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口介绍」石湾窑

石湾窑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东南部,是我国陶瓷史上著名的民窑。石湾窑创烧于唐,繁盛于明清,至今仍延续烧造。其产品种类丰富、胎体敦重、釉层厚实、釉彩光润绚丽。明代后因善仿宋代钧窑釉色而名扬天下,被称为“广钧”;因其胎为陶土,又被称为“泥钧”。石湾窑善仿擅创,勇于创新,尤其是明清以后烧制出大量以人物、动物等为造型的艺术雕塑,并以造型多样、人物塑像千姿百态、神形兼备的风格在中国古陶瓷史上独树一帜。

明代南风古灶

创烧期

石湾窑唐代开始烧造,产品以日用陶器为主,器型主要为碗、盘、盆、罐、在坛等,胎壁厚重,胎质疏松,烧成火候不高。外壁多施半截釉,胎釉结合不牢,多有剥釉现象。釉色有青釉和酱釉、酱黄釉等。碗、盘、罐类器物外壁多为素面,少量在罐肩部或器盖上,采用堆塑、捏塑的手法塑出楼宇、人物、龙、莲瓣纹。

发展期

北宋时期,随着广州对外贸易的发达,刺激了石湾陶瓷业的发展。当年石湾窑火兴旺,成为了佛山重要的陶瓷生产和外销基地。

宋石湾窑长颈瓶

这一时期已经广泛采用长条形斜坡式龙窑烧制陶瓷,一般采用正烧和叠烧两种方式,这种窑炉比唐代的馒头窑烧制的产品合格率高,质量也有很大的进步。

北宋时期的陶瓷产品种类较唐代更为丰富,主要有日用陶瓷、丧葬用陶瓷及宗教祭祀用陶瓷,型制规整,器表平滑,底足平稳。釉色也比前代多,以青黄釉、酱黄釉居多,青釉、黑釉、酱釉次之,白釉最少。施釉方法与工艺均较以前有进步,不仅将釉色施于器物的外表,还利用荡釉法将釉色施于瓷器的内壁。器表装饰工艺也十分丰富,有刻花、划花、戳印花、贴塑、彩绘等。

元石湾窑鱼形砚滴

南宋至元,中原有十多个姓氏因避乱迁居石湾,其中有不少是各地名窑工匠。这些南迁移民世代经营陶瓷业,不仅把先进的陶瓷技术带到石湾,而且还与石湾原有的技艺和制陶经济融合互补。

器物有碗、高足杯、双耳瓶、三足炉、盏杯、灯盏等,产品质量有了明显提高。釉色以黑釉为主,酱黄釉、酱黑釉、青釉次之。

繁荣期

明代,朝廷恢复了广州对外贸易中心的地位。佛山作为当时新兴工商业城镇,手工业、商业十分繁荣,是全国“四大名镇”之首,这些都促进了石湾窑的发展。

明正德年间建成的“南风灶”(因灶口向南而得名),把原来设在两旁的火眼由两排增至五排,将火眼改在窑顶并增设3个,每个火焰的距离缩小为30厘米左右,使窑内各个不同的部位都能加进燃料,克服了过去火候不均的缺点,同时也加长窑的长度,使窑容量增加的同时又提高了陶瓷质量。

明石湾窑楸叶式洗

明石湾窑仿钧釉鼓钉三足花盆托

石湾窑工们为了满足社会各阶层人士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陈设器皿、文房用具、祭器、仙佛道人物等品种。这类陶器讲究造型规整多样、釉色多彩缤纷、打破了石湾传统生产日用陶器的格局,从而形成了石湾窑生产的一个全新门类,即艺术陶塑。

明石湾窑仿钧釉三足炉

明石湾窑翠毛釉撇口瓶

釉色方面,打破了以往青釉、黑釉、酱黄釉等简单釉色,调配出青、红、白、黄、黑等多种色釉系列。为适应社会多元化需求,石湾窑还开始仿制中原名窑产品,尤其善仿宋代河南钧窑陶瓷,既仿造型又仿釉色,被誉为“广钧”。窑工们还以此为基础,衍生烧出了翠毛釉、雨洒蓝、钧红、紫变釉等多种以仿钧釉为基调的窑变釉色,确立了石湾窑釉色的基调。

明代红陶狮子一对

明石湾窑仿钧釉菱花式三足花盆托

清代,随着广州对外贸易新发展,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艺术陶塑与日用陶器比肩发展,出现了专门生产艺术陶塑的白釉行、花盆行、古玩行等。涌现出一批批能工巧匠,他们挖掘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题材,进一步丰富和扩大了艺术创作领域。

清石湾窑牛式花插

清代凤凰牡丹缸

这一时期题材十分丰富,有仙佛道人物、市井人物、鸟兽鱼虫、瓜果器皿、仿古供器与仿历代名窑产品等,尤其是人物塑像手法精练,造型丰富,神态生动,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欣赏价值,被人们亲切地称之为“石湾公仔”。

