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慢阻肺的用药变化了解其治疗关键
吸入药物是慢阻肺患者最常用的治疗药物,几乎每位慢阻肺患者都需要终身使用。慢阻肺吸入治疗药物的发展从最初仅使用 SABA、SAMA 到 LAMA、LABA 再到现在的 ICS + LABA + LAMA 联合治疗[1],慢阻肺患者治疗选择方案不断得以丰富。
GOLD 指南也逐渐完善对三联治疗的推荐[2],2021 版中国慢阻肺指南已将 ICS + LABA + LAMA 三联治疗写入 D 组初始治疗方案[3]。目前慢阻肺患者普遍病情严重,尤其是中国慢阻肺患者,有数据显示新诊断的慢阻肺患者中重度及以上患者占比达 85%(图 1)。同时,国外数据指出,很大比例的慢阻肺患者在疾病早期未能得到合适的治疗[4],慢阻肺患者在 8 年内会逐渐进展至需要接受三联治疗[5]。早期有效治疗有利于遏制病情发展,因此慢阻肺初始治疗药物也可能逐渐发生变化。
图 1. 新诊断慢阻肺患者中患者严重程度
当前,三联药物已成为临床中治疗慢阻肺的常用药物之一,而随着单一装置三联药物在国内上市,单一装置与开放装置三联药物的选择成为新的临床问题。慢阻肺患者在使用吸入装置时,平均三分之二以上的患者会犯至少 1 次错误[6],这使得临床需要更简单易操作使用错误率低的吸入装置。如果同时能减少装置使用次数将更为有益。那么,
哪种吸入装置符合患者和临床的需求呢?
什么样的药物既可搭载简单易操作的吸入装置,又可以让患者减少用药次数,达到长期控制呢?
GOLD 指南中,单一装置三联治疗的临床地位如何?
单一装置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三分子有着怎样的突破与创新?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