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父母踩过的“红线”,最终塑造了孩子的人格

教育的质量,就藏在生活的细节里。

前几天一个妈妈因为看了我写的杨烁的那篇文章从杨烁的教育方式谈起:不能疗愈自己的父母,都无法真正爱孩子过来和我聊自己孩子的问题。比如不按时完成作业,耍小聪明,不但不写作业还不交作业等等。

在我跟她沟通的过程中,她说了很多事,我摘取其中一二个生活片段放在这篇文章里作为探讨的对象。

这件事发生在上学期,这位妈妈两次被学校叫家长,她自己是这样描述的。

第一次就是因为写作业,我什么都没说,我只说妈妈希望你下次改,如果你累了,就歇一会儿,自己数十个数,再继续写,写完就可以玩了。我说如果下次还这样,妈妈就不来接你了,把你放在学校,呆一晚上玩够了再回来。

第二次,老师让我去的时候,我有点事,其实也是有点故意的。本来5点半去接,我6点半才去,她在门卫处给我打了电话,说妈妈你快来接我——因为老师请家长都是留着孩子一起的。她看到我之后哭了,我问她,妈妈上次说了什么话,你记得吗?她回答:记得。我说:记得为什么还这样?她不说话。只是说我今天全部都写完了,把今天的家庭作业也快写完了。我说妈妈爱你,可以原谅你,但是做人说话要算数,你上次说了你一定改的。然后我们就回家了。

回家后她试图讨好我,跟我一直说话。我本不想理她,但后面没忍住,给她倒水喝,给她准备洗漱的衣服,我说你早点洗好去睡觉吧,明天还要上学。

这两个生活片段,大家是否觉得熟悉?生活中我们的父母对我们或者我们作为父母对孩子,是否都有类似的情景发生?这样的沟通方式看上去,不是特别好,但也没有太严重的问题,那是否意味着这种方式本身没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它会对孩子产生怎样的影响?它最大的问题在哪?应该作何修正?

今天我们围绕这两个片段,我们来探讨一下相关内容。

1. 亲子沟通时,父母的"心口不一",会直接导致信任的丧失

事实上,很多青春期的孩子之所以和家长剑拔弩张,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认定家长虚伪,这种他们认定的"标签"会导致家长的权威不再,家长会明显的感觉到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一种无力感。

"亲其师,信其道",这句出自《学记》——我国古代第一本教育专著的古训,一语道破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重要影响,即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教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的道理在家庭中也是一样成立。

家长之所以有权威性,是出于孩子对父母的信赖。孩子越小,这种天然的信赖越明显,但是,很多家长的权威感来的太过容易,以至于他们未能珍惜,在和孩子的相处中,生生的把孩子对自己的信任一点点的磨没了。

信任是如何消失殆尽的?其中一项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长的"心口不一"。

你是否也经常跟孩子说"你已经非常优秀了,但是如果下次把粗心造成的错误改正,就更好了",或者嘴上说"妈妈原谅你了",但是心中仍然意难平,又或者刚跟孩子表白"妈妈最爱你了",转头就说"你怎么这么不让人省心,你看那个谁谁谁多听话!"

"虽然....但是.....",哪个真,哪个假?

为什么我们常说要对孩子施加无条件的爱,其本质是因为无条件的爱能为孩子构建核心的自尊——而一个人的自尊水平是其自信和自爱的基石。但实际生活中,绝大部分家长对孩子实施的(也包括自己从父母那得到的),都是有条件的爱。孩子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自己"好"的时候,妈妈爱我,"不好"的时候,妈妈的爱就消失了。

以本文中的两个案例来说,第一次叫家长,妈妈自认为"什么都没说",但实际上,她没有共情孩子,找到孩子不写作业的核心原因,而是直接下达了指令"妈妈希望你可以改",然后更变本加厉的提出了威胁"如果你下次还这样,就不来接你,让你在学校玩个够"。第二次,妈妈果然"践行"了自己的诺言,故意晚去一个小时接孩子,以至于孩子因为恐惧被遗弃而主动卖乖讨好,接下来,母亲又露出一副"和善"的面孔,说"妈妈爱你,可以原谅你",但紧接着,是对孩子的打脸和质问"做人要说话算话,你上次明明说过你要改的",并且回到家,也一度不愿意理会女儿的讨好......

