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宜丨太极拳走架行功中的一些要求

子宜受业于李棒年(字雅轩)老师,河北交河人,吾师赴北京就学于楊澄甫太老师,学成后随师到南京馆,及杭州跟从教学多年,1938年入川定居成都,传授杨氏大架太极拳、剑、刀、枪、推手等近40年,对杨氏太极拳的拳架和拳理、拳法均有独到之处,为太极拳的传播作了不懈的努力,传授弟子众多。本人从学30余年,又任教约30年。为使杨氏大架太极拳的系统资料早日面世,供学者参考的需要,谨将师授之太极拳及太极剑、刀、枪和推手等练法,结合本人教字的经验体会,潜心著述,将吾师所援太极拳术系列项目的原有著述加以补充修改,写成《传统杨氏大架大极拳、械、推手》一书。

我们的前辈把他们练太极拳的亲身体会,总结出很多宝贵经验,是练太极拳者学习的经典文献。如: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武禹襄的《十三势行功心解》等,这些文献赋于哲理,寓意玄奥,引喻深刻,阐发周详,是我们学习太极拳的指南。但文献的论述,是将技击、哲理与法则揉为一体,且以古文、诗歌写成,恐为今之学拳者一时难于领会明了,为此,本书除将原文附于书后,以供参考钻研外,现将我的学习体会、实践经验,将练太极拳的要领,概括为八条介绍于“太极拳走架行功中的一些要求”一节中,对每条要领的含义作了适当的解说。但初学者在练拳中对这些含义若不能全部领会,只需抓住其中精神,简化为几句话贯穿于练拳的过程中,即可从师摹练,以免初学者顾此失彼影响太极拳的完整性。

具体练法如下:从预备式起,即将思想安静下来,摒除一切杂念,全身骨节均需松开,不要用力,头和背部都直起来,思想意识注意到每个动作上。在做动作的时候,首先注意出步方向和步法,如弓腿的动作要和推掌或出拳的动作一起完成,不要先弓腿后推掌,也不可先推掌后弓腿。同时要注意两腿的步法和步型的完成,如虚步、弓箭步等,以及两腿虚实的互相转换。呼吸要细匀缓慢自然而深长,这样就可以了。然后按照动作图解的名称,从师摹练,在练时要摹仿其每一动作运行的路线,及出步的方向和完成的步型和手型及位置。一式完成再练一式,每式务求正确,以免日后难以纠正,直至全趟拳的完成。这一阶段为学练架子阶段,要认真摹仿,不可自作主张,更不可急于求成。待全部拳架的动作熟记以后,再逐渐理解各条要领的含义,明了它在拳架行功中的指导作用。然后再进而钻研拳论中的精要含义,如何才能达到用意不用力,以神领,以气化,如何才能将这些要领贯串到实际行功中,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因此,必须勤学苦练,坚持不辍,功夫弥久,则技亦精矣。到此境界,则可感觉到练太极拳,有无穷的乐趣。

(一)松静

  太极拳以“松”、“静”为第一要义。如果神经紧张、周身肌肉僵硬,则影响气血流通、经络舒适;思想杂乱,情绪不宁,则不能养气、养神、养精。故而要求全身放松,思想安静。

“松”、“静”虽是两个含义不同的概念,但又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太极拳讲“松”,是泛指人体内外两个方面:

一是指内在的思想意识,一是指人体的五脏六腑及四肢百骸。二者均需放松,不要有丝毫的紧张、拘束和拙劲。而且思想意识的放松尤为重要。内外都放松了,肢体才能柔和顺达,感应灵敏。“静”,是指人体意识神态的宁静。静以养精, “拳谚云”, “精足而气充,气充而神沛”。扼要而言, “静以养神”。古人把人体看作是一个形神统一的整体。尤其强调神在人体中的主宰作用。因此《太极拳论》说“神为主帅、身为驱使”。所以全身放松和思想安静,二者互有影响,又互有联系,如能互相默契配合,则有相得益彰之妙用。

这里所讲的“静”,并非要求静如睡眠状态的静,而是把思想中杂乱的、散漫的、游移不定的思维活动规律化、集中化。也可以说是用拳法的一种意念活动代替其他的意念活动。如果能够把意念活动集中到拳法的一点上,即是练太极拳达到“静”的境界了。即如老子《道德经》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静”以培养灵觉一点的再现,融会贯通,达到松柔轻灵的境界。

