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家园】灵北大集——冯庙

灵北大集——冯庙

文/吴恒侠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

冯庙集是灵璧北部比较大的商品集散地,堪称灵北大集。

冯庙集,位于灵璧县城东北约40里,是灵璧县冯庙镇政府的所在地。省道——灵双公路,从灵璧县城出发、经禅堂、跨越新濉河、沿冯庙街西侧,径直往北链接大路、渔沟、朝阳、苏北双沟镇。灵双公路在冯庙的北头往东北方向发了一个叉,通往本县的大庙、睢宁县的大李集、朱集、睢宁县城。两个方向殊途同归,末端都与104国道相连。一条公路,把冯庙和本县、苏北的一些重镇链接起来,还把徐州拽住不放。独特的地理位置,成就了冯庙大集的地缘优势。

冯庙自从逢集就有夜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夜市更加繁荣。南北街和东西街的交叉口呈十字状,俗称十字街口。一个个靠干电池供电的灯泡,从十字街口往东西南北方向延伸,照亮了冯庙两条主要大街。一个灯泡下面,一个摊子。手擀鸡丝面、羊肉汤、烧饼炉子、卤狗肉、卤牛肉、卤猪头等各种卤菜,牛杂锅、羊杂锅等各种汤锅,羊角密、散刀子、金果棒各种点心,苹果、梨子、葡萄各种水果的摊位一家挨着一家。当时许多城市还没有如此夜市,县城最繁华的隅顶口也没有如此景象。我曾经在冯庙区做职员。逛夜市是我打发寂寞的最好去处,晚餐多在夜市解决。那手擀鸡丝面让我百吃不厌,汤清而鲜美,面条柔韧滑溜。两角钱一碗,我吃两碗才能过瘾。冯庙的陈氏手擀鸡丝面、程氏烧饼、郑氏羊肉、顾氏羊肉汤,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都是他们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世世代代以此为生、不传外人。许多人去冯庙,就是为了享受那里的羊肉、烧饼、小刀面不一样的味道。冯庙人安分守己,对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都不会去偷、去拿。因为,那是属于别人的专利。冯庙街夜市,就没有“一窝蜂”的恶性竞争现象。人们规规矩矩,夜市井然有序。大家都有钱赚,各自都有分享,长盛不衰延续至今。一代代冯庙人诚实守信的商业道德,滋养着冯庙集市。

夜市繁荣,那一、四、六、九的逢集日更是热闹非凡。猪肉、羊肉、牛肉肉类一条街。包子铺、馒头铺、炸油条、炸糖糕小吃一条街。粮食、青菜、家具、农具、柴火行分别在东西街的两头。小五金、日用百货、点心、糖果、水果、服装、鞋帽摊子,位于两条大街的中心位置。猪羊行设在西北角,东北角还有灵北最大的牛马市。大街小巷国营、私营商铺林立,各类摊位一个接着一个。商品满满当当、琳琅满目。百货应百客。那街上人的密度,不亚于春运期间广州火车站广场。街头巷尾人头攒动,人声鼎沸,一片繁荣的景象。集市繁荣的基本特征,就是买的能买得到,卖的能卖得出。买的,卖的各得其所。灵璧小半个县,加上泗县北部,睢宁李集、桃园一带的商人、农民多认冯庙集。买的人奔冯庙,卖的人奔冯庙,良性互动,冯庙集越逢越大。

冯庙原来不逢集。自从褚性的家族迁入后,才有冯庙集。据说,道光年间有个褚姓族人出一探花,还竖过旗杆。民国初期,探花的后人褚宪庭任灵北区区长。与冯庙一路之隔有个西刘集,冯庙在路东,西刘集在路西。褚宪庭出于集市的发展,更多出于冯庙的利益,三下五除二把西刘集东移而变成了冯庙集。从此,冯庙集便成了冯庙人的优质资源、生计依托。冯庙人对属于自己的集市,百般呵护。“冯庙人不欺生”,就是冯庙集的一块金字招牌。到冯庙做生意的外地人,可以随意在长住的居民门口摆摊子。哪怕是在自家门市前面,只要留能出进的道,一切提供方便。冯庙人认为,卖东西的人越多,品种越全,买的人就越多。人气旺,则集市兴。他们虽然不懂什么集群效应,却个个都是朴实、简约的经济学家。冯庙人的宽阔胸怀,和包容一切的气度,是冯庙集从小到大的内生动力。

冯庙人不欺生,是从区长褚宪庭开始的。集市迁至冯庙,开始也有欺负外地人的街霸。区长褚宪庭的亲五婶子,是柴火行的行事。自从她管柴火行,就欺行霸市。她对外地卖柴火的人,不仅克斤扣两还多收交易手续费,经常和卖柴火的人发生冲突。一天因为手续费的纠纷,她破口大骂卖柴火的外地人。这一幕,被巡街的褚宪庭区长遇到了。区长当众打了自己五婶子两个耳光,还给那个卖柴火的人赔了不是。区长必定是区长,当天晚上褚宪庭就跪在他五婶子的面前。边检讨自己的不孝,边讲善待外地买卖人的道理。褚宪庭的一身正气,既尽到了区长维护市场规则之责,又尽到了晚辈的孝道之礼。金杯银杯,不如口碑。褚宪庭区长治理冯庙集以身作则的做法,在十里八乡赢得了口碑,也给冯庙人立下了规矩。

