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太清宫方丈葛月潭】
虎康道人葛月潭
葛月潭是太清宫的方丈,自称虎康道人,他长于书画。在沈阳流传不少他的传说,这里是其中的几个故事。
从唱戏到修道
很多传闻说葛方丈是翰林出身,其实不然,他是自幼出家。葛月潭在清代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出生在山东,小时就很聪明,因家境贫寒,难以糊口,被当时的一个戏班买去,他那年才九岁,从此跟随戏班东奔西走,赶野台子、庙会唱戏。这一年戏班来到关东沈阳,有一天正赶上当时太清宫的魏绵荣方丈出来看戏,他突然发现葛月潭气宇不凡、仪容俊秀、又打听到是被戏班子卖来的。于是他找到了戏班老板说,要把这小孩赎出来。老板一看这个道人面慈心善,说得又很恳切,就答应了。魏方丈花钱把葛月潭赎了出来,把他领到庙里就此蓄发出家。
打这葛月潭就在庙里打杂和干些力气活,什么洒扫庭院啦,除草浇花啦等等。魏方丈给他取名叫明新,又号宸庚道人。方丈看他天资聪颖,为人勤恳,又好学上进,就让他在庙里读书。那时各地道教的宫观都相通,所以葛月潭在二十岁时曾去辽源一座道院修行。在他三十岁时来到北京的白云观。白云观是中国道教的祖庭,道人上百之多,葛月潭在这当了知客,就是掌管接待等事的道士。
当时正是清朝光绪年间,朝廷中很多翰林学士都和白云观有来往,葛月潭结识了很多文人墨客,翰林学士、编修,和他们学习一些诗文、书法,又经人介绍拜大画家周棠(字少白)为师,跟他学国画和书法。葛月潭每日除接待来观名流之外,还有很多闲暇时间,他就把精力都放到练习书画上。由于他身闲心静,孜孜不倦,因而他的书画艺术造诣很深。
葛月潭在年近五旬时,被道教公选为沈阳太清宫选贤丛林方丈,系邱主龙门派第二十代弟子。
保庙宇改车道
沈阳古城是明朝洪武二十一年,在元朝土城遗址修筑的砖城,东西南北开了四个城门。清朝天聪五年,清政府又对明朝所筑砖城进行了扩建,建成了周围十华里方形城垣,加高了城墙。在每面城垣各辟二门。形成八门八关,城内成井字形大街,还有很多胡同。城外称东、西、南、北门脸,那时“西门脸”是个非常热闹的杂巴地,这里人流如海,盛极一时。紧挨着太清宫不远的西北城角,就是太清宫方丈葛月潭为了兴善事而建立的免费小学,叫私立太清宫国民学校。一九二三年,奉系军阀张 作霖执政时,奉天市政公版发布公告,要从大西门经太清宫至小西边门开辟有轨电车路,路面要宽八丈、两侧的商铺、民宅一律拆除。这样一来,原来非常热闹的杂巴地也就非迁不可,特别是在拐弯处正是太清宫的第四层大殿,当然也在拆除之内了。这一下可急坏了太清宫的道士,这才由葛方丈出面进见张作霖,请求保存太清宫丛林的完整。葛月潭是东北的道教首领,素常跟张作霖交往很深,张作霖看葛月潭的面子,只好应允,于是告知市政公所往北改道。这样一来只把那太清宫国民学校拆迁,这所小学后来迁到南关的玉皇庙内继续办学,太清宫的四层大殿却得以保存下来。
卖画赈灾
过去奉天一带常闹水灾,葛方丈为了兴善于民,他曾几次义卖书画救灾,平素葛月潭的画从不卖钱,可每次救灾他都画上百幅书画,以他的声望又借助于他和张作霖、吴俊升的关系来举办画展。他让张作霖、吴俊升给那些国画写价出售,他们为每幅画都写几百或上千元大洋。当时官吏,社会名流,为壮其门庭,都在张大帅号令下前往太清宫购买书画。特别是张作霖、吴俊升手下那些官员和社会上的绅士们,他们出于对中国道教协会东北分会会长、太清宫方丈葛月潭的尊重,都出来捧场,所以书画很快就卖光了。葛月潭分文不取,他把卖书画的钱全部捐献给灾区,救济灾民。因而,葛月潭卖画赈灾传为佳话。
空谷幽兰
葛月潭在白云观时苦学书画,回到沈阳太清宫后名声很大,他所作的书画不订润格,来者不拒,不收笔润(即不收钱),再加上他的书画精湛,这样就使他的作品深受人们喜欢,流传很广。在这期间葛月潭还为很多人写过匾额,可惜留存下来的不多了。葛月潭画的花卉甚多,如墨牡丹、梅、竹等,尤其各态兰花画的最佳,可说是用笔柔润,姿态各异,生动逼真。他画的石能看出三面,很有立体感。葛月潭还常和他的老友当时的几位翰林如:尚雅真、锡钧、缪润裁等合诗配画,那些诗画真是妙趣横生,意境古雅。葛月潭的书法,用笔圆润,行楷不离王右军遗形,草书有山林气,隶书则雍容大雅。
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在沈阳举办蔡锷、黄兴追悼会,葛月潭书赠挽联一幅,联为:“国士无双双国士;完人难二二完人。”一时传为妙联绝对。
到了晚年,葛月潭则因求书画人太多,就时常让其传人太清宫监院邢真澈代笔。所以葛月潭后来的作品,真伪杂陈,瑕瑜互见,现在千山的葛公塔四周精镌各态兰花,就是葛月潭年近古稀之时亲自绘的,给后人留览饱受眼福。
临终留诗
葛月潭八十一岁(1935年)时,在太清宫方丈室打坐,他越来越感到身体不适了。就在那一年的一个傍晚,他把太清宫一些道士叫到跟前,他已知自己不行了,于是让监院邢真澈和俗弟子刘伟华(当时的女子中学教员)为他展开宣纸,侍候笔墨,他扶案提笔画了最后一幅兰花,并提诗一首,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仙槎。挥麈东冥去,云天到处家。
下面落上“月潭绝笔”。画完把笔一搁,坐着就“羽化”了。
葛公塔
葛月潭在世时,是东北的道教首领,经常出入官府,在社会上也很有声望,再加上他精于书画,卖画赈灾为老百姓作了一些善事,所以就深得人心,很受百姓的爱戴。因此,在葛月潭在世时,于民国十八年,就由少帅张学良等几十人发起,为葛方丈在千山无量观建造一个白石塔,还在塔前立了两块石碑,一块碑上刻的是葛方丈功德传历,一块碑上刻的是发起人和捐修塔的人名。
在葛月潭逝世后,大清宫除将绝笔书画珍藏外,还为他操办了盛大的道教奠礼,社会各阶层都前往悼念。礼毕后把遗体坐卧在精工制造的水泥坐龛内,暂厝于葛月潭的家庙内。第二年坐龛运往千山,殓入塔内,这就是现在千山无量观的葛公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