来说,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扶贫工作是一项系统的民生工程,绝不仅仅是填写个完善无缺的表格、开几次会议、搞搞座谈、送几只扶贫羊、养几只鸡就能够帮助贫困户脱贫的,需要社会上下共同努力,制定出切切实实的帮扶措施,把党中央、国务院的扶贫精神落到实处。要给予基层扶贫队员政策上的支持,并赋予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掉一些花架子,来点帮扶真招、实招。具体地讲,扶贫工作就是要紧紧围绕“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抓住精准扶贫关键点,瞄准精准扶贫“滴灌”口,打出精准扶贫“组合拳”,切实提高扶贫工作实效。
精准扶贫,贵在精准,关键是用真心,动真情,出真招。“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精准把脉后,就要一人一策、一帮到底、精准发力。如果天天把精力放在走家串户,填填报表、搞搞慰问,就是完成了帮扶,那么个人感觉这不是长久之计,这虽然看起来热闹,既照顾了镜头,又有了完美无缺的档案资料,实则是脱离了中央精准扶贫的精神实质,并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贫困群众的“等靠要”懒惰风气。
扶贫攻坚不能千篇一律,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群众的困难千差万别,各有各的原因。精准扶贫首要的就是精准识别,通俗地讲就是要找准扶贫对象。要通过群众评议、入户调查、公告公示、抽查检验、信息录入等,完成建档立卡工作;同时建立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动态管理,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信息真实可靠。要对贫困对象分类施治,对症下药,让最贫困的群众最先得到最有力的帮扶,并且一帮到底,力求实效,既 “输血”送“真金”解燃眉之急,又送“真经”帮其恢复“造血”功能,让帮扶力量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这样才能起到帮扶一个、激励一片,让扶贫产生最大的效益。
要搞好统筹谋划。要科学制定精准扶贫总体规划,规划要包括贫困村、贫困户的基本情况,拟采取的脱贫措施、项目支撑、时间进度等。各相关职能部门也要制定本系统精准扶贫行业规划,特别是发改、财政、扶贫等部门还要研究涉及扶贫项目的立项、审批等工作机制,尽可能缩短扶贫项目立项时间,相关执法和审批部门要对涉及扶贫的项目和事项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绝不能人为耽误扶贫工作进度。贫困户所在乡镇要根据本辖区内贫困村的基本情况,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详细列出贫困村扶贫规划和扶贫项目清单,和行业主管部门一起,对项目、方案进行比选论证,进一步提高扶贫攻坚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制定精准脱贫的流程图、时间表,确保扶贫规划科学实用,扶贫项目到村到户,严格按照目标计划,倒排时间、倒逼进度,以目标计划指导工作开展,确保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驻村工作队牵头单位和第一书记要认真研究贫困村致贫实际,充分调查论证,制定科学扶贫规划,建立扶贫台账,绘制贫困地图,挂图作业、按图销号,做到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精准到户到人,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要实施多元扶贫。一是产业扶贫。要结合各地实际,根据贫困村的现状,以贫困群众增收为核心,因地制宜发展各种产业,增加就业岗位,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有活干、有挣钱、早脱贫。要把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与“十三五”产业规划结合起来,把外部市场、外部扶持与贫困地区的优势和基础结合起来。帮助贫困村、贫困农户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做到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提升扶贫产业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要鼓励采取循环农业发展模式,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方式,支持市场主体通过土地托管、牲畜托养和吸收土地经营权入股等方式,与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连接机制,不断完善上下游配套,强化涉农保险等政策保底,逐步形成农牧结合、合作带动的融合发展模式,使更多的贫困户发展有依靠、就业有渠道。要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补短板、聚优势,提升质量和水平,增强园区的示范带动能力。积极鼓励涉农龙头企业包装项目,做大做强,辐射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发展脱贫项目。要通过培育涉农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田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土地流转起来,把工商资本引进来,把金融扶持资金贷下来,使贫困户足出不户就能成为股东和社员,稳定增收渠道,让贫困群众成为拿“租金”、股金、薪金的“三金”农民。二是创业就业扶贫。要根据各地产业发展情况,大力实施“雨露计划”,加强教育职业培训、就业服务等,帮扶贫困群众转移就业或外出务工,提高贫困人口就业水平,增加工资性收入。有条件的地方要谋划建立返乡创业园,对入驻创业项目给予补贴扶持,促其尽快发展壮大。三是“互联网+扶贫”。实施电商服务网点建设专项行动,积极推行“互联网+”扶贫计划,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网店服务、网货供应等新兴产业,鼓励发展农副产品淘宝村,把大城市和小农村紧紧地联在一起。四是易地搬迁扶贫。充分考虑本地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尽量搬迁到交通便利的中心镇及中心社区,促进贫困人口就地就近转移,方便群众就业创业。要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的原则,科学选择搬迁安置方式,合理确定住房建设标准,完善搬迁后续扶持政策,确保搬迁对象“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会致富”。五是支持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按照上级党委关于支持老区发展的要求,加大倾斜力度,给予特殊扶持。各项扶贫开发措施,采取同等优先的原则向老区倾斜。要加快实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扩大革命老区财政转移支付规模,破解老区发展瓶颈,尽快实现老区振兴发展、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幸福不是等来的,也不是“填”来的,而是通过社会上下共同努力实干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