事实上,如果仔细觉察,我们就能发现在日常和孩子的相处中,这种心口不一的现象非常普遍。家长嘴上说的是一套,但是心里实际想的和做的,又是另外一套。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洞悉到家长的真实意图——父母对自己到底是无条件的爱,还是有条件的爱?父母对自己到底是真的欣赏满意,还是挑剔苛刻?

爱不是说出来的,而是能被感受到的。当父母自己的人格越完整,看待孩子的角度就会越多很多悦纳和宽容。这种流动的爱,会被孩子感知,并内化,构建出孩子核心的自尊水平。

2. 亲子沟通"红线"的背后,是家长的核心人格

很多人对沟通的理解不够深入,在沟通的过程中,更容易跟随自己的情绪或者潜意识的自动化反应做出非理性的表达,这是造成很多家庭矛盾的根源。

诚然,让我们跳出根深蒂固的认知模型和自身的潜意识支配很难,但是有几条亲子关系的"红线",却是我们必须要特别引起重视的。它包括几方面的内容:第一,从认知上清楚何为沟通"红线"?第二,深度的觉察:自己是不是经常不自觉的采用这种方式?第三,了解自己采用这种方式的根本原因。

为什么很多家长常说"我也知道,但是就是做不到"?其根本原因是,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清晰度和深度都不够,我们如果仅仅停留在"知道一个道理"的层面,就很难在实际的应用中真正的知行合一,只有觉察了自己的问题、清楚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否则就注定会沦入"知道——做不到——后悔——无助"的恶性循环中。

① 威胁和恐吓

威胁和恐吓,都是家长控制孩子的方式。相比较其他控制手段,这两种可谓是"罪大恶极",它的危害性不止体现在当时当下,而是会对孩子的人格造成深刻而深远的影响。

道理理解起来很容易,困难在于如何识别这种威胁和恐吓?——这其实是困扰大多数家长的核心问题。因为很多时候,当我们一句话脱口而出时,并不能意识到它是威胁或恐吓,更不会考虑它会对孩子产生什么长远的影响——而这才是最要命的。

以文中的案例举例,实际上,妈妈不管是在心情平静(自认为自己没有大动肝火),还是在心情有波动的情况下,都使用了以上方式。比如第一次她恐吓孩子"下次再这样就不来接你",第二次,则直接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孩子的威胁(故意晚去一小时)。从某种角度说,她使用这种方式不是针对于孩子,更不是想要伤害孩子,而是基于她自己的人格特征——也可以简单的说,这种方式是她应对"困境"时,习惯使用的行为模式。

我们什么时候会对别人产生控制?答案是:当我们感觉到失控的时候。出于对失控的恐惧,使我们在潜意识里不由自主的想要死死抓住对方,其表现出来的形式,就是施加控制,其目的,是保护我们内心的掌控感,也可以说是安全感、确定感。而威胁和恐吓,也是控制的其中一种形式,那么,我们会对什么人容易使用它呢?答案是:我们潜意识里断定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对其实施掌控的人——显然,弱小的孩子首当其中。

一个人的人格发展越不完善,所需要的安全感越多,对他人的控制的需要就越强烈。控制的本质,是出于恐惧,所以控制欲强的人,一般会有两种极端的表现:要么用铁腕的方式(包括威胁和恐吓),对他人直接实施控制,要么当发现对方不能被自己控制的时候,产生巨大的无力感和习得性无助。

之所以说这些,是希望家长觉察自己在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中,我们到底有多少是在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施加着满足自己安全需要的控制?

比如说,为什么文中的妈妈听到老师叫家长会很愤怒?貌似这种愤怒是因为孩子的表现不好,不写作业所致,但实际上,真正被激发的并不是愤怒,而是恐惧,是家长内心深处害怕犯错的恐惧,害怕犯错后被惩罚的恐惧以及因犯错而产生的羞耻感,但是这些埋藏在潜意识里的感受无法觉察,于是它们被投射出去,成为了指向孩子的愤怒——因为正是孩子,是导致这些旧伤沉渣泛起的直接原因。

和这位妈妈的交流过程中,她告诉我,她的童年很悲惨,"比杨烁还惨",所以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她会在自己受伤的时候希望控制孩子来安抚自己的创伤了。

所以,我们单纯的知道"不能对孩子进行威胁和恐吓"这个道理是没有多大意义的,真正有意义的是,知道我们为什么会习惯于采取这样的方式对待孩子?以及当我们这样对待孩子的时候,满足了自己的哪些真实需要?

