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别了,妈妈!不要救我!”9岁女孩欲轻生,背后真相让无数爸爸妈妈沉默了

 ◆ ◆

昨天,收到一位全职妈妈的来信。

她说,自己和正读三年级的女儿,因为作业的事情大吵一架,一气之下扇了女儿一巴掌。

结果女儿不依不饶,转身爬上自家8楼的窗台,要往下跳。

家人好说歹说,才把孩子从窗台上拽下来。

妈妈说自己有点后怕,9岁的孩子竟然生出跳楼的想法,万一真做出傻事来该怎么办?

从妈妈的来信中,我大致明白了事情的缘由。

孩子平时写作业特别磨蹭、拖拉,东瞅瞅西看看,一会要喝水一会要吃水果。

一张数学卷子,从下午放学硬生生的熬到夜里十二点,还没做完。

妈妈怒了,直接把卷子撕成四截,搓成球,扔进垃圾桶。

因为丈夫常年在外,家中一切全靠妈妈一人撑着。母女俩就在每天的吵闹中,继续和好、继续吵闹。

提起写作业,平日里也没少听身边妈妈的抱怨:

“事儿特别多,一写作业就要这要那”

“磨磨唧唧,半天写不出一道题”

“太笨了,怎么也教不会”

……

而另一边,备受指责的孩子更是满腹委屈。

作业成了亲子间的最大绊脚石、第一大杀手。

恐辅症,

击溃了多少妈妈的理智与体面

2019年,妈妈圈又出了一个新词——“恐辅症”

受得了上班的奔波,扛得住家务的操劳,却在带娃写作业的瞬间崩溃了。

前几日,河北保定一位妈妈被孩子的作业气哭了。

当天,妈妈陪孩子写作业,跟孩子说数字要空一格再写下一个。

讲了好几遍,孩子还是非得一格挨着一格写。

结果,妈妈说话速度有点快,孩子一着急,趴在桌子上委屈地抹起泪来。

妈妈见孩子左一把眼泪右一把鼻涕,又气又心疼,眼泪也跟着流了下来。

辅导作业一时气,一直辅导一直气。

好好的亲子关系,一旦到了小书桌上,就成了随时引爆的“情感炸弹”。

关于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最新调查显示,全国近76%的家庭曾因写作业问题发生过矛盾,80%的妈妈在辅导作业的时候想打孩子。

谁不想做个温柔的妈妈?可一提到作业,所有的努力瞬间崩塌。作业已成功的击溃了妈妈们的理智与体面。

今年3月,上海一位妈妈跳河轻生,原因竟是辅导作业时和孩子起了冲突,一气之下想不开,被救时她还不停地说“不要救我,我真的是太累了!”

跳河被救的年轻妈妈

一句“太累了”,道岀了很多妈妈的心声!

这种累是夹杂着复杂情绪的心累,更多的是完美育儿的期待和焦虑。

担任云谷学校“谷主”的马云说:“每个孩子考核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不能用爬树的能力来考核一只老虎的能力,但是我们现在很多家长就是在逼老虎爬树,什么都得好。”

老虎爬树能爬多高?

本质上还是父母的心态作祟,只有“焦”而少了“虑”,更何况是妈妈的独自托举。

教育孩子,

从来都不是妈妈一个人的简单事情

还记得去年冬天杭州一对夫妻因孩子作业反目离家的新闻。

晚上,派出所接到一个10岁男孩焦急的求助电话。警察赶到现场发现,妈妈在马路边哭个不停,爸爸在旁劝说。

原来,妈妈发现男孩一直在玩手机,不写作业,火冒三丈,忍不住打了他。

爸爸看到后责怪妈妈不该打孩子。

妈妈想到自己每天忙工作、忙家务,还要辅导孩子作业,没人理解自己的辛苦,委屈地冲出家门。爸爸随后跟着冲了出去。

男孩眼看闯了祸,赶忙搬来警察来充当和事佬。

作业已然成了家庭关系的检验场。比辅导作业更扎心的,是有个总拆台的“猪队友”。

像这样父母双双离家出走的,不在少数。不赞同儿媳教育孙子的方式,婆媳大打出手,也是常有的事。

其实让妈妈们憋屈说不出口的是:为什么只有我一个人在教育孩子?

