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有个杨山湖,你知道在哪里吗?
话说,灵璧“杨山”
文/叶紫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杨山”坐落在灵璧县最北部下楼镇政府所在地西北角二里处。
“杨山”在很久很久以前位居与大湖之中。只因山形像羊,所以美其名曰“羊山”,后来究竟是什么原因“羊山”的羊字改为姓杨的杨,不得考证,肯定自有其缘故,在这里就没有必要追究了,还是以目前的版本所定:称呼“杨山”最为恰当。
“杨山湖”,很多人没有听说过,但在杨山北四公里处的程庙村,至今还有不少年龄大的人在庄南亲眼见过湖的界碑。胡北村紧邻程庙,胡北村的由来肯定与其有关。
杨山南三里处的李八胡;东十里的胡庄子,据推理,它们有可能都属于“杨山湖”的辐射范围,也可以说,在当时肯定是连在一起的整体。
杨山周围一片“汪洋”,不难想象当时的杨山风景是何等的美丽、何等的壮观。后来因为黄河数次泛滥,淤泥把整个湖填平——因此便出现了多层次、多种土质;包括山脚下都没有山红泥的出现,从这一点更能说明曾经“杨山湖”的存在。
楚汉相争时,这里是古战场,成了英雄们的用武之地、必争之地(在开山时发现不少汉朝古墓——有汉铜镜、玉扣、战争时的兵器等)。
杨山,下楼;下楼,杨山,似乎成了一对不可分割的孪生姐妹。
提起杨山,人们自然会想起下楼——下楼镇是一个新生小镇,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当时由王集公社几位雄才韬略的党委成员,以智慧的头脑、杰出的眼光,经研究上报审批后,从王集整体搬迁至下楼这块不毛之地。仅仅三十年啊!根据下楼目前的发展趋势、发展速度,及发展前景,足以验证了当时搬迁的决策是如此的正确!现在的下楼正跃跃欲试,有万夫不挡的劲头去逐一完成搬迁时对新街规划之蓝图。况且已产生了新的思维、新的发展理念。
生机盎然的下楼,目前已经成为皖北大地——灵璧县的一个重要的窗口、一个门面,即将成为一面冉冉升起的旗帜(关于下楼的前世今生,金陵女士已讲述的很具体、很真实,也很生动)。
下楼,因有杨山而增添几分风采;杨山,也因出现下楼而名扬海外。
自开明皇帝朱元璋时期,杨山周围就开始有人居住,距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了。在明朝二代,在杨山的东南坡盖了座北朝南一式三院的豪华寺庙,寺庙内住满了和尚。烧香拜佛的人络绎不绝,常年香烟缭绕,因此,这里又成了“佛门圣地”。
寺庙的落成便产生了“杨山会”,杨山会专设一个骡马大市场——市场占整个山的一半,因此杨山会又一个名字:“骡马大会”。
现在所说的杨山古会,在当时的影响力相当大——河北的、河南的、江苏的、山东的,甚至还有上海的……在每年的农历二月二十五号之前,他们就将已至此,杨山脚下,甚至连周围的村庄都住满了前来赶会的人。可想而知,当时的杨山会为推动地方经济确实起到举重若轻的作用。
杨山会的辉煌延续了几百年,直到公元1958年大跃进,下楼庄有一个姓张的“闯将”带着一帮人拆除了寺庙,自此以后,杨山会便逐渐冷清、逐渐萧条!
杨山不光形体美,其实杨山的水更美——山西面脚下有一个天然泉眼,常年溢水不断。勤劳的下楼村民便顺着泉眼开了一条“团结沟”——确保了山西一千多亩农田旱涝保收。
杨山泉水还有一个更加神奇的功效——如果有人得了“红眼病”,用纯净的山泉水洗上几次便可痊愈,这绝非传说。
另外在八十年代初期,徐州的有关专家曾经对杨山的自然泉水做过检验,发现含有大量的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而后准备在山脚下建一个大型的矿泉水厂,可能是因为合作的事项出了矛盾,最终无果。因此失去了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企业,不得不说是一大失误,也是一件很令人失望、令人遗憾的事情。
杨山,怪石嶙峋、形态各异,是典型的灵璧石代表,况且石质坚硬,密度极大,是一般山石所无法比拟的,所以又是上好的建筑用料。
杨山的山前、山东、山后,分别居住下楼村的三个自然组。在生产队年代,他们拥有一个靠山吃山的思想,已对山石进行过小面积地开采,特别是开放改革以后,先进的开山工具使用,曾经让杨山下楼人扬眉吐气的,历经几亿年风吹雨淋的杨山已受到灭顶之灾——满山“开花”。一些地方“能人”开始无情地、疯狂地、野蛮地无计划、无规则,进行肆无忌惮地挖掘、开采!迫使着原风景秀丽的杨山出现了一幅惨不忍睹的画面,实在让人怅惋唏嘘、让人叹息、令人愤慨!
呜呼!现在的杨山早已失去昔日的美体、昔日的光环!
杨山所占面积近300亩。笔者斗胆提出一个建议:政府是否可以组织人员对杨山实行进一步地实地考察,针对目前有山无脉,有形无状的这么一座隔离荒山,是否可以施行进一步地开采——一来可以解决建筑用料难问题;二来还可以起到复垦的作用。把整个杨山采平后,建一个具有现代化意义的新农村,我想那自然是件美不胜收的好事。若是如此,杨山还可以发挥其潜能、燃尽最后的余热,像春蚕一样实现自身价值。
在当今奋斗的新时代,杨山,将会写下壮丽的、不朽的新篇章。
若干年后的中国“杨山”、灵璧“杨山”、下楼“杨山”,在民间那才真正会成为最美最美的传说!。
叶紫2019/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