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您老祖上是宫里御厨,那应该经常见到皇上吧!

在京城的美食圈里,仿膳都是传奇一般的存在!东西不算多好吃,但精巧,价格也高的吓人,为啥?因为这是仿膳啊,就是宫里传下来的哦!

大凡在京城开仿膳的,老板们都会吹嘘自己祖上是宫里出来的大厨,还说经常能见到皇上太后,有些人还能晒出慈禧太后赏赐的字画啥的,不过,这在历史上可能吗?

位于北海公园的仿膳饭庄

中国厨师的历史相当悠久,相传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就有了为氏族部落首领服务的专职厨师。《楚辞·天问》有:“彭铿斟雉帝何飨”,这里提到的彭铿,便是由于为帝尧服务、以善于烹制野鸡羹而知名的;相传他活了800余岁,后人尊称为“彭祖”。

此后,又相继涌现出在有虞氏部落做过“庖正”的少康,因“鹄羹”获得商汤赏识的伊尹,不得意时“卖炊”为生的姜尚,擅长调味的齐桓公宠臣易牙,精通“炙鱼”的太和公,用“鱼藏剑”的机谋刺死吴王僚的专诸等精于调炊的历史名人,他们在发迹之前大多是以烹饪作为谋生手段。

周代宫廷重视饮馔,餐饮市场也有一定的发展,所以在《周礼》《礼记》等书中有关厨者的称谓逐步多了起来。

仅在周王室的管理机构中,直接同饮食和烹饪事务相关的职称,就有“膳夫””庖人““食医”“庖正”“内饔”“外饔”“烹人”“鳖人”“腊人”“酒人”“浆人”“醢人”“醯人”等20余种。

这些食官中又有属下多人,如府、士、史等,差不多有二干多人。其中还有徒、奚一类的直接操作人员,差不多一千多人,相关管理的官员也约有四百人。仅仅为了周王室几个主要成员的膳食,就设置了这么强大的食官阵容,御膳之丰盛,于此便可得而知了。也因此,周天子应该没那么多空闲一一召见。

这些人的身份较为特殊,既不同于一般的农奴或家奴,也不同于一般的属吏或工匠。如“膳夫”有官秩,属于下大夫,“庖丁”为中士,“烹人”为下士,还有不少是役作之人。

这些称谓不是白白分出来的,他们每一个都各司其职。

例如膳夫是食官之长,总管所有人,直接负责周王的饮食安全,在王准备拿筷子和勺子之前,他要当面尝一尝每样馔品,使王觉得没什么毒害后放心进食。不论是宴宾还是祭祀,王所用食案都由膳夫摆设和撤下,别人不能代劳。这一职位在后来的封建社会时期长期存在。

再例如,庖人在周代的职权范围是掌管六畜、六兽、六禽,还有其他所有已死和鲜活的动物,负责辨认各类动物的名称。庖人并不直接参与厨事,至多动刀杀牲而已,他所须的主要是动物解剖知识。庖人手下还有八个贾人,负责采购食物原料。

内饔掌割烹煎和之事,负责原料的选择,制定周王每日食谱。外饔则主掌宫外祭祀的筹备工作,办理祭汜用的食品,还要负责国家招待耆老幼孤的食物准备工作。军队出师之前,王必颁赐脯肉,亦统由饔人办理。

从秦朝开始,厨者的称谓更多,有“太官”“汤官”“供膳”“脯掾”“炊妇”“中馈”“内庖”“外庖”“行庖”“族庖”“家庖”“野庖”“良庖”“庖隶”“庖卒”“庖侩”“庖童…'厨役”“当厨”“师工”“师公”“厨人”“炊子”“伙夫”“灶头”“案头”“铛头”“油头”“饭头”“菜头”“饼师”“值锅”“师傅”“上灶的”“灶上的”等近百种。

