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者胃肠不好,夏季須注意防治胃肠感冒
夏天来了,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患者说近一段时间会感到:浑身困乏,没有一点精神,还老打瞌睡,总觉得没有睡醒;头重身困,四肢酸楚,食欲不振,口腻不渴,胸闷痞满,小便不畅,大便粘滞不爽等症状。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还有一些患者自己说湿气重,要求调理,那什么是湿气呢?
湿气是中医学概念,又称湿邪。湿邪有外湿和内湿之分。外湿本指自然界多雨或潮湿的气候或环境状态,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内湿则指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脏生理功能失常、体内水湿停聚所形成的病理状态。外湿致病,易伤及脾脏,使湿浊内生,而脾失健运,水湿停聚,又易招致外湿侵袭。
无论外湿或内湿,都有阻遏气机、伤人阳气和侵袭脾脏的特点。在病证上又都具有沉重、秽浊、黏滞等特性。沉重是指感受湿邪后,患者常可见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懒沉重,关节疼痛重着等症状。这是因为湿邪侵袭肌表,留滞于经络关节,使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阻碍,营气和卫气不能调和的缘故。秽浊多指湿邪致病后,人体各种分泌物秽浊不清,如面垢多眵,大便溏泻,下痢脓血黏液,小便浑浊,妇女白带过多,湿疹浸淫流水等。黏滞一指因感受湿邪而引起的病证病程较长,缠绵难愈;一指病灶部位多潮湿不净,排出物黏滞,舌苔腻等。
此外,湿邪致病还多见于人体下部,如妇女白带增多、淋证、泄泻、痢疾等,水肿也多以下肢较为明显。以上就是湿邪的致病特点。湿邪的危害很多,实际上,很多人已经意识到湿气的危害了,比如,南方的人,常年会通过煲汤,喝药茶来祛湿,一些人可能会选择去拔罐,按摩,刮痧,喝红豆薏米等来祛湿。
日常调理
夏季多湿是一种自然现象,是自然界阴阳转化的一种正常偏性。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已经适应了自然界的气候变化。所以在夏湿季节,只要规律生活,湿邪不会给人造成多大的问题,随着季节的变化,湿邪自然就会消退。夏季不要贪凉饮冷,否则会导致胃痛、腹泻等疾病的发生。潮湿往往与'寒'一起来,要注意保暖,不要贪凉,也不要吃太寒凉的食物。
夏季我们可以通过食疗来去除体内的湿邪。对于湿热邪气如舌红苔黄腻,头脑不清醒,口粘、口苦,口渴不欲饮,大便粘滞不爽等症状可以喝生薏米和绿豆粥,或吃西瓜; 祛湿食物有赤小豆、薏米 、莴笋、扁豆、冬瓜等,或者平时坚持喝治疗祛湿饮品。
简单食疗法:
红豆薏米冬瓜汤
红豆50克,薏米50克,冬瓜150克一起煮汤服用。
山药红豆莲子粥
山药、红豆各30克,莲子肉15克,大枣10枚,小米60克,淘洗干净后与小米共煮成粥,熟后加白糖调匀即成。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纳差,肢体无力。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的湿邪通过食疗不能缓解的话,需要到医院就诊。尤其是有消化道慢性疾病的人,夏季的湿邪阻遏了脾胃的运化功能后,如果诱发原有疾病加重更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文 / 花继平,安徽省淮北市中医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