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之旅(十五):浅论高原反应——胀气与憋气
此次西藏之旅属于探险之旅、体验之旅和匆匆的走马观花之旅。
所谓“探险之旅”主要是指探秘高原反应对自己身体的影响。说实在的,一直拖到60岁的今天才踏上西藏的旅途,既不是因为没有时间,也不是因为没有金钱,而是因为对高原反应的恐惧。此次西藏之旅没有选择坐火车和乘飞机,而是选择了坐车和驾车,现在看来还是正确的。
还没有进西藏,只在四川境内海拔3200米的日隆镇(现已更名为“四姑娘山镇”)就体验了一把高原反应:天旋地转、手脚冰凉、想拉想吐。时间是傍晚时分,刚吃完晚饭,外面的天气突变,下起了冰雹,屋内又突然停了电,自己衣服没有带够,穿得少了有点冷,内忧外患,导致了这第一次的高原反应。后来躺在床上加了条被子,20分钟后就缓过劲儿来,手脚都暖和了,放了几个屁,人就渐渐地舒服了。
第二次高原反应是在从革吉县到措勤县的路上。这两个县都属于阿里地区,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当时的感觉就是发麻,从上到下,先是头皮发麻,然后是脸部,再后一直到胃部,发麻发紧。一个小时后,车子停在了一泓美丽的湖水旁边,下车后不由自主地奔向了湖边,嘁哩喀喳拍摄了一通照片,回到车里,发麻的感觉竟然消失了。
这以后海拔超过4500米时还会有脸部发麻的感觉,但就是麻麻,没什么要紧的,慢慢也就习以为常了。在那曲地区双湖县海拔5500米的普诺岗日冰川跑上跑下玩了足足2个小时后又驾车在“搓板路”上跑了90公里回到双湖县城,竟然没有什么事儿。在海拔4900米的双湖县城住了两个晚上,呆了三天,也没见什么高原反应。这以后信心就足了。信心足了,什么事儿都没有了。回到海拔3650米的拉萨市时,竟然因其海拔“低”而感到有点小高兴。看来,人是个可塑性很强的动物,吊起来,都能挨,挨一阵,才就习惯了。
现在回想一下,所谓的“高原反应”,其实也就是“两气”——胀气和憋气。我的第一次“高反”属于“胀气”;第二次“高反”则属于“憋气”。
“胀气”是人们上高原后的一种普遍反应,也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在高原上,封闭状态下,外面的压力低了,里面的压力自然就高了。封闭较好的食品包装袋在高原上都鼓涨得像头“小肥猪”似的,就是这个道理。人体虽然也较为封闭,但两头都有“出气口”,在高原胀气的情况下,只要肠胃没有特殊的毛病,暖暖胃,通通气,放几个屁,就没事儿了。所以,去青藏高原,穿暖和点,再带上些“霍香正气水”之类的通气的药品还是有必要的。
“憋气”是人们上高原后的另一种普遍反应。海拔高了,氧气少了,自然会感觉憋气。有人会感觉头痛,有人会感觉头麻,有人会感觉四肢无力,有人会感觉一动就喘。但只要注意不剧烈运动,这些感觉随后都会减轻和消失。因为人类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只要心态放平和,这些都不是什么大事儿。如果心里老犯嘀咕,想歪了,可能就会犯病,但这种病绝对不是高原反应,而是心理反应,是心病。
“一心似水惟平好,万事如棋不着高”,宋代诗人戴复古说的,我觉的挺有道理的。
本期图片:羊卓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