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县单桥、景县景州塔
单桥,位于献县城南6公里处的单桥村,是一座建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的五孔石拱桥,为青石结构,全桥77.5米,桥身长69米,宽9.6米,高8米,桥孔跨径、拱顶高程各不相同,2012年3月23日,荣获“世界最长的不对称石拱桥”的世界纪录。
大桥按地形水势设计,南高北低,南三孔稍宽略高,并在拱与拱之间增添4个小腹拱,以减轻石桥自重,提高泄水能力,使桥体显得美观别致。大小九拱拱顶的两端,雕饰着18个龙头;在栏板、栏柱上雕刻着不同的动物图案,有“三千狮子,六百猴,七十二统蛟龙碑”的说法。
单桥,自古就是南北交通要道。明朝在北京建都以后,人来车往,更感到无桥之不便。明正统六年(1441年)开始建木桥,木桥是村中的大户单家所建,故名“单桥”。因滹沱河水势汹涌,木桥屡经毁坏,耗费了大量人力财力。河间知府王逢元等提议修建石桥。献县知事李粹自捐资,邑人刘沿用、石守志、张九叙等捐资募款,力成此举。据说,为此捐资出力者不计其数,就连石料都是商船纤夫不辞劳苦从千里以外的太行山区义务代运而来的。
从崇祯二年(1629年)到清顺治二年(1645年),共用了17年的时间,单桥才告完成,也叫“善人桥”,直到今天,很多捐献者的名字还刻在石桥的栏板上。上面雕刻内容显示,捐献者中有平民百姓,也有总督、钦差、王侯。
景州塔,位于景县城内,原名“释迦文舍利宝塔”,简称舍利塔,因今景县原为景州所在地,所以人们通常称为景州塔。
据载,此塔建於北魏时期,北齐、隋唐时期予以重修。现存建筑按其形制分析,应是宋代所建。在塔的第一层内,有一块记载捐资修塔人名和年月的碑刻,写明此塔为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所建。在塔顶铁刹内,还刻有宋元祐六年(1091年)、金天眷二年(1139年)、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重修题记。但均系局部维修。
景州塔,为砖砌楼阁式,塔身八角十三层,通高63.85米,底层每边长6.3米,古人曾用“孑然一柱把天擎”来形容景州塔之宏伟高大,
景州塔,与正定县隆兴寺大铜菩萨、沧州铁狮子、赵州大石桥齐名,被誉为河北四大古迹,但是河北四宝中说是定州塔,到底是哪座塔,也不管了。
景州塔就在县政府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