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道、武道、站桩(二)

2、 站桩

太极拳经过外练,锻炼了筋骨皮之后,如果想进入内家拳的阶段就要进入站桩的训练,不去站桩,即便之前打拳再如何松柔,运用八法再如何纯熟,太极拳理再如何明白,仍不能进入内家拳之范围,寻不得入门之门径。然站桩之说百余种说法,百十种桩法,令人眼花缭乱,不得门窍者,往往站了十几年仍是不能明其奥妙之所在。站桩一途,多为口传心授,师徒之间心法口口相传,正所谓不传六耳。

流行于世间对站桩最大的疑问便是站桩站在什么,怎么站等,今试详说一二,本人自身修为有限,不到之处,还请指正。

站桩,并非一成不变,依然是一步一景,一境一心法,虽然仍是一个姿势一个动作,但不同境界其中内涵早已大相径庭,桩不能站死,不能站傻,说的就是如此。十几年一个姿势一个心法站桩,就是傻桩。站桩站到一念不生一念不起,即是死桩,如此站桩不如打坐,打坐追求这样不生不起的境界自然不错但这样站桩便错了。站桩重点在站,求的是静中动,是命功、是有。打坐重点在坐,坐的是静中静,是性功是无。

很多人一听有,便认为低级不好,要追求无才是高境界,其实缪然。老子《道德境》中提及,无乃天地之始,有乃万物之母,可见有无内含不同,而后又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进一步说明,观无和观有具有不用的作用,其实老子并不摒弃有,恰恰相反,他怕后人总是执于无而摒弃有,才反复提及有。并一再强调:有生于无,而归于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可见有无缺一不可,以无为用以有为利。

站桩的境界说

第一重境界是松中求静,初涉站桩,肢体而言务必求得自然松弛之状态,要站得住,松的开。这里有两点,一是站住,人在站立的时候,最难克服的就是不动,站在那不出三五分钟,不但肢体要动,体内气血心意也愈发静不下来,心猿意马之下身肢蠢蠢欲动,各种瘙痒全身袭来,骚姿弄首之心欲罢不能,左顾右盼之意频生,这一阶段会持续一到两周,需耗费较大定力,站在那一动不动,毫无心法可言,站不住,一切心法都是诱魔之饵。此时站桩别无他法,一个忍字而已,忍住这里那里的瘙痒,忍住骚姿弄首,忍住左顾右盼。二是松静,常人都说运动起来不好松,而我说,站在那一动不动时最难松,松并非无力也并非下坠,而是松开,蓬松、之意。松开是松开肌肉、关节、筋,以使全身体表毛发有蓬松之感。肌肉松开,气血才能流动畅通毫无阻碍,而人身肌肉自己能感觉到的都是较大的肌肉群,一些细小的肌肉群一般是感觉不到的,这些小肌肉群不松开,就谈不上真正的松,而且,人站立时,浑身重量依旧保持在下肢上,因此,下肢肌肉最难松开。大的肌肉群放松了,就会显出韧带的位置,韧带是组织更为紧密的肌肉,把他们放松了,筋就显出来了,人体中每一处的筋不长,最长的筋不过尺许,最短的筋不足寸,这些筋是连接两块骨头头部的东西,透明有弹性,西医似乎叫肌腱。筋松是松长松出弹性,简称松弹。松筋靠关节拔长。关节松开才能令微小肌肉群真正松开,关节不但包括能动的,也包括不能动的,尤其是胸骨、肋骨、脚踝、髋、胯、脊椎、腰椎、腕指关节等,凡是两块骨头交接的地方都可称为关节,这些地方都要松开,开是开缝,小到一丝大道一指,肌肉、筋、关节的松,虽说起来是三个,但其实还是一个,相辅相成,就是前人说的筋骨皮的功夫,易筋经靠各种姿势以拉伸耗的方法强化,其实就是松肌肉、弹长筋、开骨缝,但站桩不靠姿势,而是靠的是意识对筋骨皮进行拉伸耗,达到松的目的。最终做到意识一松自己浑身毛发(头发、汗毛、胡须和腋下)就蓬松起来,意识一紧,浑身就有炸毛的感觉。毛发蓬松了,就要归静,这个阶段的静,不是万念俱寂的那种静,也不是归根之说,而是悉心体会风拂过蓬松的毛发之下的那种意境。尤其是风拂过每一根毛发穿流于毛发之间缝隙的那种意境,体会的到,就是此时此刻的静。