影视剧中,秦惠文王称王时周天子赐肉

先秦时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历史典故——庖丁解牛。《庄子·养生主》中记载了这个故事,用庖丁给梁惠王解牛,说明了其养生之道。庖丁由于“好道”而“进乎技”,解牛时不以目视而以神遇。他“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所以能够避开筋腱扭结之处,更不用说是大骨了。不谙此道者常易其刀,而他十九年来宰了几千头牛,用的都是同一把刀。窍门就在于他能以“无厚”之刃插入“有间”之骨。

庖丁解牛的故事其实真假难辨,故事的原意就是养生要主动适应环境,找到适合自己的间隙。而这种技巧如果运用在治国上,则是指要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顺应规律找到最合适的方法。将这种理论运用无比熟练,又有庖厨背景的,历史上还是能找见相应人物的,那就是伊尹。

不少早期文献记载他初为庖人,或说为一庖人抚养,后为商朝开国君主汤所赏识,封为宰相,而伊尹后来辅佐商汤治国过程中,经常会以烹饪中的道理来处理政事,以庖厨活动喻说安邦治国,在先秦时代较为常见,老子的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六十章》)便是最好的例子。

魏晋时代,太官隶属光禄勋管理。《三国志·魏书·魏文帝本纪》说:“黄初元年(220年)十一月癸酉,改郎中令为光禄勋。”《晋书·职官志》则明言太官等统领于光禄勋。

光禄勋之名非常特别,应是一个约定简称,据《宋书·百官志》所说:“光,明也;禄爵也;勋,功也。秦曰郎中令,汉因之。”

南朝刘宋时代,改以大司农掌供膳羞,光禄不领太官,太官又属侍中,见《宋书·百官志》所说:“大司农一人、丞一人,掌九谷六畜之供膳羞者。”又有导官令一人、丞一人,掌舂御米;太官令一人、丞一人,即为周官之膳夫。南齐时的太官令也不隶光禄,属起部所辖。而至萧梁时,太官令又直隶门下省。

北朝制度不同,据《通典》说,北魏分太官为尚食中、尚食,知御膳,隶门下省,而太官掌百宫之馔,属光禄卿。北周仿《周礼》制度,设餚藏中士下士、酒正中士下士、掌酝中士下士、典庖中士、内膳中士、尚膳上士中士。北齐的情形,见于《隋书·百官志》的记述,它恢复以光禄寺掌膳食的成例,而门下省还有尚食局,机构重叠。光禄寺置卿、少卿、丞各一人,各有功曹、五官、主簿、录事等员,“掌诸膳食、帐幕、器物、宫殿门户等事,统守宫、大官、宫门、供府、肴藏、清漳、华林等署”,这是一个相当完善的后勤保障系统。门下省的尚食局设典御二入,专掌御膳事。

隋代设光禄寺,置卿、少卿各一人,丞三人,主簿二人,录事三人,统领太官署、良酝署、掌醢署等。各置署令,太官令三人,肴藏、良酝署令各二人,掌酝令一人。又有丞、太官丞八人,肴藏、掌醢丞各二人,良酝丞四人。太官又有监膳十二人,良酝有掌酝五十人,掌醢署有掌醢十人。

唐代大体承袭隋时制度,机构又有完善。据《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唐设光禄寺,“掌酒醴、膳羞之政,总太官、珍羞、良酝、掌醢四署”。

唐代庖厨俑,陕西礼泉出土

到宋代仍称光禄寺,设卿一人,主掌“祭祀、朝会、宴飨、酒醴、膳羞之事,修其储备而谨其出纳之政”。据《宋史·职宫志》说,宋时光禄寺机构名称变化较大,职权范围有些调整,太官令“掌膳羞割烹之事,凡供进膳羞,则辨其名物而视食之宜,谨其水火之齐,祭汜供明水明火,割牲取毛血牲体以为鼎俎之实;朝会宴飨则供其酒膳”。(《宋史·百官志》)

