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传奇一生:“六出奇计”立下殊勋,“韬晦”之后一举灭诸吕!

汉高祖刘邦在与臣下讨论他之所以能战胜项羽取得天下的原因时,曾夸赞张良、萧何、韩信等“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在这里他没有提到陈平。后代虽有“世称良、平”把陈平和张良并列的说法,但陈平的名声,总赶不上“三杰”。

其实,历史上的陈平,不仅在灭诸吕安刘氏的宫廷政变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就是在早年的楚、汉逐鹿,争夺天下的活动中,他不止一次地用他的智慧和谋略解救刘邦于危难之中。他和“三杰”一样,为汉朝的开国创业立下了殊勋。陈平本身就很有传奇性,他所参与的每一件历史事件都具有动人的戏剧性。

陈平,阳武人,少时家贫,好读书。乡里之问,举办社祭,推他为社宰,因分肉甚均,获得乡里父老称赞。陈平却叹息地说:“唉!若使我为天下之宰,我也会像分肉一样,秉公办事。”从这句话里,道出了陈平的胸怀大志。

秦末,山东反秦群雄并起,陈平做了魏王咎的太仆,因为有人构陷他,他就舍魏奔楚,当了项羽的都尉。但项羽也并不信任他,他就又背楚投汉,在他逃出楚营雇舟西渡时,舟人见他穿戴整齐,疑他身怀珍宝钱财,欲图谋财害命。陈平见状,立即脱下衣服,赤着身体帮助船家摇橹划桨,借此示意船家, 自己一无所有,从而躲过一场杀身之祸,从这件事,看出陈平的聪明机智。

最为人们称道的是他在辅佐刘邦争夺天下时的“六出奇计”。司马迁在其《史记·陈丞相世家》中说:“用其奇计谋,卒灭楚”。但又说他“凡六出奇计,奇计或颇秘,世莫能闻也”。

那么,所谓“六出奇计”,究竟是指哪六件奇计呢?

清代史学家吴乘权主编的《纲鉴易知录》中,引《集览》说:“请捐金行反间,一也,以恶草具进楚使,二也,夜出女子二千人解荥阳围,三也,蹑足请封齐王(韩)信,四也,请伪游云梦缚(韩)信,五也,解白登之围,六也。”

陈平是刘邦的主要谋臣之一,在创立汉天下中,所献奇计甚多,当然不止六件,但上述六件奇计是其中主要的,因为它计计都关联着刘邦和汉军的胜败存亡大事。

其一、请捐金行反间

楚汉彭城战后,刘邦败逃荥阳,项羽紧逼城下,围攻甚急。刘邦求和不得,欲逃不能,焦急忧虑,咨问陈平:“天下纷纷,何时能定?”陈平说:“项羽骨鲠之臣,不过范增,钟离昧、龙且、周殷数人,若能捐出数万金,行贿楚人,制造流言,进行反间,使楚国君臣自行猜疑,然后乘隙举兵进攻,定然能破项羽。”于是刘邦取出黄金四万斤,交给陈平,任其行事,不问出入多少。陈平就暗派属下,怀金入楚军中,贿买项王左右,遍布流言蜚语,说钟离昧功多赏少,心怀怨望,准备联汉灭楚,分王其地等。项羽本性素好疑忌,一闻讹传,果然不肯信任钟离昧等,从而项羽的兵力和士气大大减弱。

其二、以恶草具进楚使

项羽派使者到汉营言事,陈平设下圈套,先故意向楚使进献牛、羊、豕三牲具备的太牢盛馔,这是古时诸侯遣使交聘的最高礼节招待。但当一见楚使,却又故意大惊说:“吾以为是亚父范增的使者,原来是项王的使者!”就又将太牢盛馔撤回,换了不带肉腥的简单菜蔬饭食招待楚使。楚使大恼,回营就将此情况报告项羽,项羽果然怀疑范增。等范增又劝项羽急攻荥阳时,项羽态度冷淡,不再听从。范增知道项羽有疑已之心,大怒说:“天下事大定,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范增连气带怒东归,未至彭城,背上长了恶疮,死于路上。范增是项羽的唯一谋主,至此竟被陈平奇计谋死,项羽再也难有大作为了。

其三,夜出女子解荥阳之围

刘邦急于逃出荥阳,将军纪信提出愿意扮作汉王模样替死。陈平又设一计,与楚相约,汉王夜出东门降楚。项羽信以为真,专待东门受降好活捉刘邦。夜间,陈平却动员两千多个年轻妇女,陆续列队先出东门,以此来引动楚军齐集东门观看。两千多个女子缓缓出城,不仅拖延了时间,也松懈了楚军士气。致使陈平等得以趁机保定刘邦暗出西门遁去,躲过城破被杀的厄难,西去入关,收集散兵,再与项羽争夺天下。

