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的服务内容
健康管理是连续的、长期的、循环往复、始终贯穿的过程。
在近几年我国相应出现的健康管理机构经过实践总结认为,健康管理服务可分为健康档案管理、健康体检管理、健康风险分析与评估管理、生活方式管理、亚临床管理、疾病管理、健康需求管理、健康知识管理、动态跟踪管理等九部分内容。
一、健康档案管理
健康档案是用来记录客户生命体征以及自身所从事过的与健康相关的行为与事件。它主要包括健康现状、既往病史、诊断治疗情况、家族病史、历次体检结果及个体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压力调适、生活行为等。它是一个动态连续且全面的过程,通过详细完整的健康记录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
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包括:
1.个人历史医疗资料的收集、整理、建档 包括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体格检查、疾病状态等与健康相关的信息资料。个人健康信息资料收集被评估者提供的个人的家族史、健康史、生活方式、膳食结构、体格报告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报告。
2.个人健康状况动态跟踪和记录 包括过去健康状况、曾患病史、现在健康状况、现病史、家族疾病史等状况的演变、警示和全面的动态跟踪与全程的记录与更新维护。
3.疾病治疗方案及效果评估存档 包括既往病史、现病史的治疗情况与效果评价及调整,促进疾病治疗学上的观察意义。
做好健康档案管理的目的是通过个人既往健康历史、现在健康状况以及健康未来走向的预测分析来帮助客户更加了解自身的健康,从多方面去避免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健康信息依据资料,为延缓衰老、延长寿命做一个自我健康完整记录。
(四)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是健康管理的基础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因各种不良生活方式导致人们患病的概率和风险增高,引发健康需求的加大,造成临床医疗负担加重,医疗费用支出增加,致使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益严重。面对这一严峻现实,有关专家指出:中国必须建立一个以预防为主的健康管理体系,卫生改革要“战略前移,重心下移”。健康管理是从上游解决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现在的中国面临着同美国一样的困境,而出路也必然是健康管理。
为了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点多、服务遍及、医疗费用低廉等优势,实行门诊首诊在社区,通过双向转诊,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减少医疗费用成本支出,北京市卫生局从2008年率先“改版升级”,给市民带来更多的便利。家庭医生走入每个家庭,健康档案人人享有,开展疾病风险评估……。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头等大事,而人的一生都离不开医院。有人开玩笑说:人生其实是在进行着“从医院到医院”的环形运动。由此可见,医院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而随着整个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医疗系统的信息化也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新冠肺炎疫情,更让人们认识到信息化医疗体系的优势。在防治 新冠肺炎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在帮助我们战胜新冠肺炎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轰轰烈烈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社区卫生服务作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手段备受重视。而社区卫生机构如何做到不辱使命,其中关键一环就是能与大医院之间实现双向转诊。为加速社区卫生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更好地为社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而又有针对性的基本医疗服务,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将是社区医疗服务的重要举措。最终将实现:一健康档案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二健康档案信息接收、传递、存储和提供利用的一体化;三健康档案信息高度共享;四将引发健康档案管理模式的变革。这就意味着,您将来利用健康档案,不用再亲自到医院病案室或档案室来查阅卷宗,而是可以通过网络查阅利用开放档案,不受时间、地域和文件数量的限制,您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浏览档案全文,您面对的将是“永不关门”的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库。
