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两次会面鲁迅,想要出一部“革命作品”,可惜鲁迅没能完成
01
引言
陈赓是我军的一员大将,鲁迅是中国近代的一位大文豪。他们两人,一位用真枪实弹战斗,一位用自己的笔杆子战斗,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虽然说两人的身份地位不同,但两人之间还曾经有过一段往事,细听笔者娓娓道来。
02
从谈反围剿经历,到联系鲁迅
事情还要追溯到1932年,我军在第四次围剿之后。陈赓因为负伤,回到了上海治疗。在养病期间,顺道向当时的组织上汇报我军当时的状况。当时地下工作的战友们非常关心红军当时的情况,陈赓就谈了自己在战斗中的这段经历。
我军的红四军在战斗中非常勇猛,在第四次与敌人的反围剿战争中,战斗是非常激烈,战士们条件非常艰苦。陈赓在与这些人讲授的过程中,绘声绘色,战友们听了也非常受感染,大家一致认为我军战斗的情节甚至比俄国小说《铁流》中还要传奇。
陈赓也同意,他还说道:“红军战士们的表现,相比小说中描述的更加残酷和传奇。希望革命成功之后,大家不要忘记。”在场的朱镜我将陈赓的讲话记录下来,他也认为这件事应该由一个人将其写成作品,来鼓舞将来的后人。
陈赓照片
在场的人都不约而同想到了大文豪鲁迅先生。鲁迅是当时首屈一指的文学斗士,其文笔犀利,是无人能及的。要是由他来完成这作品,是最好不过了。朱镜我将陈赓讲话的记录油印出来,还寄给了冯雪峰。冯雪峰当时是在江苏宣传部工作,冯雪峰看到这个稿子之后,也非常触动。
冯雪峰决定与鲁迅先生交涉,还将这份油印记录送给了鲁迅。鲁迅看完之后非常受鼓舞,想要更深一步地了解。毕竟这份油印的材料太过简单,鲁迅无法了解红军战斗的真实状况,还希望见一见交代这份材料的主人。
03
陈赓与鲁迅的第一次会面
鲁迅的请求转达完之后,陈赓非常高兴。自己已经久仰鲁迅的大名已久。还读过他的许多作品,即便是在战争中。鲁迅的作品他都时常带在身边,以此来鼓舞自己。可以见到自己的偶像,心情自然是激动的。
在朱镜我、冯雪峰的陪同之下,陈赓来到了鲁迅的家中。鲁迅当时居住的地方是在上海的北四川路,当时接待他们的是鲁迅的妻子许广平,还为他们准备了丰盛的饭菜。
冯雪峰与鲁迅一家的合影
陈赓就为鲁迅讲了自己在反围剿行动的真实经历,鲁迅害怕会打断陈赓的讲话,期间并没有多说话。偶尔会提出疑问。鲁迅最为关心的是下层的百姓以及他们的处境,所以格外关心。陈赓便详细地讲了反围剿以及苏区人民的生活。
在听到苏区人民反抗地主,挺直了腰杆,还发动了土地革命,鲁迅也非常高兴。陈赓甚至还讲到苏区人民送自己的丈夫和子女参军的情景。陈赓谈到苏区人民怎么修建房子的时候,会把窗户四面打开,鲁迅听后也非常新奇,认为人民的卫生观念变了,是注意讲究卫生的表现。
陈赓对这次与鲁迅会面的记忆也非常深刻,据陈赓后来回忆,那天鲁迅的兴致非常高涨,两人一直从下午谈到了深夜,期间还吃了晚饭。
鲁迅先生照片
04
陈赓与鲁迅的第二次会面
在这次会见结束之后,这年秋天,鲁迅先生又约陈赓见面,想要将这段材料写成有关战争题材的小说。让朱镜我交给楼适夷来与陈赓来与鲁迅碰面。当时地下党有一个规矩,来的人不能过问,也不能知道此人是谁。
楼适夷当时并不知道当时和鲁迅碰面的人是鲁迅,他当时只知道来人是苏区的负责人。一直到冯雪峰写下《回忆鲁迅》的时候,都不清楚。一直到1974年,在参观鲁迅纪念馆时候,看到了一幅陈赓和鲁迅会见的画像,他才回过神来,知晓了这次与鲁迅会面的人竟然是陈赓大将。