其四、蹑足请封齐王信

刘邦被项羽伏弩射中伤胸,疾愈后困守广武。这时韩信在齐地节节胜利,虏齐王田广,并击杀楚大将龙且,遂定三齐,军威大振。遣使向汉王刘邦请求为假(权代)齐王。刘邦大怒,骂说:“吾困于此,旦暮望他前来相助,他竟然想在齐地封王!”陈平见状立即轻踩刘邦脚趾,附耳低语:“汉方不利,怎能禁止韩信自立为王?不若因而立之,使他感恩自守,否则恐生变故。”刘邦大悟,并随即遣张良操印赴齐,立韩信为齐王,征其兵将西来击楚。接着,项羽也派了使者武涉去劝说韩信背汉联楚,平分天下,另一方面术士蒯彻又劝说韩信弃汉自立,与楚汉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当时韩信举足轻重,在汉则汉胜,归楚则楚兴,如果弃汉自立,汉势孤单,也会被楚、齐殄灭。亏得当时有陈平临机蹑足,示意刘邦封韩信为王,使得韩信感恩,无论谁来劝说,自己不忍叛汉,并引大军击楚,终于逼使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乌江。

其五、请伪游云梦缚信

项羽死后,刘邦为帝,更封韩信为楚王。项羽大将钟离昧素与韩信友善,势穷投奔韩信处,此事被刘邦闻知,恰又有人上书告韩信谋反。刘邦召问诸将士,都说:“发兵,坑杀竖子!”刘邦又问陈平,陈平反问:“有人上书言韩信谋反,韩信知道吗?”刘邦答:“不知。”又问: “陛下现有兵力能否胜过楚?”刘邦答:“不能。”陈平又问:“陛下诸将能有胜过韩信的吗?”答曰:“无有!”陈平说:“今兵不如楚精,将又不如韩信能,冒然用兵击楚,是逼韩信加速反叛,这是很危险的。”刘邦问:“那将为之奈何?”陈平想了一计说:“古时天子有巡狩会诸侯的先例,陛下可假说出游南方的云梦泽,拟在陈地会集诸侯。陈地在楚之西界,韩信是楚王,闻陛下正常出游,当然会来谒见,陛下趁他进谒时将他拿下,这样只需一个力士,即可擒获韩信。”刘邦就用陈平此计缚拿韩信入朝,降封为淮阴侯,留居京都,不使外任。

其六、解白登之围

汉高帝七年,刘邦御驾亲征,北击匈奴,先众军至平城,匈奴单于冒顿集精兵四十万围刘邦于白登,七日不得食,危在旦夕。司马迁在《史记》里写到此处,只说:“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阏氏,围以得开。”使用的是什么奇计?司马迁没有说明,只说:“高帝既出,其计秘,世莫得闻。”到底是什么奇计?为什么事后还要保密?

元代的史学家胡三省在注《资治通鉴》中引应劭之说,言道:“陈平使画工画一美女图像,送给冒顿阏氏,诡称汉朝有此美貌女子。如果皇帝困急,就将此美女献给单于。”阏氏害怕汉朝美女夺己之宠,就力劝单于冒顿解围,放走刘邦。因这一奇计,是用献美女诓人,不太光彩,有失中国之体,是以秘而不传。

上述奇计,都在关键时刻,像太史公说的那样,起到了“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的作用。

陈平所以能展出奇计,并使奇计付诸实施取得巨大效果,这当然与刘邦的知人善任分不开。

陈平从归汉的第一天起,就得到刘邦的无比信任。他初次进谒, “汉王与语而说之”,随即拜他为都尉,典护军,并使参乘(古人乘车,御车人居中,尊者居左,另一人居右以备倾侧,谓之参乘),只有最亲信的人方能获此美差。后虽遭诸将妒忌,甚至大将周勃,灌婴直接向刘邦进谗,说他居家时曾逆伦盗嫂,归汉后又私受贿金,是反覆乱臣。但刘邦问明情况后,不仅不听谗言,反而更加信幸,提拔他为护军中尉,监督众将。