意识的集中,也就是在练拳的过程中运用意识的过程,也是改变人体生理肌制的过程,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对初学者来说,开始宜从师摹练,待动作熟练后,进而体会如何才能放松,然后逐渐摒除杂念,慢慢才能达到意识的集中。但此时仍处于不稳定状态,是属于初步跨入松静的阶段,尚需继续刻苦摹练,庶可进入真正松静的境地。但要注意行功时,不能把意念集中到经络和穴位的运行上,如静功中的“大周天、小周天”等,忘却拳意而走邪。甚至弓腰驼背,疲塌松垮,毫无神意的贯穿,只是全身的肌肉在活动,那就没有拳味,就不叫太极拳了。因此,太极拳的走架行功,每一动作,必须做到形意俱到。但要神意内涵而不外露,全身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轻灵沉着,稳静安舒。如《太极拳论》中说的: “出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等境界。又如李椿年老师说: “练太极拳全凭神经感应灵敏,如灵机性少了,那太极拳还练什么?灵机是出于神经的感应,神机的灵敏是人身上之至宝。所以太极拳练法,在未起势之前的预备式中,就先要松身心,静思想,以养神经上之虚灵为第一紧要,”又说“练拳练到静时,脑筋好像暗室中一盏明灯,普照全身,静如空空洞洞,物我两忘。练架子要大松大软,以神领,以气化,从大松大软中讨消息,找虚无,求灵觉,找神明的感应。松静无为,以无为才能应万变"。所以我们练拳,如能达到这种境界,即如拳歌中所说的:“无声无像,全身透空,应物自然,西山悬磐,虎吼猿鸣,水清河静,翻江倒海,尽性立命”。这才是太极拳练到“松”、“静”的最高阶段,亦是步入懂劲的境界,所以“松”、“静”才是练好太极拳不可忽略的总则。

(二)太极拳与气功

  太极拳是结合我国古代道家的吐纳导引最朴质的拳术,所以练习太极拳的架势,既是练外形的动作,又要结合气的吐纳导引,按照拳法的起落开合,呼吸贯注其运行中。随势呼吸,气沉丹田,发之四梢,沉着自然。《拳经》云:“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以气运身务令顺遂”,即是太极拳的行气指南。因此,太极拳的走架行功,不只是外形的操着,更重要的是内功的修练。所以太极拳既是拳,也讲气功,但有别于运气循经络走穴位的单一气功功法。只练功,不讲拳,不懂拳的着法,动作弓腰驼背,柔柔捏捏,不挂拳意,如此则达不到由内达外,内外相合,练不出灵敏的听劲功夫来。如果只讲拳,不讲功,不理解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的内在联系,达不到用意不用力的妙用。因此太极拳的走架行功既是操着,亦是养气、养精、养神、养智慧修灵觉,启迪悟性的功法。动时以内在的意、气、神触动外形的筋骨皮肉,由内达外,内外一致。故虽动犹静,“静”以求灵觉一点的再现,达到听劲灵敏。所以太极拳是身心兼修的内功拳。

(三)虚实、刚柔

拳谚云:虚实、刚柔之谓拳。太极拳法特别讲究虚实互用,每一手一势皆涵有虚实。虚实亦是阴阳,亦是刚柔。虚为阴、为柔、为合,实为阳、为刚、为开。《太极拳论》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就是说在用时如能刚柔互用,虚实互变,就是能懂劲了。《太极拳论》中又说:“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这些所谓刚、柔、粘、走,虽然是指太极推手中的应用而言,如:人用刚劲攻来,我用柔劲走化,才不至於犯“顶”的毛病,人若退走,我用沾连,才能不丢。然而这些劲法都是从练拳架中得来。所以练拳架要随时注意虚实、沉柔劲法的修练,为应用打好深厚的基础,在用时才能出手轻灵,使对方无从察觉,听准对方处于背势时,骤然发出,所谓蓄劲人不知,发劲人不觉,此乃虚实刚柔互用之效,然非功力深厚者不能为之。所以在太极拳的走架行功中,对于每一动作的一招一势,都需注意虚实的转换,如《太极拳论》中说:“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之一虚实”也。

