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塘堰的蓄水防洪作用

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近日报道,湖南省长沙县通过治理和维护农村塘堰,使其在蓄水与抗洪中发挥出巨大作用。这一报道让很多观众再一次认清了分布在广袤大地上的一个个塘堰,虽然单个容量不大,但由于数量多,作用可不小,是值得引起全国上下高度重视的。

今年气候极端异常,局部地方的洪水为300年一遇,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区受到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受灾人口上亿人。全国各地党政军民齐上阵,通过艰苦的抗洪救灾,损失依然严重,截止目前,洪涝灾害损失已达1400多亿元。

在今年以来的洪涝灾害中,形势较为严峻的并非大江大河,而主要是中小河流及其支流。这是因为,近些年来,全国各地持续不断地加大对大江大河的治理力度,使大江大河的堤坝得以加固,防洪能力得以提高。而对于中小河流乃至其支流,则关注和投入的力度则相对不足,加固不够,维修不够,清障不够,面对百年一遇的水患,只能望水兴叹。

导致中小河流水患吃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塘堰作用的认识和利用不足。对于水库的作用,不用多说,人人皆知。但对于塘堰的作用,除了专业的水利从业者外,恐怕很少有人能够真正明了。也许有人会问,小小的塘堰,在百年一遇的大灾面前能够起多大用途?那不是杯水车薪吗?

这种认识是肤浅的。有关水利专家分析说,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塘堰的蓄水防洪作用。古代没有几个水库,更没有类似三峡大坝的枢纽工程,防洪抗洪主要就是依靠塘堰。大大小小的塘堰分布在村庄、田间、山野,一个个塘堰错落呼应,形成了地平面上的一张强大的蓄水网。风调雨顺时,塘堰可以起到蓄水保水的作用,小到几亩大到几十亩的塘堰,其蓄积的水可以用来灌溉农田,方便人畜生活,发展水产养殖业。一旦洪水季节来临,就会提前将塘堰的蓄水减少到一定的高度,甚至全部排干,待大雨倾盆时,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洪水,首先流入这些空置的塘堰之中,这就蓄积了相当规模的洪水,同时也延缓和降低了洪水对于中小河流的冲击。

据长沙县水利部门负责人表示,如果长沙县的所有塘堰全部修缮治理结束后,将可使该县境内的防洪能力提高一倍。也就是说,假设某一条河原来百年一遇的洪水会涨至3米,而全部塘堰发挥作用后只会涨至1.5米。

如此可观的作用,我们没有理由不加以重视。

大灾面前痛定思痛,我们应该立即着手,加强对塘堰的修缮治理。要改变过去蓄水无人问、用水无人管、年久无人修、雨季成摆设、冬季成干塘的现象。在这方面,重庆、四川、湖南等地已经探索出了一些可贵的经验,比如长沙市探索建立“水建投公司”,通过市场化方式运营管理集体塘堰,在发挥防洪减灾效应的同时,还发挥出农业增产、用水供水、水产养殖、生态环境等多重效应,是值得各地借鉴的。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将塘堰的有效保护视作水库、河堤一样,列为重要的水利设施保护对象,严禁任何单位与个人侵占和破坏塘堰。惟有此,我们的生存环境才会有更大的保障。

(写于2010年7月30日)

网址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d943790100kuit.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