有名的汉初三杰,都曾不安于位。韩信遭忌,被杀未央;萧何遭忌,被械系入狱;张良惧忌,托言辟谷从赤松子游,躲开了事。而陈平一生始终受到信任。《史记》说他“凡六出奇计,辄益邑,凡六益封”。先被封为户牖乡侯,后被封为曲逆县侯,尽食全县税租。汉初被封县侯的功臣,所食户数多少不同,但多至尽食一县的,仅有陈平一人,可见刘邦对他的重视。直至他周旋于最难处的吕后当政时期,最后联周勃灭诸吕,安定了刘氏天下,位极人臣,独相朝纲,从未因功高遭到过皇帝的猜忌。究其原因,当是陈平不仅善于为国出谋,他也很善于审时度势保护自己。

当他初进汉营不久就遭到周勃等谗毁而被汉王责问时,他没有畏缩的解释,他针对汉王急于用人的心理,不卑不亢地说:

“项王不能用人,只知信任他的亲族故旧,闻大王能用人,所以臣才弃楚归汉,但我孑然一身而来,无金难以办事。如以为臣策可用,愿大王用之;若不可用,原金俱在,当尽交公,放臣归去就是了。”

说得刘邦当场表示歉意,反升其官职,以安其心。当他数建奇勋被刘邦剖符封侯时,他谦虚地说:“非臣之功,若非魏无知的举荐, 臣怎能至此。”刘邦听后非常高兴,夸奖他:“像你,可谓不忘本啊!”

刘邦病重,怀疑在代地用兵的樊哙有二心,诏命陈平急驰军中立斩樊哙。但是陈平认为樊哙是皇帝的故旧,又是吕后的妹夫,亲而且贵,皇帝欲杀樊哙,只是一时怒气,后必生悔,如依诏命斩樊哙,不仅令樊哙屈死, 自己也必遭吕后和皇帝嫉恨。于是他到军中,只把樊哙械入囚车,准备进入京城让皇帝自己处理。不想回去的路上,遇使者来言,皇帝已驾崩,令陈平屯驻荥阳待命。但聪明的陈平知道虽从权未杀樊哙,但樊已受辱,其妻吕媭必在吕后面前谗害自己。于是他快马立驰长安,在刘邦灵前痛哭失声,并请求留京师充宿卫,保护皇宫。吕后知他保全了樊哙性命,当然欣慰,就任他为郎中令,傅教嗣主惠帝。因而吕塑不仅无法进谗,陈平反而能步步高升,后与王陵分任左右丞相。

惠帝死后,吕后欲将娘家兄弟子侄封王,先问王陵,王陵不同意,问陈平,陈平却说:“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也可以将诸吕封王。”这当然又博得吕后的欢心。果然王陵被免职,陈平却跃为右丞相,由吕后幸臣审食其为左相。陈平深知吕后欲让审食其掌权,就故意不管事,吕媭向吕后谗告,说陈平“为相不治事,日饮醇酒,戏妇女”。岂知陈平如此,正中吕后心怀,因为这样正好让审食共多任事,喜得吕后当着妹妹吕媭的面向陈平表示决不听吕要谗言。

以上旧事,陈平显得有些滑头,这也可能就是刘邦临终时交待的“陈平智有余,然难独任”的原因。刘邦认为陈平虽然机敏聪明过人,这在争夺天下时是离不了的;在治理国家时就需要厚重些为好。但刘邦没有料到他死后不久,他所创的刘姓天下就有被吕家夺去的危险。

刘邦死后,生杀予夺大权,全在吕后一人,像王陵那样硬顶是无济于事的。所以当王陵面责陈平有违高帝临终“非刘氏不得王”的盟约时,陈平说:“今面折廷争,我不如君,但全社稷定刘氏后,君亦不如我!”明代的李贽在其《史纲评要》里说陈平这一回答是“非圣人不可议此。”提得有些过高,但当时陈平采用“韬晦”之术,目的是保全实力以利后举,未尝不是一种明智的办法。

陈平本来与周勃不合,周曾谗说他盗嫂受金,当然心存芥蒂。但当诸吕日盛,势将危及国家和自己的安全时,陈乎听陆贾“天下安,洼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将相和调则士予附”的劝告,捐弃前嫌,以五百金的厚礼向周勃上寿,博取将相交好,协力对付诸吕。果然吕后死后,诸吕谋乱,陈平与周勃合谋,一举而诛灭诸吕,迎接代王刘恒为帝,挽救了刘氏,安定了社稷,使国家人民避免了一场大的动荡和战祸,为后来的文、景之治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同时也保全了自己。

结语:陈平后来一直受到汉文帝刘恒的重用,周勃免相后,陈平独相,一直到他于文帝二年冬病逝为止。太史公说陈平:“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非知谋孰能当此者乎!”这一评论是很公正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