在太极拳走架行功和推手中,虚实又分手为着法与步法两个方面:着法的虚实,是培养两手手指的触觉“听劲”的灵敏。步法的虚实,是为了着法的需要,二者相辅为用。在走架行功中,以弓箭步为例,当一只脚向前迈出,脚跟先着地时,前脚为虚,后脚为实,当前腿弓膝至小腿垂直,成弓箭步时,则前脚为实,后脚为虚,但后脚仍有发劲时“发之于根”之作用,所以虚非全空。说明两腿应有虚实变换之余意。随将体重移于前脚,后脚进半步踏实,前脚以脚跟着地成虚步势时,此时前脚为虚,后脚为实。在太极拳的走架行功中,两脚不停地转换着步法的虚实,以适应各种手的着法所需的步法,亦是着法和步法虚实互相转换的练习。经过相互的转换,才能前进后退,左顾右盼,步法轻灵,变换自如,步法和着法配合协调。

(四)用意不用力

如果对上面三个要求有了一定的理解和体会,对用意不用力就不难理会了。它是上面三者的集中体现和运用。自古以来,练拳是为了健体强身,但最终都是以技击法的提高和理论的研究为目的。太极拳的技击方法是以柔克刚,为此,在练拳的过程中,要培养用意识指挥动作,把意识贯穿到动作上,因而要把全身的筋骨皮肉都放松放软,松软着去完成每个动作,而不能使用硬力。这种松软的目的,在于培养意识的反映和身手的触觉,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灵性,术语称为听劲。以便将来拳技达到一定的程度时,能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灵性的听劲。应用这种听劲功夫,与人交手时,偶一沾连对方,才可以我之虚实制敌之虚实,或导致对方之虚扑而失中,或以松软之反弹力,施之于对方使之跌出。这便是用意不用力的听劲功夫巧妙之处。否则,对用意不用力的练法感到难以理解,对意到气到、气到劲到的原理亦无从察验。如果仍用僵劲进行练习太极拳,则不可能得到应有的效果,这就不免舍本逐末了。《太极拳论》说: “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指明意气在太极拳锻炼中的主导地位,必须以用意不用力的练法,才能全面地懂得太极拳法的真谛。因此要求一招一势都要从挂拳意着手,而且挂拳意必须体现用意不用力的原则,才能练好太极拳术,从而达到健体强身,延年益寿的功效。

(五)虛领顶劲、气沉丹田

太极拳所在练神,如《太极拳论》说: "神为主帅、身为驱使"。因此,太极拳的练法是用意不用力,要求全身放松。为了避免形成松垮、低头、驼背,故提出顶头拔背。惟恐又形成用硬劲上顶,导致颈项僵硬,气源胸际。所以要求虚灵顶劲,气沉丹田。练拳时头部自然直起来,不偏不仰,用意识虚虚地领起即可。达到虚灵以养神智,才可神内涵而不外露。如《太极拳论》说: “内固精神、外示安逸”。然而神来之于精气的充盈,精足才能气充,气充才能神沛,养神须先养精,所以提出“气沉丹田'。丹田气足,有助于肾气的旺盛,肾气旺盛,精气才能充盈,精气充盈,则神智自会虚灵矣。气沉丹田,即是说在太极拳的行功中吸气时以意导气,徐徐沉入丹田(丹田在脐下一寸余之深部),所以此时小腹部略有收回的感觉,即术语所说为合为收;呼气时丹田之气鼓荡,行于四梢及全身,鼻孔之气听其自然呼出,此即术语所说为开为放。此即《太极拳论》中“气宜鼓荡、神宜内敛”之意。能气沉丹田,则气不至上浮,有利于腿胯松沉,发劲充实。

(六)含胸拔背、松肩沉肘

他家拳术,大都要求挺胸塌腰,这是因为根据不同的拳种拳法的要求,挺胸塌腰,两臂才能出拳有力。然而,太极拳是用意不用力的拳法,所以要求含胸拔背、松肩沉肘,以便于气往下沉,不致于气湧胸际,导致上重下轻。在太极拳的应用上主张以柔克刚,不以力制人,所以含胸拔背有利于含化对方来劲。但绝对不可因含胸而弓腰驼背,为拔背而用力挺直,只是用意将背脊有向上拔拉伸直之意即可。松肩沉肘,是要求肩膀放松,不可耸肩抬肘,有助于气往下沉,以便于含化时,腰身及两臂转动灵活,不致为人所制。