楼适夷后来回忆,与他一同会面的这个人穿着呢子样的袍子,身量比较高,像是一位知识分子。来到鲁迅的家中之后,鲁迅也仿佛是见过面的样子,也没有让楼适夷多作介绍。因此,楼适夷并不知道此人的真实身份。
两人一路穿过鲁迅家中,来到了一间大屋子当中,鲁迅热情地招呼陈赓坐下,鲁迅也坐在了自己的藤椅中。两人便开始了这场谈话,更加详细地介绍了红军以及苏区的情况。
陈赓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苏区人民以及将士们的情况,还讲述了红军的司令员和苏区的农民一同在田间话家常的情形。陈赓还讲述了一位苏区老人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将受伤的战士成功掩护的故事。
讲到有趣的时候,鲁迅哈哈大笑,嘴里叼着的烟差点儿掉下来。后来,楼下有异动,鲁迅的目光转移。楼适夷见状,赶紧说道:“情况不妙,下面好像有“狗”!”陈赓很不安,焦急地问道:“非常抱歉,是不是因为我的原因招来的?”
鲁迅摇摇头说道:“不是你的原因,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为此我都搬了好几次家,但总是跟着我,甩也甩不掉。”说罢便询问陈赓鄂豫皖根据地的具体情况,陈赓解释了半天,都没能说明白。
鲁迅便找来了一张纸和一支笔,希望陈赓将根据地画成地图。陈赓接过来,两人边说边画。这次谈话,两人的兴致仍然十分高涨。聊到傍晚,两人一同吃了顿晚饭。鲁迅的妻子许广平,早已经准备好晚饭,鲁迅还拿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白兰地来招待。
05
未能完成的作品
在与陈赓多次会面之后,鲁迅一直想要将其写成中篇小说,但最终还是没有完成,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冯雪峰回忆,鲁迅多次说,写是能写的,写个中篇就行。要写的话,要按照《铁流》那样来写,但最后迟迟没有完成。
冯雪峰解释这个小说没有完成的原因,并不是鲁迅没有想写的心思,应该是对红军了解不深入的原因。由此可见,鲁迅先生在对待自己的作品是相当谨慎的。再加上当时的政府除了对苏区进行围剿,对文化界也是相当严厉。作为文化界领袖的鲁迅,也就没多长时间来完成了。
陈赓为鲁迅画的地图
在《鲁迅先生纪念集》中也写道:每次有人从偏僻的战争中回来,鲁迅经常会邀请前来打听。连听几个小时都非常精神,有时候还邀请客人画出地图,让身边的人帮忙记录。我们很久就听说鲁迅先生要写一部反映革命斗争的小说,但是最终没有完成,真的是非常遗憾。从种种细节上可以知道,其中描述的便是与陈赓会面的情形。
这几次陈赓与鲁迅会面的经历,为陈赓的人生添上了更多传奇的色彩。后来,陈赓的腿伤被医好之后,又被抓走,陈赓也没有同鲁迅再见面。至于小说,终是没有完成。如果当初顺利的话,以鲁迅先生的文笔,一定是极好的作品。
参考文献:
陈赓:《陈赓日记》
包子衍:《也谈鲁迅与陈赓的会见》
苏策、马军生:《陈赓传》
冯雪峰:《回忆鲁迅》
许广平、胡风、萧军等:《鲁迅先生纪念集》
作者
锦年,自由撰稿人,历史学爱好者,致力于研究历史。期望用历史垂训鉴戒,塑造集体记忆,鉴往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