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记忆】乡村记忆——逝去的老油坊

乡村记忆——逝去的老油坊

文/游传化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油是人们一日三餐烹调食物不可或缺的重要佐料。那么过去传统食用油是怎样做出来的呢?随着时光流逝,知道的人可能越来越少了。

     我们这里食用油原料大多以本地盛产的黄豆为主,民间因此衍生出专业从事“打油”(榨油)的作坊——“油坊”。为何叫做”打油“呢?因为过去油坊里的油确实是一锤一锤地打轧出来的。

     怎样一锤一锤将油打轧出来?让我们回望一下当时镇上最大的油坊——“万盛油坊”昔日热闹的时光吧。

     万盛油坊距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历史,属于前店后坊式作坊。据油坊的第五代传人刘銮栋师傅介绍,从小就听他父亲描述当年他家油坊规模较大:时有库房三间,碾房两间,蒸料房两处,榨油房两处,另有牲口房,柴草房等。

     说起过去榨油的工艺,刘老板稍加思索,便滔滔不绝地说,过去打油工序很复杂,而且全靠人力和畜力操作,特别辛苦,油坊的伙计们几乎常年都是光着膀子干活。具体操作工序大致可分为碾料、蒸料、包料和打油等几个步骤。

     首先是碾料。

     碾房里放着一个直径两米的大碾盘,碾盘上面是高约一米的硕大碾铎子,碾盘中间立有一个铁柱子,方形的木碾框固定着磙状碾铎子和铁柱相连。伙计们把清理干净的黄豆送到碾房,均匀地放在大碾盘上的滚槽里,套起牲口(牛马驴骡均可)像拉磨一样的一圈圈转碾,就这样一碾一碾地把所有的黄豆都碾扁成“豆钱”状(不可轧得太碎),便完成了第一道工序。

    接着是蒸料。

    按照固定重量把碾好的“豆钱子”用秤称好,放在木桶内,上面盖上荭草或稻草,放在蒸锅上蒸。炉膛内柴火整日不熄,篜房里常年热气腾腾,伙计们一年四季都穿着裤衩子在这里干活。

     第三道工序称之为“包饼”,也叫“踩饼”。

     豆钱子蒸熟后,趁热倒在荭草铺底、竹篾圈或铁圈为模具的圆圈内,用双脚转着圈不停地踩踏,嘴里“哏哏”地喊着节奏。踩实后,用荭草盖住兜紧,提着锤把挨着墩实,然后依次按着这样的方法做出一块块“草饼”来,再把草饼一块挨着一块整齐地立放在木制或铁制的卧式油槽里,一次大约摆放十至二十几块不等。排在最后的一块草饼上用枣木板或铁板枷隔,不过要留有空隙。

      接下来就是打油了。

     打油时,把准备好的油尖楔入枷板的空隙中。一个个油尖都是由枣木做成(枣木被民间称为“四大硬材”之首),高约六七十公分,上圆下尖,顶端用铁环缩箍,防止夯打时劈裂。楔好油尖后,伙计们“呸”上两手唾沫,亮开架势,抡起几十斤重的大油锤,一声“哎嗨”,便开始“打油”了。  

     油锤不停地砸向枣木尖顶部。就这样喊着号子一锤一锤又一锤,一根油尖砸下去,再楔入另一根油木尖,伙计们轮流挥动油锤。油饼之间的空间越挤越紧,一会功夫金黄的豆油便“哗哗”地注入油槽,流进油缸里。最后换成两人,继续一锤接一锤地轮流砸夯,这时油量越来越少,渐渐变成间间断断、滴滴答答的油滴……

     油料榨干就要开始卸轧了。卸轧时,伙计们先松动枷木,抽出枣木油尖,再一块块取出草饼,取下铁圈,剔掉荭草,码放摞好,这便是人们曾见过的又干又硬的“豆饼”了。

     收拾完毕,伙计们又开始重新装轧放草饼,开始新一轮的打油。

     刘师傅最后说,倘若用菜籽作原料,还要多加一道“炒制”工序,否则不经过炒制,菜籽不但出油率低而且搾出来的油还是苦的。

     如今,老油坊早已被规模宏大的现代化油脂厂所替代,干净卫生的色拉油、胚芽油等早已摆上人们的餐桌。老油坊完成历史使命,退出人们的视野。但那原始粗犷的老油坊打油场景,还有它的传统制作工艺,它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曾经发挥的作用,值得我们去回忆,去怀恋,去思索。


(本文作者游传化(尤传化),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诗词协会会员、中国红杏诗社理事、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民俗学会理事、安徽省散文家协会理事、宿州市作家协会理事、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谣)申报人、灵璧红杏诗书画院秘书长、灵璧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资料审核小组顾问、政协灵璧县第十届委员

(0)

相关推荐

  • 探秘常善沟的古老榨油法

    在我国,对于素油即植物油的提炼,大约可以追溯到汉代.汉之刘熙在<释名>中有这样的记载:"柰油,捣实和以涂缯上,燥而发之形似油也.杏油亦如之."这句话的意思是:" ...