其余有法酒库内酒坊“掌以式法授酒材,视其厚薄之齐,而谨其出纳之政。若造酒以待供进及祭祀、给赐,则法酒库掌之。凡祭祀,供五齐三酒以实尊魑,内酒坊惟造酒以待余用”。

还有大官物料库“掌预备膳食荐羞之物,以供大官之用,辨其名物而会其出入”。翰林司“掌供果实及茶茗汤药”;乳酪院“掌供造酥酪”;油醋库“掌供油及盐裁”;外物料库“掌收储米盐杂物,以待膳食之需”。

元代也有光禄寺,仍隶属宣徽院。到了元二十二年,又设立供膳司。元代宫廷膳食管理机构较为完善,职掌分明。

大都尚饮局,掌酝造皇帝享用的细酒。大都尚酝局、上都尚酝局,掌酝造诸王百官酒醴;大都醴源仓,掌受香莎苏门等酒材、糯米、乡贡曲药;上都醴源仓,掌受大都转输米曲;尚珍署,掌收济宁等处粮米,以供酝造之用。尚食局,“掌供御膳及出纳油面酥蜜诸物”;沙糖局“掌沙糖、蜂蜜煎造及方贡果木”等等等等。

明代时的宫廷膳食机构,基本仿照唐时制度,设光禄寺。太常寺也兼办部分膳食事务,与光禄寺有明确分工。依《明会典》所录,祭先所用荐新品物,主要由太常寺办送。

明代太官署厨役每朝有额定数目,嘉靖时为四千一百名,一般为三干名左右,隆庆时额定为一千三百七十七名,属于较少的配置。仁宗时厨役较多,为六干三百余名;最多为宪宗时,近八干名。

到了清代,光禄寺的建制与明代基本相同。《大清会典》记光禄寺仍设太官、珍羞、良酝、掌醢四署,各署分工相当具体。

各署厨役有定额,光禄寺总共有400多人,分拨各署执厨。康熙时裁减100多人,只剩250人左右,比起明代时算是少多了。

《乾隆紫光阁赐宴图》局部 图中为御厨们在忙活

复杂吗?简直太复杂了啊!不管什么朝代,哪怕最后到了清朝,厨子还是有几百人,明朝时候最多能有八千多人,您说说,这么多人,有可能都见过皇上吗?肯定不会啊,更别说皇上还赏点什么东西了。

不过,还真有厨子见过皇上的,如宋代的“保义郎干办御厨冯藻”和“保义郎干办御厨潘邦”,就曾作为宋高宗赵构的随员,到大臣张俊家作客,他们极有可能是见过皇上并深得信任的,否则也不会记录下来。

再例如,吃货皇帝乾隆手下的张东官。这张东官做的菜十分符合乾隆爷的口味,在他每日的膳单中,打头菜的必是署名张东官和双林俩位。就是在明园和避暑山庄等地都是由张东官为乾隆皇帝备膳。在档案中还记录有多次下旨指明张东官添菜的记载,甚至南巡时也要带着张东官。在某年的正月十一到二十八这短短的时间里,张东官名字总共出现了27次,皇帝算得上是顿顿饭离不开张东官。

慈禧太后也是个吃货,她对膳食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在《德龄公主回忆录》中也记载过,老太后只要吃一口菜,就能分出是哪些厨子做的,即便是同一个菜,换了厨子她也能吃出来,对于喜欢的厨子也是会有召见的。

但是能获得皇上这样宠信的厨子毕竟凤毛麟角啊,高高在上的皇上和太后,其实很少管厨子的日常的。并且能单独做一道菜给皇上的厨子也少之又少,大部分的人都是在各个部门中做着分好工的事情,甚至连切菜都没资格的。

现在的仿膳大多都只是做个样子,您吃个心态就好,要是真听到店主吹牛说祖上跟皇上太后见过面还赏赐东西的,笑笑就好,别当真。

参考资料:《饮食与中国文化》王仁湘;《中国人的饮食奥秘》熊四智;《味无味 餐桌上的历史风景》王仁;《知味难 中国饮食之源》 邱庞同。

转载请注明来源:一本正经说历史(ybzjlishi)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