第二重境界静中动。在毛发蓬松清风拂过的状态下,令身肢在意识的调动下动起来,就是静中动,这种动,不是肉眼能见的运动,而是蠕动,拳谚说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蠕动……桩是不动的,摆着站桩的架势,有规律的来回移动肢体不叫站桩,叫试力,站桩就是站在那象木桩一样一动不动,但是在这不动的外形下却有着外人看不见的动,是肌肉群在皮下的缓慢蠕动,是筋在肉里拉动,是骨节的来回开合,这些动都不能表现出来才对,一旦表现出来就是动大发了。当然一开始的时候,不能或者说不会蠕动,需要加大动的范围,就会表现出来,等会动了,就要收回去,不能再表现出来了。蠕动是个技术活,不是乱动,首先是肌肉群有序有方向的蠕动,就像槐虫那样,先弓起身子再向前展开身子,那样一节一节的传递,从脚趾开始向上一块肌肉一块肌肉的传导蠕动上去,顺着身后一直到头顶,再从身前回到脚趾,在肩胛骨那块,分成三股,两股向手臂一股向头顶,在颤中穴三股合成一股向下回到脚趾,一寸一寸的将全身每一块肌肉都动一遍,不但身前身后,还有身体两侧。肌肉动完了就要练筋骨的蠕动,先从脊柱开始,一节一节脊柱骨缝依次从骶骨开到颈椎,一直要动到小脑里面去,脊柱动完了是两臂,从夹脊开始向两手指尖依次打开关节缝隙,肩胛骨要能开一指的缝,两肩也要能开一指,肘和腕也开一指,手掌里有五根指骨,要能横向打开,最后是手指,每节手指关节都要打开。开关节必然牵扯到拉筋,这两个是同时做的。关节打开就把筋拉长,拉到头不能马上就收回来,要在最开点耗一会,再慢慢收回来,这一开一收越慢越好。这有个名词叫搜骨,搜到全身骨头但凡连接处都有缝可开才行,尤其是骨盆、头颅,由几块骨头拼成,不搜骨至死都不会开,能拉开这些骨缝,才叫开胯。筋不长劲不出,骨不开气不通,到最后,不管是筋骨皮,都要靠意识拉动慢慢蠕动起来,肉如毛虫筋骨如蟒才算到家。同时快不是功夫,慢才出功夫。有个摇滚乐队的吉他手跟我说过,摇滚吉他弹得越快,越练不出来,必须要慢弹,练必须要比正常弹的节奏慢上一倍,才能出功夫。道理是一样的。

在安静的桩架下进行筋骨皮的升级改造,这阶段就是静中动。

第三重境界气动,流行摩荡气腾然。静中动以后就有了气感,这气感光有还不行还要能流动起来,这时的气感就像水或者水银一样,能顺着经脉流动,这时要学会泯灭意识,不要去管这股水银或者水的流速和流向,顺其自然的在体内流走,不要去干涉他们,只要保持毛发蓬松和骨节张开就可以了,气流的越自然越不加引导干涉越好,等有一天,这种水银般的气感流遍全身了,你也就明白了奇经八脉十二正经都在哪了,也许你不知道每条经脉的名字,但你一定能知道从这到那之间有条路能走气,就这样,阳经阴经在身上什么地方,走向起止点,不用背书你就门清了。这时气还有沉重感,再往后,纯熟了一段时间,阴经阳经会在全身构成很多回路,你会体会到气分成两股,一出一入同时流动了起来,不再像之前,出是一股,到头再回来,而是同出同入了,而且两股气在出入时会在一些特定的地点相遇,一个通道既有出的也有回的,交错,就像火车那样会车,上行和下行交错摩擦,这个现象叫摩荡,经过摩荡,那种沉滞感就减轻了,气就会变得轻灵一些,长此以往,气就摆脱了水状水银状的气感,变成了雾状(就像释放干冰的那种效果),雾状的气会散布在经脉中,向更细小的经脉中渗透过去,这叫腾然,就像突然掀开蒸馒头的笼屉一样,水蒸气瞬间充斥了整个空间一般。流行、摩荡、腾然,都不能有人为的意识引导和干涉,纯任气自然而然的运行转化递进,这阶段无需意守无需引导,此所谓无意。从有意(上一阶段)进入无意,练的是一份心性,一份定力,一份致知格物。受得了气感出现时的诱惑而依旧无喜无悲无念无望,不追气感不求气脉,便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这是克念,克的是喜悦、贪欲、尽快精进的心愿!最难便在此处。

