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三层楼,你在第几层?
文/唯晨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人生真的不长,转瞬即逝。你以为的漫长不过是因为还未找到方向,如此才将眼下的时光显得无聊且漫长,当一个人找到方向后,就能理解“向天再借五百年”的心情。画家丰子恺先生曾在《我与弘一法师》一书中写道:“人生有三层楼,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站在第一层的人,满眼皆是物质经济,常常因贫穷而倍感痛苦,然而这世上又有谁的钱能真正“够了”,多得是贪得无厌之人。站在第二层的人似乎有了模糊的追求,虽不再将全部目光放在钱财之上,但在追求精神愉悦的同时亦总是无法完全将其绕开。
能够衡量人生高度的,既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而是灵魂。一个人是否拥有自由的灵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的思想,思想境界高则万般自在无烦恼,思想境界低常常倍感压抑。自由不是逃避,而是明知世界不完美,却依旧能够欣然接受。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真正的自由是灵魂自由,是智慧的觉醒是顺其自然的随性。人生只有达到内心无求,才是实实在在的涅槃重生,内心的安静和愉悦能抵岁月风霜,高境界的人早已不在乎外界目光,而是追着心中那束光亮主动靠近梦想。
如果一个人长期被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束缚着,久而久之他的灵魂就会死气沉沉毫无生气。清醒且灵动的人,从来都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即便有时候被生活所迫,也会在寻得平衡点后迅速调整,避免自身越陷越深。周国平在《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中说:“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在物质上的贫富,社会方面的境遇,是内在的精神素质把人分出了伟大和渺小,优秀和平庸。”我们拼命追求的物质生活,不过是为了满足内心的美好感受,它既是物质又是精神。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却忘了,真正的快乐发自内心,既不是别人的羡慕也不是情绪的满足。
所有源自物质的满足,或多或少都会掺杂些许旁人的羡慕。一个人只有让灵魂自由,不受束缚才能真正地过好整段人生,别人说什么都一笑而过,不用为此开心亦不必为此难过。生命只有一次,走过了便过了,在一切都烟消云散之后,生活才会显露出真实面目,那些悔不当初便是曾经的孤独。物质、精神和灵魂,这三重境界在人生尚处混沌之时很难显现出明显的高下之分,人只有到了一定岁数才会明白,没事早些睡让自己的大脑保持清醒,多读书唤醒藏在内心深处沉睡的灵魂。这世上每个人都有心,那些一生忙忙碌碌丢失自我的人,多半在人生第一层时被物质的攀比曾困扰。
刘禹锡《陋室铭》中写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世间万物的核心并不是外貌。你可以注重外表,亦不必刻意注重,有些事情一旦本末倒置,必然头重脚轻。众所周知,想要前行就必须站稳脚跟,头重脚轻不仅无法保证稳定,更难以在前行的路上保持平衡。人生达到一定的境界后,就会不想与谁再争锋,只愿静静看落叶望月明。失去自由之后才明白什么是自由,走过时间之后更加清醒时光需要守候,人总是愿意反复回忆那些曾经拥有又在不经意间丢失的场景。早知如此,倒不如从一开始就尽量保持清醒,不受外界干扰一心只守好此生最初想要拥有的美好。
任何终点都不是终点,真正遥远的不是目的地,而是贪婪的心。这世上的任何结局前面都可以加上一个“更”,没有最好最坏最高最低,有的是更好更坏更高更低。命运早已安排好的事情,纵使尽力去改变,也始终难逃脱宿命。那些直到最后才悲喜,在生命中慢慢褪去颜色,变成黑白场景,那个追求自由的灵魂也难免会被困其中。看尽落英缤纷,直到雪落时才如梦初醒。《不过一碗人间烟火》里说:“人生在世,无非'吃喝’二字。”生活不易,却又最易,化繁为简是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