来自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在40岁以下被访爸爸中,最近一年从不或很少照料孩子生活的占到70%,从不或很少辅导孩子功课的占到47%,而妈妈在这两项的表现分别为7%和20%。

深以为然。

闺蜜跟我吐槽每天过得兵荒马乱、精疲力尽,最难莫过于孩子作业,简直就是煎熬。

她老公要么沙发上翘着二郎腿玩手机,要么干脆不见影。

即使偶尔帮着盯一下孩子作业,也是敷衍,后来直接撂下一句话“你能,你辅导,别找我”。

孩子,不是妈妈一个人的孩子。

教育孩子,也从来都不是妈妈一个人的单独行动。

家庭的稳定,离不开妈妈的不焦虑、爸爸的不缺席和孩子的不失控。

笑着管孩子作业,

才是为人父母的成功标准

有人调侃,作业看修行。

确实。

一个家是否和谐,陪做一次作业就知道了。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醒他的同仁:“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警醒?孩子不是越催越快,而是越催越急。

想要孩子不磨蹭,不催不吼主动做作业,不妨试试以下几种方法:

1.培养孩子的自驱力,让他知道“我这样做很快乐”

教育家林格说:“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无条件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而不是控制它。”

有些家长喜欢盯着孩子做作业,一边批评、埋怨、责怪:

“这么简单你怎么都不会?”

“教了这么多遍你怎么还是不懂?”

“你怎么这么笨!”

殊不知语言暴力虽然不攻身,但攻心。

这样越催促、越唠叨,孩子越认定作业是父母给自己的任务,越缺乏热情和主动性。

内驱力才是孩子爱上学习的强心剂。

演员海清的儿子学习方面基本不用父母操心。

为了完成体育作业,他花上几个小时仔细研究折纸;

写各种作业也是劲头十足,从不给自己找借口;

哪怕在妈妈邀请他玩的时候,也是先完成自己的计划,按照自己的节奏走。

把孩子的内驱力培养起来,对父母来说是极大的解放。

2.提高孩子的专注力,让他知道“我能够做得很好”

在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不要过早地给孩子贴上磨蹭的标签,父母都要参与进来找更深层原因。

北师大心理学博士田宏杰教授提出了几种借鉴方法。

目标分析法。帮孩子把作业任务进行分解,在一定时间内每完成一项任务就打个对勾,让孩子体验写作业的成就感和完成了的喜悦感。

清单法。按照先做简单的喜欢的、每天顺序基本固定、孩子自己决定顺序等原则,把作业用清单一项一项的列出来,让孩子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和所要做的事情。

番茄钟法。设定15分钟、30分钟的番茄钟,一段时间内只做一件事情,高效集中孩子的注意力。

当然,在做作业前把书桌和周围清理干净,消除一切干扰也是非常重要的。

3.增强孩子的自控力,让他知道“我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爱因斯坦说:每个人都是天才,但是如果你用爬树的本领来评价一条鱼的能力,那它终其一生都会以为自己是个笨蛋。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与节奏。

有的孩子接纳能力强,做作业时快而且好。有的孩子消化吸收相对慢,做作业时就慢一点。

千万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

家庭教育专家尹建莉从不陪女儿做作业,让孩子明白做作业是她自己的事,也让孩子学会承担后果。

安静的做个观察者,把作业的决定权交给孩子,允许孩子以自己的节奏处理自己分内的事。

美国诗人梭罗说:“如果一棵树一开始成长得比较慢,它以后必然有强大的根基。我相信人类的成长也是如此。”

父母是根,孩子是苗。用根育苗,根深苗才盛。

爸爸妈妈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笑着辅导孩子作业,培养孩子长大成人,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很多时候,一点点小事,一句无心的话语,一通电话,一次家长会,就能让人崩溃大哭:

“我女儿才10岁,只有一次人生,我却陪不了她”40岁妈妈崩溃痛哭,揭开4000万成年人的痛……

▍来源:本文系习伴(ID:xiban2020)原创。育儿不只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项自我修行。培养自觉、自信、快乐、有爱心的孩子。陪伴式成长,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习伴经授权发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