健康档案是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健康档案可为健康管理中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和依据,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健康档案信息化,对于开发利用疾病预防控制档案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极大地提高健康管理与医疗救治工作效率等有着重要意义。
1.对于社区医生的意义 可为医生提供病人全面的基础资料,是医生全面了解居民个体及其家庭问题、做出正确临床决策的重要基础;保障了社区医生为居民提供针对性和连续性的服务,体现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健康档案中的应用;为开展三级预防提供基础性资料;利用家庭健康档案,掌握家庭卫生问题和卫生资源情况,更好地实现慢病管理;可以建立健康教育、预防保健数据库,普及推广健康教育知识。
2.对于社区居民的意义 通过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能够了解社区居民的整体健康状况,为社区诊断提供依据。掌握社区的疾病分类情况,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得出危害居民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通过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能够更多地了解社区居民的综合情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为居民提供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生育指导等多方位的社区卫生服务。
3.对于社区管理人员的意义 使社区服务站日常工作更加方便、快捷、规范,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其能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使其从大量的手工工作解脱出来,快速、方便、准确地找到需要的数据,强化了社区的管理。
对于转诊,在社区医院看完病后,患者不用拿转诊单,到任何一家医院,医师在电脑上输入一个密码,患者在各医疗机构的历史诊断信息就展现在医师面前。
的确,要实现双向转诊的重要一点就是信息共享与沟通,这有赖于信息化建设。
没有电子病历、健康档案等基础信息,信息化支撑转诊可谓无源之水。只有有了基础信息,才能够说得上转诊时各类医疗机构之间共享信息,才能谈以此实现“提高质量,降低费用”,的目的。
在2005年新奥尔良飓风中,美国丢失了50多万人的纸质医学档案,当地的州政府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事故。从这件事反过来看,我们可以认识到建立病历电子化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因为电子病历的存放、利用会更加安全。
布什在2004年的国情咨文中提出,为了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方便患者就医,美国准备用10年的时间,为每个美国公民建立自己的电子病历。
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通过电子病历可以将病人入院的时间缩短了10%,可大大优化病床管理,接纳入院病人的能力可提高40%,并可降低账单的差错率。
对医生来讲,病历信息不再是劳力劳财的库存,而成为研究资源。医生可以彻底从手工病历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而对整个医疗行业,可以使医改真正进入实质性进程。
二、健康体检管理
(一)健康体检管理的定义
对受检者的健康与疾病状态检测后进行全面评估。而体检项目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和个性化。这是与常规医疗体检最本质的区别。
(二)健康体检管理的内涵
健康体检管理包括:
1.体检设计 通过健康信息收集的相关资料,有针对性地制订个性化的健康检查方案。
2.体检服务 定期进行适宜的健康检测与监测,由专业人员陪同体检,负责取送体检报告。
3.体检评估 医院体检中心出具汇总报告,再由健康管理专家会诊评估,并撰写评估报告,对检出的异常指标或疾病,及时安排检后诊疗服务,跟踪指导保健,并纳入健康管理服务流程。
由于不同人的性别、年龄、职业、身体状况不同,所以体检项目也是有差别的,为了向体检者提供一种科学的体检方式和处置方式,健康管理专家将根据每个受检者的健康状况,出具一个检项单。受检者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体检方式,体检完成后,健康管理专家对每个人的体检报告进行分析评估,包括对异常指标的分析和检后的医疗安排建议及必要的健康指导,使体检报告不再晦涩难懂,检后诊疗意见也不再流于形式。
(三)健康体检对危险因素分析评估的意义
常规健康体检主要是寻找疾病,无病即可,不会重视边缘指标对健康的影响。而健康体检则是在两个维度上给予筛检,一方面是发现疾病、寻找病因并积极治疗,已患疾病防止其进展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另一方面是通过体检发现边缘及异常指标,进行健康风险的评估与预测,予以疾病前的干预,得到未病先防,临床早期早发现、早治疗。健康体检是健康信息采集的一个重要手段,是进行评估的必要资料。
三、健康风险分析与评估管理
(一)健康风险分析与评估管理的定义
健康风险分析与评估管理也称健康危险度评估管理,是将生活方式等因素转化为可测量的指标,预测个体在未来一定时间发生疾病或死亡的危险,同时估计个体降低危险的潜在可能,并将信息反馈给个体。
健康风险分析与评估是对个人的健康状况及未来患病和(或)死亡危险性的量化评估,也是进行健康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关键。
