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古城·古镇·古村落·古民居》之朝歌古村落(五)对寺窑村—— 碓臼窑里的抗日星火

对寺窑村 

对寺窑村隶属河南省鹤壁市淇县黄洞乡,分上下对寺窑两个自然村。对寺窑行政村原包括里沟、上对寺窑、下对寺窑、小西沟、小东沟、烟沟、土岭、上纣王店、下纣王殿等9个自然村,后来上下纣王殿另设为纣王殿行政村。上对寺窑现存比较完好的地主庄园——刘家大院,是解放前该村地主刘作贵家的宅院。清光绪年间编写的《淇县舆地图说》中记载:“上下碓臼窑:城西北五十里,户二十四,口百。南北皆高山。”该村是沧河的源头之一,源头在该村北部白马岭西南。上对寺窑主要姓氏有段、刘,也有李、张等姓;下对寺窑主要姓氏是段、王,也有李、孟等姓。据传上对寺窑村原来有一家姓闫的,迁至小西沟自然村独居,死活不敢回村里,生怕到碓臼窑里把“盐”给捣烂了。卫辉市正面村的闫姓大地主,解放前有人有枪有钱,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在距离对寺窑村不远的烟沟村置办了不少房产、土地,就是不敢染指对寺窑村,估计也是出于对碓臼窑的一种忌讳。上下对寺窑现有45户,人口156口。村落呈不规则状分布,上对寺窑主要分布于西坡,下对寺窑主要分布于东坡,两个自然村相距半里地相互对应。