只有弄清楚这两件事,我们才有疗愈自我的可能,才有不使用这种错误的方式对待孩子的可能。

② 社会性羞辱

我的心理学老师李少成在上课时一再强调:冤枉和羞辱,是仅次于死亡的伤害。

很多人对羞辱的理解比较浅显,以为只有骂那些难听的、不堪入目的脏话才算羞辱,实际上,辱骂当然也是羞辱,但其他"隐藏的"、"不易觉察的"羞辱还有很多形式。常见的就是家长总是有意无意的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相比较,并得出自己孩子"较差"的结论这种形式。家长这样说的本意是想激励孩子,让孩子知耻而后勇,但是他们却无法意识到这种看似伤害性不那么大的方式,会对孩子的内心造成怎样的创伤?

这种比较,就属于社会性的羞辱,常处于这种比较(更常见的情况是,有很多时候,家长的比较是无意识的,也就是自己根本意识不到的)状态下的孩子,会有极大的羞耻感,并形成消极型的人格,这种人格的形成,对于孩子来说,就不仅是不写作业,成绩不好这么简单了,而是关乎其一生的命运。

家长们需要明白一点:学习成绩或者孩子在学习上的表现,其本质,是内心力量和人格发展水平的外显形式,如果不从心理上解决根本问题,单纯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死抓学习,是毫无意义的。

在文中的案例中,这位妈妈对孩子也有羞辱,只不过我相信大多数人很难觉察。

比如这一段"她看到我之后哭了,我问她,妈妈上次说了什么话,你记得吗?她回答:记得。我说:记得为什么还这样?她不说话。"还有,"我说妈妈爱你,可以原谅你,但是做人说话要算数,你上次说了你一定改的"。

看出问题了吗?

"记得为什么还这样?","做人要说话算数,你上次说了你一定会改的"——很多时候,家长以为自己只是在就事论事,或者在跟孩子讲道理,其实不然,这种反问的语气,打脸的行为,本身对孩子来说,就是极大的"羞辱性体验"。

我们常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孩子其实比成人更在意"脸面",而在我们的日常,却往往有一个错误的观念——我们认为孩子小的时候不需要什么尊严,而长大之后,则需要多给他们留一些面子。这其实是大错特错。

孩子越小,内心越脆弱,对事物的理解不够全面,越容易形成非黑即白或者以偏概全的错误结论,他们常会因为一点小的批评,就产生"我这个人不可爱","爸爸妈妈不爱我"这样的信念,同时,孩子越小,内心世界的自我整合能力越弱,所以,真正需要倍加呵护的,反而是小孩子的自尊心。

很多家长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像这位妈妈一样,拿着"你答应过"这样的话来证明孩子的错误,自己的英明,其实这种方式会极大的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增加她的羞耻感。所以,孩子经常"不说话"。为什么不说话?因为妈妈太"对"了,所以,我无言以对。

真正聪明的妈妈,是懂得示弱的,这个示弱,不是装可怜,而是不要总是那么"正确",家长越正确,孩子越错误。试想,一个总处于"错误"状态的孩子,你还指望ta的自尊水平能有多高吗?还能多有自信心吗?不可能的。

事实上,很多家长自己都做不到"立下一个flag,就一定能执行"——你自己都做不到,却要求孩子承诺之后必须做到,这不是"双标"吗?你的双标,难道不会激发孩子给你贴上"虚伪"的标签么?

3. 家长的终身课题:回归个人成长

如果这篇不算短,也不算很容易理解的文章,你已经看到了这里。那么说明你是一个很有意愿自我成长的家长。而且,我相信有不少家长会从文章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也可能会有出了一身冷汗的感觉——原来自己不知不觉,竟然做了那么多"伤害"孩子人格发展的事情。

不过,也不用太过于焦虑。没有孩子能生活在真空泵里,正如这实际上从来没有完美的家长一样,我们要做的,仅仅是在自我能力的范围,尽量完成自己心智的成熟和人格的发展,并将其影响到孩子那里——这已经足够了。

归根到底,与其说我们在教育孩子,不如说我们需要成长自己。这是作为一个家长,更是作为一个"人"的终生课题。

在前面我们提到,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用这种方式对待孩子,而是这种方式是我们自身人格的一部分,是我们经常使用的行为方式——正如"人格"的定义一样:源于个体自身的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内部过程。

很多家长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但是却不知道从何下手。我提供几个思路供大家参考。

