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拾零】例谈变“超预设”为“生成”
在课堂上教师及时捕捉动态生成的资源其实考察的是教师的应变能力和教学机智的问题。这涉及的教授的教学经验、知识储备和应变能力等多方面的问题。而且有的时候,课堂上的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是我们的预设是一致的,但也有的时候出现不一致的情况,那么这个时候怎么办?笔者认为一堂课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收获为重。这样一个问题是直接让学生有所收获的契机。而面对这样的契机,在具体的操作原则上应该紧扣着语文学科内容来进行,即便是学生的回答超出了课堂授课的内容,提出了不属于语文教学的内容,那么我们应该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转化,使之成为语文问题,让学生得到语文方面的锻炼。
例如有这么一个教学片段:
师:黄昏的空中,一群白鹭低低飞过.
忙完一天的功课,散学回家的孩子看见了,会说-----?
生1:白鹭也要回家了.
师:多温馨呀!
生2:我要把它红烧了吃,清蒸了吃!
生2的回答已经明显地偏离了教师的预设,教师怎么办?不外乎两种选择一个是置之不理,另一个是要进行转化。第一种置之不理恐怕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因为生2的回答,是在教师的引导提问下产生的,在没有进行限制的前提下生2的回答也是一种明确的回答,而且并没有错误。教师如果置之不理或简单否定的话,肯定对教学的正常进行教学产生影响。所以最好的选择是对这个学生回答进行转化。
但这个学生这样回答,摆明他是在挑衅,这时候,我们不妨使用“顺水推舟”“欲擒故纵”的方法让学生先说,例如这样回答:
师:你打算用什么工具,怎样捉住白鹭呢?那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样“红烧”或“清蒸”白鹭的呢?
这样的回答表面上仿佛偏离了语文教学,其实是埋有伏笔的,因为“吃鹭肉”的问题本身不是语文问题,但我们要把它转化为语文问题,比如让他描述捕捉的过程,这个描述过程是语文问题,红烧也好,清蒸也好怎样表述清楚这也是语文问题。如果学生说得很好可以作为示例让其他学生学习,他回答得不好自然可以使用归谬法或其他方法让他适可而止。例如:
生:用枪打。打下来之后清蒸。
那么我们就可以这样说:
师:请注意我问的是“怎样”而不是简单“打”这样的语言,这说明你还没有想好。鲁迅先生曾经很详细地描述过“雪地捕鸟”的过程,你可以回去想一下怎样才能进行完整的表述。不过你的这种行为古人早已做过了,文雅一点儿的叫“焚琴煮鹤”,通俗一点的唤做“煞风景”!
这样一切从他的回答入手,因势利导就可以了。也就是说,纵的目的在于擒,放的目的在于收。从语文的点出发,以语文的点(面)结束,从而使学生完成一个属于语文的拓展。等到这个问题解决后,再返回先前的教学内容上来。
在这里有的老师可能会说,这样处理偏离了原来的设计呀?的确,这样的处理并不与原来的课堂设计一致,但我们不用强求一致。而是应该抓住契机,对学生开展语文方面的训练,哪怕是其他方面的训练。因为当一个契机出现时它所能给予学生的是更深刻的感受、更切身的体验,这样的契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花几分钟时间并不是在解决一个个别的问题,而是通过这样的纠正示例,引导大家关注怎样准确地表达,达到一种共识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既是针对这个学生的也是针对全体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