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所入
五味所入:
酸入肝
苦入心
甘入脾
辛入肺
咸入肾
根据中医
五行理论
五味与五脏
亲和偏好的
总结
简称五入
五脏对五味
各有特定
的亲和性
掌握脏、味
之间的关系
对正确使用
药疗及食养
有重要意义
中医应用:
1、五味所入,滋养身体
人禀,天地之气,以生
人身气化即
天地之气化
味得地之气
生五脏之阴
阴者
脏腑阴精
物质基础
更为具体谈到:
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
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
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
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
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
五味对五脏
滋养和协调
五味化生精血
方能形成人的
有机整体
一般认为:
心喜苦、
肺喜辛、
肝喜酸、
脾喜甘、
肾喜咸
五脏对五味
各有特定的
亲和性
掌握脏、味
之间的关系
对正确使用
药疗及食养
有重要意义
2、五味所入,以治疾病
(1)
由五味的特性
以类相从而
“归其所喜”
之脏以治病
五味入胃
各归所喜
酸先入肝
苦先入心
甘先入脾
辛先入肺
咸先入肾
某味先入某脏
说明五味的归脏
有主次轻重之分
这是五味
理论指导
临床实践
前提基础
由于机体
受邪不同
所中脏腑
经络各异
五味与人体
生理病理
关系密切
五味所入
脏腑经络
所发挥的
补泻也各不同
我们便可以
运用五味之性
纠正脏腑之偏
以达到治疗
疾病的目的
后世以某药,引药入某经
治疗该经之病的“引经药”
便是五味归脏理论的发挥
(2)
由五味的作用
随五脏之
“苦”、“欲”
即去其苦、
顺气欲以治病
五味理论,运用于
临床内容,丰富多彩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如脾之
所苦为湿
临床上对
湿滞脾胃
气机不畅
可参选平胃散化裁
方中苍术、厚朴、陈皮
皆苦温之品以燥湿健脾
再如五脏所欲
脾之所欲为甘
临床常以小建中汤
治疗中央脾土受损
营卫气血
生化之源不健
所致虚劳里急
在姜桂辛甘化阳
芍甘酸甘养阴的
基础上重用饴糖
甘温质润,温中补虚
既能益脾气而养脾阴
又可以缓肝急而止痛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