健康危险度评估属于疾病的初级预防,在疾病尚未出现时评估危险因素对疾病的影响,通过健康教育促进人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健康风险分析与评估管理的内涵
主要针对个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饮食习惯、运动方式、身体功能指标、生化检查、疾病状态、环境因素、精神因素等逐一进行的分析、比对和全面的综合评估。
健康危险度评估是一项积极的健康促进措施,也是预防慢性病的有效手段。
(三)健康风险分析与评估的作用
(1)无任何病症的人群可能处于有潜在病症的发展中,在将来有可能扩散并导致过早死亡。
(2)导致这种风险的因素是可以被检查出来的。
(3)有些风险因素是可以被消除或者控制的,从而防止或减轻病情的发展,防止或推迟患病或死亡。
(四)健康风险分析与评估的目的
(1)危险度评估最重要的意义并不在于精确地预测未来,而是作为预防疾病的手段,使个体能够及时识别目前存在的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促进健康。
(2)通过对群体的危险度评估,了解群体的健康状况,为确定优先干预的危险因素提供参考,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五)健康风险分析与评估的意义
健康风险分析与评估的意义是观察其生物医学指标变化情况,可以发现导致疾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监测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可将被评估者的健康状况进行分级管理,并制订出个性化的健康干预改善计划和方案,使健康得到有效的干预管理。
四、生活方式管理
(一)生活方式管理的定义
生活方式管理是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培养健康习惯,改掉不健康的坏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减少健康风险因素。
主要强调个体对自己的健康负责,调动个体的积极性,关注评价个体的生活方式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和健康风险对个体医疗保健需求的影响,以及产生的医疗需求,帮助个体做出最佳的健康行为选择。
生活方式管理是帮助个体或群体改变行为,降低健康风险,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和伤害。重点是一级和二级预防。主要是通过矫正不良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对健康状态进行更好地维护和促进,防患于未然。
(二)三级预防
1.一级预防 是在疾病还没有发生时进行的预防,属于病因预防,包括防止环境污染,开展健康教育,加强法制管理,预防接种,婚前、产前咨询,孕产妇、婴幼儿保健,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预防医源性疾病等。
2.二级预防 在症状出现以前发现疾病或在疾病早期、可治愈的阶段发现疾病,包括人群筛检、定期体检、专科门诊等。
3.三级预防 在疾病症状已经出现时如何减慢疾病的进程并促进康复,通过治疗和康复,减少病人的痛苦,减轻病情、致残程度,恢复有效功能,防止并发症、残疾、死亡,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生活方式管理的核心是预防,不仅仅是预防疾病的发生,还在于推迟和延缓疾病的发展历程(如果疾病已不可避免的话)。
生活方式管理的结果主要取决于参与者采取什么行动。
生活方式管理是健康管理的最基本组成成分之一,因为对健康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生活方式和习惯。
生活方式管理主要采用促进行为改变的干预技术。
(三)四类促进行为改变的干预措施
1.教育:教育干预是大部分生活方式管理策略的基本组成成分,是注重改变知识和确立态度改变个人行为。生活方式管理的目标是改善健康。
2.激励:激励又叫行为矫正。通过应用理论学习中得到的知识去改变环境和某种行为之间的关系,行为可以被成功地矫正。通过正面强化、反面强化、反馈促进、惩罚等措施进行行为矫正。
3.训练:通过一系列的参与式训练与体验,培训个体掌握行为矫正的技术。
4.营销:利用社会营销的技术推广健康行为,营造健康的大环境,促进个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
生活方式管理方案注重教育客户如何对自身的健康进行自我管理。
(四)生活方式管理的内涵
生活方式管理包括:
(1)对个人生活方式与行为等进行分析,发现不利于健康的危险因素,予以提示和预警,以便及时改善和调整。
(2)监测身体状况有无变化,过去健康并不意味着今天健康,随时掌握自身机体变化,使机体处于稳定的健康状态。
(3)健康知识、健康方法的学习,使之掌握一套自我保健和防病抗衰老的有效方法,维护和促进健康,起到益寿延年的作用。
人体健康与疾病的发生是一个动态演变的缓慢过程。通过营养、心理、生活方式、运动等调整,积极的健康改善措施来提高及维护个人的健康,这样的一个机制使得个人能更有效地受益于膳食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健康呈现最佳状态,人群将能够大大地降低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五)生活方式管理的目的
主要是针对健康、亚临床和疾病人群的健康管理。其目的是做到未病先防,防患于未然,保持理想正常的健康状态,并且通过这样的管理能够为健康人群带来明显的近期收益,如通过提高抵抗力来降低患流感及相关疾病的可能性。简而言之,没有比保持好的健康状态更有效地改善生活质量的措施。
措施和长期治疗的方法和手段。
五、亚临床管理
(一)亚临床管理的定义
亚临床管理是对亚临床症状的个体或群体健康进行综合调理,使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转归健康状态。是健康的守门人。
