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和黄果树大瀑布
气势雄壮的黄果树大瀑布,高77.8米,宽达101米,是中国和亚洲最大的瀑布,其雄奇壮观早已为世人所知。但是人们是否还知道,最早对黄果树瀑布进行了详尽考察和记载的,是明朝著名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
距今380多年前的公元1637年(明崇祯十年)夏初,徐霞客沿着白水河游历了黄果树瀑布,并在《黔游日记》中作了精彩的描述:“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现在在徐霞客游历过的黄果树大瀑布上方河畔,修建了“霞客亭”,亭内立有徐霞客塑像,以为纪念。
徐霞客当年从镇宁方向过来,沿着白水河游历考察,首先看到的是现在的陡坡塘瀑布,他在日记中写道:“又西二里,遥闻水声轰轰,从陇隙北望,忽有水自东北山腋泻崖而下,捣入重渊,但见其上横白阔数丈,翻空涌雪,而不见其下截,盖为对崖所隔也。” 陡坡塘瀑布向有“吼瀑”之称,徐霞客笔下的“水声轰轰”形象地描述了这一特点。
顺河而下,徐霞客经过了白虹桥和白水河:“其桥南北横跨,下辟三门,而水流甚阔,每数丈,辄从溪底翻崖喷雪,满溪皆如白鹭群飞,‘白水’之名不诬矣”。徐霞客在日记中的描述是精当的。白虹桥现在又叫黄果树桥,仍为三孔虹桥,桥下白水河流水依旧,白浪滔滔,似银珠喷溅。
接着,徐霞客来到瀑布跌下山崖的前方峡谷上,从树缝中远观黄果树瀑布,先闻其声,再见其形,着重描述了瀑布的声势、水势和气势,并用“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概括黄果树瀑布的特色与风采:“度桥北,又随溪西行半里,忽陇箐亏蔽,复闻声如雷,余意又奇景至矣。透陇隙南顾,则路左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
徐霞客接下来详写了黄果树瀑布的雄厉壮观:“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 这段话十分形象而又贴切,是描写黄果树瀑布的名言,经常被后人引用。
徐霞客在这次黔游之前,虽然已经遍游各地的名山大川,看了不少瀑布,但面对雄奇壮观的黄果树大瀑布,仍然发出了“不免神悚”的感慨:“盖余所见瀑布,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但从其上侧身下瞰,不免神悚。”
徐霞客还来到黄果树瀑布前的望水亭,近观瀑布,详细察看后离去:“其处正面揖飞流,奔腾喷薄之状,令人可望而不可即也。停憩久之,从亭南西转,涧乃环山转峡东南去,路乃循崖石级西南下。”
相传现在观瀑台上的那幅楹联,“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红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也系徐霞客吟就。
徐霞客对黄果树瀑布的考察和描述,随着《徐霞客游记》而广泛流传,产生了深远影响,使黄果树大瀑布广为人知,美名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