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中成药 从感冒说起 ZT

从感冒说起
  中医理论认为疾病主要为两个方面;即外感与内伤。因此区分疾病为外感症和内伤症两类(其实还有一个“外伤门”应算是外科),而所 谓感冒也就是外感症。我们知道,中医总的原则是必须区分“阴阳、表里、虚实、寒热”这八个字,也就是中医著名的“八字纲领”,而八字中的“阴阳”二字则是 贯穿全部中医理论的核心所在,也是唯物辩证思想精髓的最彻底最古老最系统的精彩体现。所以我们的祖先曾反复提醒后人曰:“不知阴阳者,不足以言医。”(自 批:此语足省医家病家否?足省迷信假药、保健品者否?足省热衷某药某技某歪门邪道者否?)那么看官请问,这被中医视为外感症的感冒当属表症呢还是里症呢?
  恭喜,您答对了。当然是表症了。同时我们还应晓得,我们的祖先又将人体抵御病邪的机制由表及里划分为气分、卫分、营分、血分四个区域,以诊断疾病的所在区域并确认其为“气分病?卫分病?营分病还是血分病?”。请注意,是“由表及里划分”。请想一想,感冒该是什么分呢?
   嘿!您又答对了,是气分。也就是说,感冒这个病是在表皮部位的气分病。我们注意到这个划分是“气”在前,“血”在后。气是什么?阳也。血为何?阴也。治 愈疾病主要靠什么?有人说是药,错!乃人体之阳气也。阳御于外,恐邪入里伤其阴也。(自批:这里请注意,看官切莫着急滑过去。要仔仔细细揣摩这段话的重大 意义:这是不是临床诊治理论的分水岭?)这就引出中医治疗理论的一条戒律,即气分病当用升散而忌降下与收敛之药。反之则会引邪入里,犹如“开门揖盗”,越 治越坏。据某粗浅了解,恐怕有相当的恶性血液病是患于重感冒之后。也许是瞎猜,但是,难道就不应该认真研究一下吗?讲到这里索性就搂草打兔子捎带手提一个 问题,就是感冒该不该吃维C?记得有的电视节目都曾提起,很多专家都认为应该吃维C。其实,所谓科学并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单纯得如实验室似的,使得我们 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大家都知道维C性酸,而有些人认为“很不科学”的中医医药理论认为,酸性药物有收敛作用,可用于伤口愈合以及真元不固,但不宜用于外 感症。以前曾出过的“维C阿斯匹林”及现在还有卖的什么“维C银翘解毒”之类均为不合中医理论拍脑袋的玩意儿而已。所以啊,不懂一点中医药知识就连这病怎 么得的都不见得知道,呜呼悲哉!
  好了,言归正传。上面提到两个药,把那个西药抛开不表, 再说说“维C银翘解毒”。再把左边的西药去掉,咱单 表这“银翘解毒丸”。您可别被我上面的言辞吓着了,“银翘解毒丸”可是中医比较传统的成药,后来搞什么“相结合”才被加上了维C。其实“银翘解毒丸”源于 古汤剂“银翘散”,属辛凉平剂。被清吴菊通在《温病条辨》里推为治疗风热外感的首方。不过这些古专家们仍有许多争论,本人作为山寨江湖之人也没资格评论, 就不介入太多了。因此,本文对于汤剂也不多谈,只想就中成药的应用根据自己的心得做一番基本论述。实际上对于普通人来说,讲许多道理和条条款款用处并不 大。这好比电脑,使用者不一定懂得多少造电脑的知识,我们只需要会操作就行。如何提高中医的可操作性,也是本文的一个理想。
   现代病家大小病都要上医院,人之常情本无可厚非。可是医院压力忒大,看病就医成了一件费时费力费财的难事。其实,如果大家能够对中成药有所了解的话,一些 不是很严重的病并不是非去医院不可的。所以就这个问题,以个人多年的学习研究所得对几个主要中成药进行一番分析与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并达到进一步普及中医 知识之目的。