基于个人的各种健康状态,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建议和健康干预措施。
(二)亚临床管理的内涵
亚临床管理包括:
(1)对体检异常指标制订管理计划,并跟踪督导执行实施行动和效果。
(2)综合分析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有重点、有步骤地实施预防计划。
(3)定期安排健康管理专家、营养保健专家见面咨询,及时了解健康的最新动态,调整健康饮食结构。
(4)适时安排流行病预防接种。
很多人觉得健康就是没有疾病,但却忽视从健康到疾病有一个漫长的亚临床过程,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癌症等都很难确定病程从何时开始,治疗都自发现始即持续终生,疗效几乎完全取决于能否在早期获得良好的治疗。所以要积极抓住预防保健这一重要环节,守住健康的第一道大门。
(三)亚临床管理的时效性
健康管理师或健康管理专家对亚临床人群进行管理后的结果:是避免危险因素升级而发展成疾病,改善健康状况,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为健康提前买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对健康的维护不仅仅是对疾病的治疗,更重要的是在疾病没有到来之前的“防患”。
疲劳是健康的第一杀手。所以亚临床的管理是健康管理的重要核心部分。
六、疾病管理
(一)疾病管理的定义
疾病管理是有组织地、主动地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为个体或人群中患有某种特定疾病的所有患者提供卫生保健服务,如糖尿病。以整个疾病及并发症发生、发展的自然过程,包括并发症的预防和卫生服务提供的相关方面为重点的一体化的保健服务。
是建立医患体系,着眼于一种或多种特定疾病(慢性病),为患者提供需要的医疗保健服务。
主要是在整个医疗服务系统中为病人协调医疗资源,对疾病控制诊疗过程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使疾病得到全面地连续性地医治和提高生活质量。做好协调者和督导者,对疾病进行治疗与转归的监督和指导服务,与诊疗服务不同的是注重效果与保健。
疾病管理强调病人自我保健的重要性,实质上是病人自我管理。病人必须监督自己疾病进展,在各个方面改善自己的行为,如坚持服药、饮食和症状监控等。病人必须每天和医护人员交流自己的疾病状态。
慢性病患者接受如何管理自己疾病的教育后重复看病的频率降低。
(二)疾病管理的内涵
疾病管理包括:
(1)汇总连续的疾病诊疗档案,为续次就医提供详尽的资料。
(2)提供就医导航,指导选择最佳的就诊医院和医生。
(3)指导和跟踪治疗医嘱的执行情况,纳入健康管理流程。
(4)提供就医服务,快速安排疾病诊疗相关事宜。
(5)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建档管理,对重要疾病指标重点观察和记录,控制疾病发展。
许多患者慕名到大医院就医,但苦于人生地不熟,不了解各个医院的医疗特色和专家特长,经常会费时、费力还找不到对口的医院和专家,贻误了治病的最佳时机。
知名大医院的就医状况一直是“三长一短”,即:挂号、检查、划价取药时间长,而诊治时间短。这是在大医院看病遇到的最普遍的问题,使看病成为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慢性病是目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突出问题。慢性病不仅影响个人的健康,导致生命质量的下降,而且昂贵的医药费用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困扰。更为突出的是患者受罪,使家人受累的一个困境状态。
那么一旦明确了个人患慢性病的危险性及疾病危险因素分布,即可以实施个人化的健康促进。通过对个人的具体指导,采取一系列针对性强、目标明确的健康管理措施,来降低患慢性疾病的风险。美国前10位死因疾病中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在致病因素中占70%,美国经过30年的努力使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下降50%,其中2/3是通过改善行为和生活方式取得的。
(三)疾病管理实现的目标
通过对各种慢性疾病的健康规范管理,将逐步实现“四降”、“三减”、“二改变”、“一学会”的综合防治目标,以提升疾病人群的健康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家庭和谐。
1.四降 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降体重。
2.三减 减少用药量,减少医疗费支出,减少住院率。
3.二改变 改变不合理饮食习惯,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4.一学会 学会一套自我管理和日常保健的方法。
七、健康需求管理
(一)健康需求管理的定义
由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健康需求不断增加,在人群老龄化凸显、未老先衰、英年早逝危机健康长寿的社会化严峻问题,健康需求管理是以满足个体或群体中的健康需求为主导的服务,以促进和维护人类健康。
(二)健康需求管理的内涵
健康需求管理的内涵是针对社会健康需求建立设置具有生活、起居、环境、工作、家庭等卫生保健服务和医疗需求服务为满足的管理服务,以减少个体或群体因不良的饮食、行为、睡眠、压力、运动等造成对机体伤害的担心和不必要的经费支出。
健康需求管理的方式:
利用远程管理方式来指导个体恰当地利用各种医疗保健服务。
针对小病提供自助决策和行为支持,使个人更好地利用医疗卫生保健资源维护自身健康,寻求恰当的卫生服务,控制卫生成本。通过决策支持信息系统等的帮助,个人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获取合适的服务。
