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痹”病与五脏、气血之间的联系

痹,一般指闭塞不通,含有血气不和的意义。《黄帝内经》中关于痹的论述,除《痹论篇》与《周痹》专作阐述外,尚有四十余篇涉及到有关痹的内容,所论多达五十多种。但概括起来不外乎为以下几种含义:

指病在阴分的总称,《寿夭刚柔篇》 曰:“病在阳者名曰风,病在阴者名日痹”;

指气血闭塞不通的病理;

指肌肉麻木不仁之状;

指痛风历节病。

然就我们日常所论痹的含义,泛指风寒湿邪侵犯人体之后以致气血凝滞不通的一类证候。例如行痹、痛痹、着痹之类,应属于上述含义的第四种。

痹病是由风、寒、湿三种因素所引起,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疼痛不仁、痛而寒、痛而热、多汗等症,但其病理也因致病因素而各有不同:

“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然寒主收引,因寒气多,经脉必涩滞不通,故痛。

“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荣,故为不仁”此为病久正虚,营卫行涩,经脉空虚不畅,血气内而不外,皮肤失于营养,故不知痛痒而麻木不仁。

“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阳虚阴盛,阳不制阴,故疼痛而寒。

“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热痹。”阴不制阳,阴虚阳亢,故疼痛而热。

“此其逢湿甚也,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即阳虚而寒湿盛、复逢湿邪,则湿更盛,阳益虚,卫外不固故多汗。

大凡诸痹日久,皆可由表入里而波及于脏腑。故言“诸痹不已,亦益内也”。以其传变次第结合预后而论,一般说来,体痹病程短,病情尚轻,故云:“其留于皮肤间者易己”。痹邪继入于肌肉筋骨间则病情较重,其势久留而缠绵,故曰:“其留连筋传间者痛久”。最后则深入于脏腑,正气已衰,正不胜邪,病情严重。故谓:“其人脏者死。’”今拟示意图如下,以概括之:

五脏痹的形成,是由于五体之痹病久而不愈,逐渐使脏气衰弱。若复感于风寒湿邪,必致体痹内传与之相合的内脏而成。所谓“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例如骨痹久而不愈,复感致痹之邪,传于相合之肾则成肾痹。余脏以此类推,则分别成为肝痹、心痹、脾痹、肺痹等。

“其客于六腑者何也?岐伯曰:此亦其食饮居处,为其病本也。六腑亦各有俞,风寒湿气中其俞,而食饮应之,循俞而入,各舍其腑也。”尽述了六腑之痹的形成过程。大凡人的起居失常,则易受外邪侵袭。饮食不节则伤肠胃,肠胃既伤,营养无源,而经俞空虚,故风寒湿三气即可乘虚而入,各舍于本腑则发为腑痹。观《素问注证发微·痹论》中注云:“六腑之成痹者,先从内伤为本,而外邪从乘之”,可谓言简意赅,一语中的。

值得一提的是,营卫之气与风寒湿痹的关系也很密切。营卫之气为水谷所化,分别由脉之内外运输于周身。“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分肉之间”,所以温分肉,充皮肤,实腠理。二者和平协调以保证营卫之气的正常运行,若营卫失调,复感于致痹的风寒湿邪,则痹病成矣。否则不会发生痹病,或病亦易向愈。正如《素问·痹论篇》中说道:“逆其气则病, 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因此,此文在论述营卫之气与痹病关系时,又揭示出营卫之气与痹邪相合而形成痹的机理,更体现了“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发病观点。

【文中素材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