(七)上下相随、内外相合

上下相随,主要指上下四肢的协调,内外相合是说意气与身躯及四肢动作的融合。《太极拳论》说:“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虽足与手的关系如此,但中心在腰的主宰作用。每一式的完成,其头、躯干、四肢必须随腰的劲一起完成。为此,在外形上提出上下相随的要求,着眼于手脚的协调、配合,进而达到全身一动而无不动的境界。太极拳的行功走架,是“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以及“用意不用力。在这个原则下,做每个动作时,都必须以心意为领导,以腰为主宰,领着手脚及全身而动,直至全趟拳的完成。如:前一动作将要完成,即须着意于下一动作的开始,一动连接一动,由始到终,“绵绵不断”如“行云流水”,这即所谓上下相随,内外相合,要求之所在。

(八)松腰敛臀、尾闾中正

太极拳的走架行功中的每个动作,都必须用腰领率四肢而动,不能腰不动而只是手脚在动,所以《太极拳论》说“腰为主宰”,这个道理前面已经谈到。这里要谈的是:在太极拳的练习或应用中,腰还起着攻防、进退、转换的主宰作用。由此必须放松,才能指挥灵敏,转换灵活,并且还需要胯及臀部的松沉配合。臀部内收,胯部下沉,尾闾才能中正。所以练拳时应随时注意臀部内敛,不可向后突出。例如:弓箭步的完成,必须松腰沉胯。

(0)

相关推荐

  • 太极拳十要

    一.虚灵顶劲:  二.虚灵顶劲 三.含胸拔背:四.松肩沉肘 五.气沉丹田  六手与肩平七.胯与膝平.八.尻道上提.九.尾闾中正.十.内外相合 一.虚灵顶劲:顶劲者,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也.不可用力,用力 ...

  • 太极行拳行功走架歌诀(中)

    <虚腋> 臂在肩外腋下虚,行拳出掌宜平衡. 肘肩拽膀坐手腕,内劲顺遂贯指尖. <圆裆> 腿在胯外裆宜圆,立身中正下盘稳. 圆裆开胯腰宜松,内气顺畅劲行脚. <定胯> ...

  • 刘晚苍:太极拳走架与太极劲

    和美太极 练太极拳如写字一样,字写的好叫有味,这味就是神韵,在太极拳里叫气势,不在样式在气势,气势即大气磅礴之势,内涵之势,太极拳的外部动作可以纠正,其神韵只能自悟了.不在架式而在于内在的劲路,架子好 ...

  • 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告诉我们什么(二)

    研读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最大收获便是让自己对太极拳的理论体系有了一个更加系统的体悟. 本文集作为我的体悟之二,与拳友分享. 体悟之五:非下真功夫,难见太极拳"尾闾中正"的真面目. ...

  • 身法是太极拳走架打手的灵魂

    太极拳走架与推手的关系辩证而统一,走架是知己功夫,在与无形的人推手:推手是知人功夫,考验走架的水平."走架的目的在于运用,所以平日走架时,就要当作与人打手(即推手).而打手又离不开走架的基本 ...

  • 《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告诉我们什么(一)

    本文首发于今日头条之允升园. 清代著名武术家苌乃周先生言:学拳宜明其理,传其神,顾其名,思其形,方能精妙入细. 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是太极拳界公认的拳论之一. 在现在极少见到的杨氏太极拳宗师杨澄甫所 ...

  • 太极拳走架与太极劲

    练太极拳如写字一样,字写的好叫有味,这味就是神韵,在太极拳里叫气势,不在样式在气势,气势即大气磅礡之势,内涵之势,太极拳的外部动作可以纠正,其神韵只能自悟了.不在架式而在于内在的劲路,架子好学劲难找, ...

  • 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01):气敛入骨的...

    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01):气敛入骨的关键所在 十三势行功心解曰: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 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 杨澄甫先生之注解: 心为精神意气之 ...

  • 吴式太极:刘晚苍谈太极拳走架与太极劲

    练太极拳如写字一样,字写的好叫有味,这味就是神韵,在太极拳里叫气势,不在样式在气势,气势即大气磅礴之势,内涵之势,太极拳的外部动作可以纠正,其神韵只能自悟了.不在架式而在于内在的劲路,架子好学劲难找, ...

  • 气机,在太极拳走架过程的体验

    走架过程,耳根对外面一切声音都听得很清楚,但心无留意.无挂碍,此时心保持空灵状态.丹田是全身气机整合的地方,气机松沉至照海穴,是为了借地面的反弹力更好地推动丹田气机而鼓荡运化. 在走架过程中,体验觉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