健康需求管理帮助个体选择合适的医疗方式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健康问题,控制费用,更有效地利用医疗服务。
许多误以为是必须的、昂贵的医疗服务在临床上实际上不一定有必要。健康需求管理帮助个体减少这些浪费。
(三)健康需求管理的方法
健康需求管理的主要工具和常见的方法有:24小时电话就诊分流服务与转诊服务、基于互联网的卫生信息数据库、健康课堂、服务预约等。有的时候,健康需求管理还会以“守门人”的面目出现在疾病管理项目中。
(四)健康需求管理的手段
健康需求管理常用的手段包括:寻找手术的替代疗法、帮助病人减少特定的危险因素并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自我保健或干预等。
八、健康知识管理
(一)健康知识管理的定义
健康知识管理是帮助个体或群体树立科学的健康观,正确地引导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提高自我健康意识,学习健康知识和保健方法,正视健康,面对疾病,共同歼灭“疾病大敌”。
健康知识管理即是健康教育中一项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有关医药卫生、心理学、行为学、营养学等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传播教育活动,以帮助人们知晓影响健康的行为,并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改变行为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和卫生服务,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其是旨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体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的社会活动。
英国哲学家培根有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现在说法:知识不仅是力量,知识还是健康。而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你虽然是其他学科知识的享有者,但对于健康知识也许是知之甚少或匮乏。所以我们不仅需要学习科学知识,更需要学习健康知识,让我们受益于健康知识所带来的自身健康。
现在许多人不是死于不可抗拒的严重疾病,而是死于对“健康的无知和愚昧”,更多的是死于“知之”而不“为之”,死于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为追求健康的人提供全面的医学保健知识,使之掌握通俗、易懂、简便易学的保健方法,达到提高生活兴趣、提升健康品质、创造和谐社会之目的。
(二)健康知识管理的内涵
健康知识管理的内涵就是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健康保健和疾病防治知识的专题讲座或沙龙活动等,在讲座或沙龙活动中进行互动交流,通过受益者的自身体会和经验与人们分享,建立互助互动学习的平台,为传播健康文化播撒关爱的火种。
(三)健康知识管理的方式和途径
在健康管理过程中,一个常被忽视的问题是健康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因为医学保健知识的匮乏,感到茫然无助而无法掌控自己在医疗行为中应有的权利。
方式和途径:电话、短信、互联网、健康讲座、科普宣传读物、视频媒体、杂志、手册、书刊、影碟、面对面交流等方式与途径,都是健康知识传播的有利工具。
(四)实现健康知识管理的有效方法
健康管理专家不仅是健康监护人,还是健康知识的宣传者、咨询者和教育者。在健康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为管理对象提供各种健康与疾病问题咨询服务、解释各种相关资料,并利用各种机会和形式对管理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健康教育。
有效方法:通过健康教育的“知信行”手段则可以达到健康知识管理的良好效果。
九、动态跟踪管理
(一)动态跟踪管理的定义
动态跟踪管理是对个体或群体在实施健康管理服务过程中的机体健康变化予以时时的关注和观察,以随时掌握其健康状况的变化,为有效地实施健康管理服务提供健康数据和指标,并依据其变化调整健康干预方案,促进达到良好的健康干预效果。
(二)动态跟踪管理的内涵
人体是不断变化着的,因此对健康的监测、跟踪与干预服务是健康管理服务中的根本之重任。
通过短信、电话、互联网、邮件、上门等来跟踪个人执行健康管理计划的状况,并定期进行重复评估,给个人提供最新的改善结果,使健康得到有效的管理和维护。更重要的是随时掌握客户的身体变化和健康状况,以不断调整和修订健康指导方案。
(三)动态跟踪管理的实施步骤
对客户的诊疗、保健实施起督导作用,对阶段性管理目标、计划的执行和异常指标定期复查等事务要给予提示和预约安排。
定期进行客户健康电话随访或上门随访面询及时了解客户的健康状况最新动态。依据随访客户健康现状,将及时进行个体化《健康管理干预方案》的修正补充和调整,为客户全年健康管理服务,对阶段性的管理目标、计划执行、季度和年度健康管理效果进行评估总结,并指导客户做好今后的健康维护。
参考文献
1 陈君石,黄建始.健康管理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
2 陈建勋.健康管理的理念和实践.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6
3 刘天鹏.健康管理师培训教材.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来源:网络 编辑:居晓明【整理摘编:时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