现在人都说,冯庙无庙。其实,冯庙原来是有庙的,并且因庙而取名冯庙。冯庙建于清朝初期,约有400多年的历史。相传最早来冯庙居住的是一户陈姓人家,后因战乱等原因,陈氏后世无人。冯姓人家在陈氏之后来此定居。冯氏先人在此居住不久就建造庙宇,供奉神灵。冯庙或许建在了风水宝地上,冯氏家族从此人丁兴旺。在同治年间,因冯氏家族一妇女守道,为弘扬她的贤惠淑德,当时政府还在冯庙建一贞节牌坊。冯庙也因此名声在外,那庙的香火也随之旺盛。后来,那庙,和牌坊可能因为天灾而消失了。冯庙,便有名无庙了。冯庙两个字,成了那冯氏庙宇的历史遗存,也是冯庙集的一张名片。

一方水土,一方人。冯庙的水土滋养了工商业文化。这种文化孕育了冯庙人的市场意识。冯庙街上的原始居民都是农民。他们虽然拥有土地,但大多数人不会种地。对做生意、办实业都非常敏感。在我的印象里,灵璧县农民办工厂好像是在全县最早的。那时农民合伙企业发行股票、明晰产权,在全国也是不多的。实业兴邦,贸易藏富,在冯庙展现得淋漓尽致。贾广超,原来开了一个农机修理的小铺子。天天和农机打交道的贾广超,看到了农机市场的广阔前景。便筹集资金、聘请技术员、工程师,创办了金丰农业机械厂。工厂生之逢时,产品供不应求。他的金丰牌播种机、收割机、小麦秸秆打捆机、农药喷洒机、悬耕耙等农业机械卖到黄河两岸至东北三省,还出口到吉尔吉斯坦等独联体一些国家。张飞、张丰弟兄的父辈开了个气焊为主的铺子。弟兄俩不满足父辈的小修小补,创办了一家飞丰粮食机械厂。工厂生产的小麦、玉米等粮食烘干机,粮食储备仓库的设施,粮食传输机等产品销到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一些国家。侯家忠,曾经跟着哥哥贩小麦。从乡下收的小麦多卖到面粉厂。侯家忠受到启发,自己创办了侯王面粉厂。面粉厂从小到大,现在具有日产500吨面粉的生产能力。沈阳,曾经贩卖大豆、芝麻,也贩卖各种食用油。生意越做越大,便创办了自己的食用油厂。工厂生产的豆油、小磨香油不仅在国内市场有一定的份额,国际市场也有一席之地。朱士宇辞去村支部书记的职务,创办了安徽唯农集团,做起了循环经济的文章。集团旗下的养殖公司蛋鸡存栏40万只,生猪存栏万头。以鸡粪、猪粪、小麦秸秆为原料的有机肥厂,年产有机肥两万吨。500亩生态农业观光园,生产的小杂粮、草莓、黄瓜、西瓜、水果、各种时令青菜统统告别化肥,而使用自己生产的有机肥。原生态的瓜果蔬菜,引来不少边采摘、边品尝的体验者。那生态观光园的景致,让观光、体验者流连忘返;那原汁原味的瓜果蔬菜也装满了他们大包小包,个个满载而归。养殖业和种植业良性循环的生产模式,和乡村旅游的新业态,在这里不再是标语、口号,而变成了生动的现实。李小坤,原来是个小杂粮的小贩子,多少年前就成为做芝麻生意的大商人。他的芝麻国际贸易公司总部设在青岛。他虽然只有初中文凭,可公司的秘书,地区经理都是研究生、博士生。买卖几乎垄断了东南亚、非洲的芝麻市场。徐小龙,是个贩卖服装的个体户,十几年前就是“好孩子”品牌产品的皖北总代理了……

曾经的小铺子,蜕变成了大工厂。曾经的小商贩,做起了大品牌的代理,有的做起国际贸易。冯庙浓厚的商业氛围,不仅营造了产业升级的环境,也造就了一支优秀的企业家队伍。现在的冯庙街区人口仅有5800人,可冯庙街区的工业企业、农业企业、服务贸易像一颗颗钻石,在淮北大地上闪耀出夺目的光芒。

冯庙还有一个“官文化”现象。我曾经和一位卖服装的个体工商户仝老板聊天,聊到官与民怎样和谐相处的话题。她说:“冯庙人最好领导,只要让老百姓做生意,哪里来的领导都拥护。”纵览冯庙过往干部的走向,她的话印证一个事实。凡是到冯庙工作的干部只要不是高高在上,多被冯庙人的商品意识和办实业的精神所感染。大多能够秉持顺应民意,藏富于民的工作态度。新中国成立后,从冯庙升迁至副县级、正县级的干部几十个。冯庙集的生意人虽然唯利是图,但取之有道;虽然容易满足,却也积极进取。这种淳朴而又高尚的民风,不仅能让一代一代的冯庙人自我完善,也影响着一拨又一拨在冯庙工作的干部。这,或许就是文化的力量。

现在的冯庙集,不只是单一的商品交易场所,而是一个农业企业、工业企业、服务贸易集于一体的经济园区。冯庙集的内涵已经外延,似乎超越了集的概念。冯庙集之所以不断成长、升华、持续繁荣,源于一点一点的积累。积累了信誉,便凝聚了人气;积累了规则,便孕育了商机;积累了深厚的文化,便支撑起了冯庙人的大格局、大情怀。

2018、5、20、于灵璧胡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