  • 杨彬良:​消失了的木榨坊

    杨彬良:消失了的木榨坊 原,创 消失了的木榨坊 文/杨彬良 随着岁月的流逝,过去许多陈旧之事如过眼云烟早就忘却,但在榨油坊里经历的情景总是挥之不去记忆犹新. 榨油工用力甩起那挂在屋梁上的大撞槌,有节奏 ...

  • 散文||远去的老油坊

    远去的老油坊 记忆总是带有偏见和情绪的,时间的流逝,把那些不尽如意的回忆抛在了静止,而那些曾经的美好,静下心来品,总能勾勒出几多幸福. 和邻居老刘走湖,还没到湖心,他就谈起了老家的芝麻香油,把嘴一抿, ...

  • 李本深小说【油坊】(二十三)

    李本深小说[油坊](二十三) 何大头那霹雳般的一声大吼,把个二秃子吓得浑身一激灵,乖乖地解下腰里的钥匙给了何大头.何大头把钥匙拿到眼前仔细地看了看,又用鼻子嗅了嗅,便摇摇晃晃拉着古巴烟的手走出去了.油 ...

  • 铜井街有一个神奇的油坊泉

    据<沂水县志>载:"铜井泉,县西南六十里,其泉四出西岭下--""泉水四出",玉液泉在西北,大河泉在西南,金波泉在东南,油坊泉就处在东面,在一处老油坊 ...

  • 李本深小说【油坊】(十七)

    李本深小说[油坊](十七)  隔墙有耳. 古巴烟当着二秃子的面给何大头放出的那话,像是开玩笑,又不像是开玩笑.她直不笼统当面说要何大头晚上到她的窑里去,她要给何大头缝裤裆哩.何大头对这话的反应是只觉得 ...

  • 百年凤凰碾的传说

    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清挖村内排水沟时,滨城区滨北街道办事处吴家村挖出了一个老物件--凤凰碾.由此,关于凤凰碾的传说成为村内老少爷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吴金亭老人讲解凤凰碾的传说 据了解,凤凰碾是一种古代的 ...

  • 李本深小说【油坊】(二十)

    李本深小说[油坊](二十) 一听说何大头窜进了那女人的小窑里去了,门也关上了,油灯也忽闪着灭了,五个油伙计顿然兴奋起来,个个的表情怪异而复杂,互相张望的目光皆很暧昧.又很神道.一阵骚情的沉默之后,忽然 ...

  • 李本深小说【油坊】(二十一)

    李本深小说[油坊](二十一) 何大头自从那夜里从古巴烟的小窑里出来,就大失了精神,变得一蹶不振.一连好些天,夹住尻子一屁没放.特大的头颅又变得沉重无比,压得脖子直往肚里缩,脸上整个晦气不散,甚至连眼皮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逝去的老槽坊

    乡村记忆--逝去的老槽坊 文/游传化     清乾隆年间,我们游集镇上酒肆林立,店铺鳞次栉比,是方圆几十里的官盐等物资集散地,热闹非凡.当时街上最著名的商号有:"德源"."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逝去的老菜馆

    乡村记忆--逝去的老茶馆 文/游传化      茶馆是人们对过去集镇记忆的一部分.      我们这里的茶馆和南方的茶馆或茶楼其实是有很大区别的.这里的大部分所谓"茶馆"只不过是卖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逝去的老客栈

    乡村记忆--逝去的老客栈   文/游传化 乡间集镇上过去都会有几家大小不等.供来往客商住宿的地方,谓之"客栈".有的地方戏称客栈为"挡子店",有出门在外遮风挡雨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逝去的糕点房

    乡村记忆--逝去的糕点坊 文/游传化      糕点也称点心,我们这里习惯称为"馃子".馃子是民间百姓最喜爱的食品之一.      过去,走亲访友.探视病人总要到街上称几斤用油纸包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逝去的吆喝声

    乡村记忆--逝去的吆喝声 文/游传化  过去沿街摆摊和走村串户的各行业几乎都有自己独特的吆喝声.吆喝声就是一种广告形式,一种身份说明,目的主要是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唤起和提醒人们的消费注意力.     ...

  • 乡村记忆(九):村前那口老井

    本文作者:李云彪 听老人们说,村前原来那口井是解放前打下的,由于地势低,雨天常常往里流水.后来,村里人又在那口井附近地势较高的地方打了一口井,打井的情景我还模模糊糊记得.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村里的男人们 ...

  • 【灵璧随笔】记忆中岳母家那条老狗

    老狗 文/刘辉    我的岳母家有一条老狗,在八年前离世了. 以往到朱集星光村岳母家,我与爱人.子女们刚到门口,老狗就欢蹦乱跳窜东窜西迎接我们,因此我对它有些许感情. 有一年中秋节前,我给岳母下礼.到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泥囤子

    泥囤子 文/出泥不染      泥囤子,顾名思义,就是用泥巴做的囤子,留作盛粮食用的,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农村,几乎家家都有这样东西.      做泥囤子,也是个技木活,不但泥要活的对劲,而且做出的 ...

  • 【灵璧记忆】妙趣横生的“杀老羊”

     妙趣横生的"杀老羊"   文/晏金福(77岁) 吃过饭,刚出门,就碰到了邻居刺歪子.正商量玩什么游戏来着,西边邻居家的亲戚丁财来了."我去喊老黄哥,我们玩'杀老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