站桩站到此时,已经进入内家修炼的层次,但以武而论,一身功夫仍不可用,不能用,与人交手仍然会被外家功夫强者所制,越是此时越要加强修心养性的修炼,更重要的抵御住争强好胜之心的诱惑,败也不能放弃,而转练他法,否则前功尽弃。为何进入内加修炼仍不敌外家拳呢?一句话:“先天合道,道不可用,后天和于先天,道之大用。”诸位读者可细细品味。

站桩第四重境界神意相合,束展开合以为用。流行、摩荡、腾然之后会进入一个较长的养气阶段,站桩并无一日千里的感觉,而是不断重复之前的过程,虽说重复,也不完全相同,流行摩荡腾然最开始在皮里肉外,然后贴骨,最后入骨,即敛气入骨。

这一阶段比较枯燥无味,大部分人也是在这个阶段放弃的。而一旦越过养气的过程,就会步入新的境界,神自发而出,人身之神只可意会,大略是眼神凌厉如有实质精神矍铄感知敏锐。此是神自内外发之象,此时当回光返视,将神收回,神乃阳神,由阳气积累而化,外发则耗,耗则损气。故曰气乃神之宅,体乃气之宅。神收回来呆在何处是一个问题,有说在泥丸,有说在上丹田,其实不然,泥丸上丹是炼神之所,不是藏神之地,藏神之地在心,而发意之地也在心,神藏于心而不出,意生于心而不发,两者在心中渐渐交合混融,即神即意,此为神意相合。

所谓束展开合,则是用法,到了这个阶段站桩便不仅仅局限于松了,而是要在神意的引导下进行身法的调整,通过调整后的桩姿与以前的桩姿会有较大改变,而这种调整后的姿态也要揉进拳法中去,这一步才有资格谈打拳就是站桩,站桩便是行拳,一味求松的桩是挨揍的把式,根本就谈不到桩拳一如。这阶段也是性命双修的阶段,性功为根命功为本,神意气为基础,由此生万法而开枝散叶以为用,至此外家之功力不可敌也。

站桩之第五重境界化有为无,渐入虚空。只知其名,其性不详,不敢妄言。

站桩站的是什么?简而言之,站的是一种空间状态,求的是静中动,阴中阳。站的是虚空生妙有的那个过程,阴极生阳的那个过程,静极生动的那个过程,这三个过程其实是一个意思,一个道理,是体悟消息盈虚的一种方法而已。站桩法门万千,其中谬法、伪法不计其数,如何辨别真伪是考验一个人大智慧的。

能知道理,便知道了真伪,万法真伪只看合理不合理。古人云有是形必有是气,也就是说有什么形,就有什么气,换句话说就是你站桩站出的是什么形象,就会形成什么气,所谓体为气之宅,气是无形有质的那么一个玩意儿,因为无形,所以你把它放进任何形状的容器内,他就呈现什么形状,这就是有是形必有是气的道理,知道这个道理了的,就知道该怎么站桩了,还是那句话,练理不炼气,站桩站的这个形首先要规范,所谓的规范并不是用各种标准来衡量,而是要看是不是神似。比如鹤形、虎形、马形、龙形……,要的不是肩怎么样头怎么样等等,而是看你这个形是不是那个东西,虎的病态中蕴含的前扑,马的腾跃昂立,龙的傲视苍穹,这些有没有,没有,那形就不对。所以你得去了解理解这些形的含义,然后以心构形,心里先勾勒出这个形,然后再想办法让身肢官骸与心中勾勒出的形一点点吻合,这就是一个心与意合,意与形合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每天不断地用心勾勒形,然后令官骸与心中的形完全吻合,这一过程下来也足够三十四十分钟了,这就是站桩,等练得心思敏捷心念一动一个完美的形就能浮现在脑海,然后身肢百骸瞬间就与脑海中的形完全相符,这就练成了心意相合,形意相合。所以站桩中这个形很重要,是体道悟道的关隘。《道德经》中: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可见道器之间有一个形,进一步则为道,惟恍惟惚,负阴抱阳内涵妙有,退一步则为器,中空外实以为大用。

从刚刚开始学站桩到站桩最终的结果而言,一共分为三个阶段,站桩先站形意后站情景最后占空间,以上所说的是第一阶段,站出形意。第二阶段情景,情加景就是神,有情有景就是有神。情者,七情也喜怒哀思悲恐惊。景者,日光之大也。何谓日光之大?一曰有光,二曰其光万丈,三曰光白而暖。站桩站出情景,即所谓先出情,后出景,七情发于五脏形于六腑,显于气色表情形动,其性为五行,人站桩不能站的绝情,要有情,发之于肺腑,不形于色,能发于肺腑而不形于色即是中和之象,守中守一之谓也。景为神彩,藏于心显于睛,统领全身气血,有光显色。第三阶段为空间,道本虚无以其化生三清,三清为有之始,道为无之終,无生于有,即无之終之后就是有之始,然在此有无之间有五层空间,太虚、太始、太乙、太素、太极,情以中和景至光彩神自明,神明之后炼神还虚,还虚即次第进入五个空间,五层空间风景各不相同,不得神明无法进入。

(0)

相关推荐

  • 《神农本草经》记载肉苁蓉治五劳七伤,何为五劳七伤?

