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振超丨新乡印象(行走散文)
2019年7月,应邀参加在新乡河南师范大学举办的“中国好教师公益行动计划”,有机会对这座文化名城有了更亲近的了解,真正走在城市的大街上才能体会到它的真切和朴实。每个地方都有专属它的回忆和味道,比如新乡。
新乡,别名牧野,“豫北明珠”,河南地级市,处于中原腹地,新乡历史悠久,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都有遗址留存,是《诗经》重要发源地之一,听说流行于古代新乡地区的诗歌占国风的四分之一,反映朝代更迭的围魏救赵、牧野之战、张良刺秦、陈桥兵变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这一点从新乡的道路名、公园名,区域名中就能看到这些历史迹象。
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美食,我不是美食家,但习惯了做家庭饭也就有了品尝不同味道的冲动,新乡也有很多别具特色的美食,经打听当地人知道,这里的美食集中体现在西大街,西大街对新乡人意味着什么,可能就是南锣鼓巷之于北京,宽窄巷子之于成都,鼓浪屿之于厦门,户部巷之于武汉,回民街之于西安,士林夜市之于台北,西大街的故事在于从不打着老街的名号以文艺的名义卖着从义乌廉价批发而来的饰品,西大街有着自己的格局,一半是美食,一半是回忆,人多、车多、笑声多。
在吃的定义里,味道是第一定律,新乡人从来没有把美食束缚成一种单一的味道,他总能怀着自己对美食的理解不间断地进行新的尝试,西大街的美食中总有几个味道能戳中你的味蕾,比如烧饼、罗锅肉、烧鸡,还有原阳烩面、长垣的饸饹等,每晚散步时,总要品尝几种,有时感觉很一般,这可能与我习惯了家乡的味道有关。
在河师大的几天我看到了西区校门的富丽堂皇,看到了文渊楼、运动场和银杏树簇拥着的小路,看到了凌晨12点的帕瓦罗蒂,也看到了东餐厅后面的向日葵。向日葵笑对着的文科楼,那里一定有着满是情怀的学子在浅吟诗歌。在西餐厅,每天中午,我都能免费享用这里的自助餐,尽管这里的大米有些生硬,但我还是很珍惜这份河师大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好教师的热情,在千人的餐厅吃饭,感觉就是不一样,应该说是很不适应,匆匆来去的人群让时间催促着每个人进食的速度。在小学了呆久了,总想换个环境,比如参加这次学习;当教师时间长了,总想换个角色,比如在河师大当个学员。
夜晚,黑暗降临,满城的缤纷繁杂都消失了,外出学习的日子,真的闲暇了,不用陪伴孩子,不用操劳家务,不用享受爱人无休止的唠叨,一个人,信步游走在新乡市区的大街小巷,看景、听景、悟景,在新乡博物馆走一圈,在平原公园、牧野公园的石凳上抽支烟,细细品味这座城市的夜晚。
喜欢夜晚的人一定有一颗柔软的内心,夜色里彷徨彳亍的行人,一定是有心事的;夜色里悠然漫步的人,一定是有情怀的;夜色里像我这也的人,一定是热爱生活的。在夜色里,人所面对的东西,最清晰的莫过于自己的内心,几十年的夜,从惧怕到喜欢,是经历过后的一种坦然。
在新乡的这几天,我一个人转悠了市区的大街小巷,那只是匆匆而过的经历,这经历终将成为一种积淀。不一样的城市不一样的美,唯有走近它,再走进它,才能领略到它的无穷妙趣。
作 者 简 介
赵振超,男,汉族,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骨干教师,供职于平顶山市宝丰县文峰路小学。热爱文学,喜欢写作,相继在《行参菩提》、《豫记》、《陕西散文论坛》、《三秦文学》、《文学百花园》等网络文学公众平台发表文章数篇,编著有散文随笔集《平凡的人生》,系列行走散文作品收入《2017年中国行走散文作家二十二强》。每天醒来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交集中丰盈着自我,在学生纯真的笑语中净化者自我,在心灵和灵的碰撞中提升着彼此的生命质量,喜欢在这样简单而看似重复的教育生活里享受属于我的快乐。行走于教育之路,做一个追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