   我们接着从治疗感冒讲。在市场上治疗外感的中成药里,风寒类的《感冒清热冲剂》是一种较为温和的轻散剂,也是大家最常用的感冒药。有时会听到说:“感冒 了,吃了《感冒清热冲剂》也不见好。”这有两个可能,一是病重药轻;二是不对症,还要仔细斟酌病情。《通宣理肺丸》是治疗以受寒伤表为主因而感冒发烧无汗 的重剂。请注意“无汗”二字十分关键!在这里我要说的是,“有汗”与“无汗”是治疗外感用药的航向标帜。首先,《通宣理肺丸》源于古方《麻黄汤》,系中医 所谓“汗、吐、下”三法之汗法,尊病在表在上,从表从上去之,勿使其入里之理也。(自批:于此处呼应上文。)所以这是个发汗的药,病情重者可考虑用热稀饭 送服(活用中成药一)。但是,凡是已出汗、或身体虚衰脉迟微、或忽冷忽热、或肝胆病、或便秘内火实大者以及日在醉乡之饮君子,均属禁汗之列;发低热者亦当 慎用。此是关于汗法的禁律,不可不知。有关“低烧慎用”问题,后面另行讨论。
   《麻黄汤》与《桂枝汤》共为治疗风寒型外感的主方,前者偏于因寒,后者偏于因风;亦有因风寒夹湿感冒的,其主治方剂则为<九味羌活汤> 与<人参败毒散>等.均属太阳经之主要方药。因此凡属太阳经症,用其对症加减变化就没错。
   于是我在这里向大家推荐活用中成药二:用《通宣理肺丸》1-2丸加服《附子理中丸》1/4-1/2丸,可治受寒感冒引起的后背痛腰痛、甚至浑身痛而无汗;(相当于《麻黄附子汤》,关于《附子理中丸》,我们后面再讨论。)
  如果除了上述症状还出现项强、颈椎痛、头痛,则可再加上半袋至一袋《川芎茶调颗粒》,取其含有细辛等味药,故相当于《麻黄附子细辛汤》,此为活用中成药三。,
    有关温热型外感症,市场上的中成药比较多,但没什么可变化之处。只有《温病条辨》中提到的如伴有胃火较大,可于《银翘散》中加鲜芦根,这是汤药。而源于此 的成药《银翘解毒丸》用煎芦根汤送服也可考虑,只是本人还没有尝试过。所以关于温热外感的成药,就按说明服用就行了,这里就不多说了。
   上面说到的《川芎茶调颗粒》,说明上只讲用于外感风邪引起的头痛、或有恶寒、发热、鼻塞。该成药源于汤剂《川芎茶调散》,其实除了治头痛外,还可以治疗风 邪引起的鼻炎,使用上要用茶调才好。这里应该特别提出来的是,用浓茶调服<川芎茶调颗粒>对于近年来的风寒型外感有特效.不过,对阳气虚弱之 人、或非感冒引起的所谓慢性鼻炎则基本无效.《川芎茶调散》本为治疗风邪方剂,然《黄帝内经》就有“风乃万病之源”一说,这也能使我们对该方会有更多的领 悟。
   这里必须着重说明的是,除非确有温热实证或阴虚表现,就感冒病因来讲,一般均为因寒而起。在这个问题上,当代主流中医理论的有些论断我个人以为尚应商榷。 比如,感冒初起很多人先不发热,而是鼻干、咽痛咽干、干咳或痰粘稠不爽,一般就被认为是风热型,西医则诊断为“有炎症”,许多病家也总说自己是“慢性咽 炎”。于是西医只有消炎,不愈;中医则石膏、银黄之属,不但不效,反而咽更干更疼;于是又尊“补阴派”之说赶紧补水,结果连舌头都干了,而且病势更加向里 发展。其实这种症候,先用<小柴胡颗粒>,继用三四次浓茶调服《川芎茶调颗粒》可以速愈,而且会使病家满口生津。要知道这里所用的药可大多是 辛燥之品,怎么反而会有补阴功效呢?这里面的道理,首先病因还是因寒而不是因热,所以对症;再就是其中有着深奥的阴阳五行八卦辩证的哲学思想,简单来讲, 人体之真水,乃金所生,而金在西方,其味辛。正所谓欲补其子当补其母是也。(自批:如果您有是疾用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