① 深度的觉察

觉察即疗愈,这和荣格的名言"当潜意识被呈现,命运也就被改写"一样,是一个意思。很多时候,我们受自我认知和经验所限,并不知道那些我们认为天经地义的认知,其实经不起任何逻辑上的推敲。所以,觉察到问题所在,本身就完成了问题修正的一大半。

我们"犯错",常常是因为"无知"。

从哪觉察?怎么觉察?实际上就是从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发现和觉察。觉察能力和人的自省能力不能分开,而想拥有自省能力,首先需要有自省的意愿和习惯。在接下来,我会分享另外一个能够提升自己自省习惯和自省能力的有效方法。

我们需要经常反思一下自己,这样做的背后,真实的希望是什么?这个"真实",指的不是表面上的想法,而是它满足了我们内心什么样的根本需求。

我们需要经常觉察一下,自己在做这个行为,说这句话的时候,内心是怎么样的一种情绪?是高兴,愤怒,还是焦虑等等,把它找出来。

我们还需要通过孩子的反应,来对自我进行审查。比如当我们说出某句话之后,孩子的眼神立刻明亮了,或者暗淡了?这背后,说明了什么?我们刚才说的哪句话有什么不合适的或者值得借鉴的地方吗?

觉察本身,是一个说起来容易,但实际上很难做到的事情。正因为很多人缺少自我觉察的习惯和能力,才导致了他们和孩子的过程中困难重重。但是我们知道了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入口之后,就可以不断的提示自己这样做。

② 坚持复盘

我给这位妈妈提出的建议也是让她保持复盘的习惯,事实上,这也不是我第一次给她这个建议了。但是确实很少有人能坚持做到。

但是这是一条我认为最有效的途径。复盘可以从简单到深入,但最好先形成一个习惯——每日复盘。

我们可以找一个本子,每天花十分钟写下今天的情况和自己的思考。关于亲子沟通,它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今天发生了什么?孩子当时的表现什么?我当时做了(或者说了)什么?Ta的反应是什么?我反思一下自己的表达是否还能改进?如果重来一次,我会怎么做(说)?

事实上,在第一条所说的觉察和这一条的复盘之间,有深刻的联系。复盘是形式,但是内核是觉察以及关于觉察的思考。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思考的能力决定了我们一个人的深度,也决定了我们的人格成长的程度。在与孩子的关系中,我们也同样可以将其作为一个切入点,让自身的成长和孩子的教育互相影响,互相检验,将自我觉察和思考走向深入。

不过有一点需要提示:在这个小标题中有四个字,坚持和复盘。两者缺一不可。不用一上来就很深入和复杂,从最简单的记录开始,每天十分钟,坚持就有结果。

③ 及时补救

我们不是完美家长,所以对孩子一定会有程度不同的"伤害"——从某种意义上说,伤害本身不是太大的问题,而不经思考和自省的伤害才危害无比。所以家长没必要对自己的过往太过焦虑,而更应该将注意力放在此时此地之上。

此时此刻,我们和孩子发生了什么。经过觉察、复盘、思考,我们可以向孩子真诚的表达歉意,可以真诚的和孩子交流和沟通,真诚的请孩子指出我们的问题,也可以真诚的向孩子坦诚自己只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父母....

一个人最可贵和最打动人的品质就是真诚,你可以不完美,但是一定要真诚,当你不是虚伪的,装样子的和孩子交流,而是真诚的——真实并坦诚的和孩子沟通时,孩子一定能够感受到家长的真实。很多"关系"的尖冰也就随之破碎了。

托马斯·摩尔曾说:治疗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拉近他与真实的距离。当父母能够面见真实,就意味着父母本身没有逃避自己的责任,这种勇气会给孩子莫大的鼓舞,而孩子的本质,是父母最忠实的追随者,当父母发生了改变,孩子的改变,只会比父母更迅速,更富有成效。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孩子的老师,反而是孩子,是上天派下来帮助我们成长的天使。

【写在最后】

家庭教育的质量,其实就体现在这一粥一饭,一言一行之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这种长期的、浸润式的影响,一点点的塑造着孩子的品格、特性,塑造着他们的行事风格和思维习惯。

我们每个人的人格,都是这样被先天的基因和后天的环境所塑造出来的。

育儿先育己。孩子的发展往往取决于父母自身人格水平的发展,就好像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一样。所以,育儿本身,实际上也是一个父母作为“人”这个角色不断自我成长的过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