    <神农本草经>记载肉苁蓉:"味甘,微温.治五劳七伤,补种,除茎中寒热病,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多子,妇人癥瘕,久服轻身." 中国有句古语叫"积劳成疾" ...

  • 从中医经筋理论说练功方法 赵文璐

    原创 赵文璐 大成拳论 3月24日 赵文璐先生 从中医经筋理论说练功方法 何为经筋 明.张介宾:"十二经脉之外而复有经筋者,何也?盖经脉营行表里,故出入脏腑,以次相传:经筋联缀百骸,故维络周 ...

  • 考研中基28 | 精气血津液神(五)

    原创 药真题 药真题 2021-08-10 考研中基这系列推文会推送中医基础理论真题,适当之处会提及一些相应的知识点.中基的内容看似琐碎,一旦理解,则无须死记硬背.因为中基并不琐碎,中基也很有条理性的 ...

  • 丹道、武道、站桩(一)

    个人中派修炼心得仅供参考,如有雷同纯属意外,如有类似经历便是同道.此文日后会完善,继续刊发武道.站桩的修炼心得,因为我的武道.站桩修炼都未离开丹道,所以先刊发丹道修炼心得.还请同道中人斧正圈阅. 自古 ...

  • 武当武术秘籍:丹家道功八段锦!传承百年的武道精华

    武当武术是我们传统武术中的精华所在.武当山地处兵家必争之地,武当山除了是道家的"基地",还是道家武术的"基地". 中国古代有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 ...

  • 武道天书:拳经全文解析精品(二)

    (一) 图右:下插式专降快腿,得进步搅靠无别. 勾脚锁臂不容离,上惊下取一跌 这招是接腿摔,以此架势迎敌,对手起腿踢来,进步左手可外靠可里搂腿,右手推拍对手面门胸部,下面勾脚摔他.也可主动上前进攻,右 ...

  • 李锡堃:秘传丹道功讲座三——二步功炼心,炼炁化神下

    读者须知 李锡堃先生,年青时,在北京大学学习历史,当时,就曾拜师学道:五十多岁以后,又从朱馨斋老先生研习道家内丹养生功法.头五年祛掉身体一切杂病,体质加重:第二个五年,得到水火相济,阴阳相交,又名大小 ...

  • 丹道术语解说(二):泥丸

    头顶中黑点处即泥丸,亦称百会穴.上丹田 泥丸即上丹田,在头顶中,针灸家名百会穴,乃脑也,为修持最重要之关键.当行功时,运周天火候,必后升前降,升到泥丸终,降自泥丸始,所谓还精补脑也. 夫脑髓之体极精, ...

  • 警惕丹道气功化(二)——伍柳派经典与三丰祖师经典的比较

    接上一篇文章<警惕丹道气功化(一):名家对伍柳派丹法炼己返还的批判> 我们为了正本清源,分清正统丹道与明清以来丹道气功之间的区别,特地用伍柳派经典与三丰祖师经典作比较. 明朝张三丰祖师是学 ...

  • “医武道”自修微信续编(1)——“卫生”二字指的是什么?

    武术自由谈 不拘一格,不循常规 新角度,新思维 本文作者 揭开医与道的关系,医与道原本并不是一部分人或极少人研习修行的课题,而是一门人人需要学习践行悟透生命健康真谛的文化,这个领域的文化极为博大精深. ...

  • “医武道”自修微信续编(6)中医文化与健康

    武术自由谈 不拘一格,不循常规 新角度,新思维 本文作者   揭秘中医文化与健康的关系,进入21世纪随着物质生活发展的丰富,人们对生命质量身体健康和精神方向的富有,滋生出了新的需求.说到'健康″二字, ...

  • 学经典 | 《除欲究本》卷五 · (四)大哥学道精神长,二弟恋家气力衰

    大哥学道精神长 二弟恋家气力衰 <除欲究本>卷五 诗曰: 兄弟同居数十年,一生贫富尽承天 儿孙自有儿孙富,何必贪家臭远传  1   昔有弟兄二人,兄年四十三岁,弟四十岁,各生三子. 老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