清代田鸡笼

清石湾窑黄炳塑陶鸭

清石湾窑抓背瘦骨仙

釉色越发丰富,有专业的陶釉行,传统的单色釉和仿钧窑变釉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历代名窑釉色均能仿制。

清石湾窑黄炳塑素胎金丝猫

清石湾窑黄炳作黑猫

持续期

民初,由于洋货冲击,石湾陶瓷业遭受严重打击。为了挽救民族工业,一些新型陶瓷企业先后成立,他们利用人才、技术、资金优势,在制陶工艺和烧窑技术上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一些名师走出石湾,前往景德镇、澳门等地学习交流,并积极学习西方雕塑手法,把中外先进的雕塑造型手段运用到陶塑创作中,使石湾人物塑像艺术水平达到新高度。

民国红变釉达摩

民国坐莲观音

抗战期间,国家内忧外患,不少名师通过作品 来寄托家国情怀,这些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达到了高度统一,成为海内外人士争相收藏的珍品。

1938年日寇入侵佛山,石湾窑的生产遭受重创。1945年,石湾全行业仅剩龙窑17座,生产濒临崩溃边缘。

1993年《春夏秋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恢复国民经济的政策和法令。政府对民间艺术实行“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使不少石湾陶瓷艺人重新归队,石湾陶瓷生产也逐渐恢复。如今,石湾发展兴盛,名师汇集,成为了中国陶瓷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0)

相关推荐

  • 广东博物馆精品陶瓷欣赏(第10期)

    名称: 明石湾窑翠毛釉蒜头瓶 年代: 明代 类型: 陶器 质地: 陶 尺寸: 高20.3,口径3.4,底径9.8 CM 来源: 广东博物馆藏 名称: 明石湾窑翠毛釉胆瓶 年代: 明代 类型: 陶器 质 ...

  • 全国窑口大全之——石湾窑

    石湾窑以善仿钧窑而着称.仿钧釉色以蓝色.玫瑰紫.翠毛釉等为佳,但仿中有创.钧窑的窑变釉是一层釉色,而石湾窑变釉却有底釉与面釉之分.从传世器看,器体厚重,胎骨暗灰或灰白.寂圆叟在其<陶雅>中 ...

  • 喜耕田︱暮春时节,皖北乡村的「鸟口夺食」正在上演

    撰文︱小石潭记 编辑︱村庄物语 时令迎来暮春.皖北平原上,小麦正在扬花.灌浆.油菜花早已谢尽,已经结荚.长势好的田块,油菜荚紧挨着,密不透风.在地庄稼一片青绿.不久,人们将迎来一年一度的午收.又一个丰 ...

  • 全国窑口大全之——华宁窑

    华宁陶,古称"宁州陶",久负盛名,蜚声全滇.华宁历史上是云南著名的陶瓷窑场,到明代已经非常发达,清代达到鼎盛,时至今日华宁陶逐步形成釉色多样,品种繁多,门类丰富,规模庞大,质朴优美 ...

  • 全国窑口大全之——衡山窑

    衡山窑系湖南境内继唐代长沙窑之后兴起的彩瓷窑口,时代宋.元:位于,从湘江村的渡口边向北,直到永平村的成家滩.1982年.1983年和2000年,清理了两座龙窑.一座圆窑和一座葫芦形窑以及窑址堆积物.衡 ...

  • 全国窑口大全之——邢窑

    邢窑,是一处隋朝-五代时期的窑场,现存遗址位于河北省邢台市辖内邱.临城两县境内的太行山东麓丘陵和平原地带.据考证,邢窑始烧于北朝,衰于五代,终于元代,唐代时为制瓷业七大名窑之一,也是我国北方最早烧制白 ...

  • 全国窑口大全之——哥窑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陶瓷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哥窑胎多紫黑色.铁黑色,也有黄褐色,釉为失透的乳浊釉,釉面泛一层酥光,釉色以炒米黄.灰青多见,釉面大小纹片结合,其器形有各式瓶.炉.尊.洗及碗.盆 ...

  • 全国窑口大全之——登封窑

    登封窑"始烧于隋.唐,隋唐时期发现了黑瓷.白瓷.黄 瓷.花瓷烧瓷品种较多,以自釉为主,有白釉绿彩.白釉刻花.白釉剔花.白釉珍珠地划花及白地画黑花等,还烧瓷塑玩具.黑釉及三彩陶器. 珍珠地划花 ...

  • 全国窑口大全之——琉璃厂窑

    琉璃厂窑又称华阳窑,在四川华阳县城以南胜利乡一村,是一家生产青釉.黄釉.褐釉.黑釉.白釉.绿釉等为主的制造厂. 此窑创烧于唐代,盛于宋代,而衰于明代,烧造历史延续了七百多年.琉璃厂窑以其规模宏大.产品 ...

  • 全国窑口大全之漳州窑

    漳州是中国外销瓷的重要产地之一,陶瓷文化源远流长.明清时期,漳州月港兴起,漳州窑瓷器成为重要的输出产品,其独特的文化韵味和艺术魅力蜚声海内外. 近年来,国内外陶瓷学界对福建省漳州窑明清时期生产的外销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