对寺窑村名的由来
对寺窑又名碓臼窑,一说是该村地形犹如一个碓臼,一说是该村碓臼比较多。从地形来看,第一种说法比较靠得住,上下对寺窑都坐落在碓臼形群山的底部,站在山上往下看,平时很难发现这两个自然村,这是该村在兵荒马乱的时代得以存续的奥妙所在,也是抗战时期中共淇县县委、县政府选址在这里的主要原因。
对寺窑的村名,来自两个相对的寺院。需要说明的是,有人把对寺窑这个村名割裂开来看,说这里原来有两个对着的寺窑。所谓寺窑,估计是说作为寺院的窑洞。对寺窑村土薄石厚,不具备可以像黄土高原那样挖制窑洞的自然条件,因而不可能存在过作为寺院的窑洞。经考证,对寺窑这三个字应该这么来分析,上下对寺窑分别有两个寺院,相对着坐落,再加上该村地形像一个碓臼窑,因而就叫对寺窑。
上对寺窑村内有个地方叫庙台,大抵就是过去其中一个寺院的旧址所在。但下对寺窑村并没有与寺庙有关联的地名,是不是相对坐落的两个寺院并不同时存在?事实上并非如此。大集体年代,下对寺窑村在村北大搞水利建设,兴修水池的过程中挖出了一些井沿石,表面异常光滑,几乎可以当镜子用,而且上面井绳的印记有半扎深,村民说那里就是寺院汲水的水井旧址。
红色遗址今犹在
1943年10月,抗日战争到了相持阶段的末期,各地抗日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在淇县太行山区,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力量日益壮大。1943年7月,淇县抗日民主政府在桃胡泉村成立,并在中共淇县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当时革命根据地分三个区:一区包括大石岩、赵庄、油城、对寺窑、纣王殿等村;二区包括黄洞、东掌、西掌、鱼泉等村;三区包括温洞、小柏峪、全寨、柳林等村。
1943年10月,根据太行七地委书记高扬的指示,撤销中共淇县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中共淇县县委,刘萍任县委书记,刘哲民、王耀文、和烈、邢真任县委委员,刘萍兼任组织部长,王耀文任宣传部长。中共淇县县委设在上对寺窑村的刘家大院东院内。县委成立后,开展了宣传发动群众、征收公粮、镇压通敌分子、收集情报等抗日活动。1944年3月,随着淇县、汤阴两县的合并,成立了中共淇汤县委,迁至西掌村办公。
当时中共淇县县委选址对寺窑村,原因有三:一是对寺窑村离敌占区较远,地势更加隐蔽,更为安全;二是对寺窑村处于抗日根据地的相对中心位置,又与林县、汲县接壤,便于巩固和扩大抗日革命根据地;三是对寺窑村附近群众抗日热情高,群众基础好。
穷苦岁月烙印深
解放前,上下对寺窑村常年干旱缺水,土地又被地主刘作贵等人把持,贫下中农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穷苦的生活,留下很多生活习惯,至今在对寺窑村还很容易找到。
做炒面
那时候十年九旱,灾荒年景很多,不想被饿死就得储备些食物。对寺窑村的村民就想到了采用做炒面的办法,充分利用本地盛产的柿子、小米等自然资源,依靠炒面度过了一个个灾荒年。
炒面的制作材料很简单,主要是柿子和米糠。到了秋季,往米糠里放进柿子,充分搅拌,捏成小团,摆放到青石板上暴晒。晒干后,再在烧热的大铁锅里翻炒,令其水分蒸发。然后到石碾上碾压,过面罗,放进缸内储藏,可以历经数年不坏。遇到灾荒年,只需用水泡开,即可食用。即使没有水,也可以直接吞咽。村里有句歇后语,叫仰八脚吃炒面——傻喷。大抵说的就是仰卧着干吞炒面时的尴尬相。
炒面可以救人,绝非信口胡诌。据传本村有一家人,老人临终前交待给儿子,说遇到灾荒年,实在过不下去了,可以把屋里间的那张桌子抬出去卖掉。老人死后,遇到了灾荒年,眼看家里人要饿死了,想起了老人说的话。于是就去屋里间抬桌子准备变卖。内外间的断间墙都是用土坯垒起来的,但里间门很窄,桌子怎么都抬不出去。无奈之下,只好去拆断间墙。拆的时候发现,老人在断间墙的夹缝里藏了很多炒面,于是就让全家人度过了难关。
吃咸粥
过去村里的人穷,缺少用来炒菜的食用油,有时候食盐也非常短缺。村里人就想到了一个办法,早上、晚上吃咸粥。把野菜直接放进小米粥或者玉米粥内,略微放上一点儿盐,再往里边煮上几个米糠或者黄面疙瘩,稀的、稠的都有了,连菜也都省了。
生儿嫁女
还有一些习俗都跟穷日子有关。例如遇到别人家娶媳妇的队伍过来,就放条长板凳把路给拦住,讨要糖果、烟酒甚至钱财,表面上是图个热闹,实质上假借道喜来劫取财物。再如,儿媳妇生了孩子,让人赶上一只羊到儿媳妇的娘家报喜去,男孩在左角上系红布,女孩在右角上系红布,娘家人一看就知道了添了外甥还是外甥女。但喜可不能白报,娘家人得配上一只羊,或者拿出一只羊的钱。这样一来,报一次喜就可以赚得一只羊,表面上是报喜,无非是想着法子去要儿媳妇娘家的财物,以贴补添丁加口给自家拮据生活带来的困难。还有,闺女在婆家受了气,纠集一大帮娘家人去婆家吃喝,美其名曰出气,事实上是对婆家的经济制裁,婆家受不了,只好陪着笑脸认错,息事宁人,以图蝗虫般的娘家吃喝队早日散去。
热情好客
尽管村民的生活相当清贫,但热情好客的风气很浓。不管是从林县、汲县往淇县来的,还是从淇县往林县、汲县去的,只要落脚到对寺窑村,村民都拿出最好的饭食款待,腾出最干净的房间让客人居住。因此,很多没有亲戚关系的人交往成了朋友,甚至世代行走,把友情延续好几十年。
(撰稿:徐爱民  摄影:黄强、张胜旗、王中文、付渊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