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着突围的比亚迪 合纵连横、扩版图

比亚迪突围的战略目的,已显山露水

出品 | 每日财报

作者 | 魏文

面对汽车业的生死大考,新能源龙头比亚迪也没能逃过这一劫,2019年财报显示,比亚迪营收和利润双双下滑。

根据比亚迪2019年年度报告,公司当期实现营业收入1277.39亿元,同比下滑1.78%,其中,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14亿元,同比下滑41.93%。令人担忧的还有,2015年至2018年比亚迪净利润分别为:28亿元、50亿元、41亿元、28亿元,2019年净利润创下5年来新低。

其中,新能源汽车业务实现营收401.45亿元,同比下滑23.4%,占集团总收入的31.4%。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了较大影响。

纵观2019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可谓萧条惨淡,2019年,比亚迪汽车销量46.1万辆,同比下降11%,只完成了65万辆年销量目标的70.98%。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下降7.4%,约23万辆,国内市占率约19%。

面对现状,比亚迪该如何应对?

销量、净利润下滑,补贴“输血”不断

针对净利润和销量下滑,比亚迪称,主要原因是行业及政策变化以及研发费用上升的影响。2019年比亚迪研发费用为56.29亿元,同比增长12.8%。比亚迪在财报中表示,“将积极求新求变,加强技术研发创新,推进产业链开放融合,完善产品布局,巩固竞争优势,提升品牌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业务稳步增长。”比亚迪想通过研发来促进技术与盈利的上涨,如近来刷屏的比亚迪刀片电池等技术就是投入较大的一块。

同时《每日财报》还注意到,2019年公司按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损失、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损失高达8.09亿元,占利润总额的比重高达33.26%,同时,比亚迪还计提存货跌价损失、坏账损失等资产减值6.36亿元,占利润总额比重为26.16%。这也对比亚迪净利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根据年报显示,比亚迪主要从事三大业务,包含新能源汽车及传统燃油汽车在内的汽车业务、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而营收下降主要是汽车业务所致,其他两项业务却实现了惊喜增长:2019年,比亚迪的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的收入约533.80亿元,同比上升26.40%;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的收入约105.06亿元,同比上升17.38%。

另外,高额补补贴也是比亚迪挥之不去的阴影,令其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境况。年报显示,2019年比亚迪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4.83亿元,主要是与汽车有关的政府补助。而2018年这一数额为20.73亿元。

对于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业务的举步维艰现状,在《每日财报》看来,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同比下滑与及经济大环境密切相关,自去年退坡政策伊始,新能源汽车销量就出现了连续下跌,一度跌到冰点,对整个新能源汽车销量造成了巨大冲击。同时靠补贴 “输血”的好日子也日渐式微,从而导致比亚迪盈利能力的大幅缩水。

处境窘迫的比亚迪,如何突围而出,任重而道远。

力挽颓势,刀片电池倾“鞘”而出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自燃”事故频发,而自燃原因就是电池,电池安全问题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解决刻不容缓。

而比亚迪从具有优势的电池出击,致力于电池安全方面的创新,在今年3月29日,首次对外公布了 “刀片电池”测试视频,让比亚迪再次受到业界瞩目。刀片电池集成了比亚迪从电池原材料的制取,到动力电池包制造的全产业链优势。

相比采用传统电池,刀片电池作为新一代磷酸铁锂电池,透过创新结构设计,大幅提升电池空间利用率 50%至60%,而整车寿命可达百万公里以上,并能通过针刺实验等测试凸显其高安全性能及强度优势。比如传统电池包有 4-5 根梁,而刀片电池堆中有 100 个 刀片电池,意味着有 100 个梁,加上借鉴了蜂窝铝板设计,使电池更加安全。除了安全、寿命,续航等优势外,刀片电池还具有高电压放电能力,能够为纯电动汽车提供更强劲的动力输出和加速能力,预计带来 30%左右的成本下降。

在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看来,刀片电池的主要意义还在将改变行业对于三元锂电池的依赖,将动力电池技术路线拉回正道,并重新定义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标准。将倒逼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做出改变,让汽车行业进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最终让消费者受益。

公开资料显示,比亚迪以电池起家,是全球产能最大的磷酸铁锂电池生产企业。交付超过75万台磷酸铁锂电池汽车,15年来动力电池“0事故”。今年3月份,比亚迪宣布成立5家弗迪公司,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对外销售,分别是弗迪电池有限公司、弗迪视觉有限公司、弗迪科技有限公司、弗迪动力有限公司、弗迪模具有限公司。

而刀片电池就是比亚迪旗下“弗迪系”公司发布的首款电池。弗迪电池有限公司于2019年5月5日注册完成,其前身是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将为更多的品牌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事实上,比亚迪锂电池早在1998年就已成立。该公司在电池领域具备100%自主研发、设计和生产能力,产品覆盖消费类3C电池、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梯次利用等领域;在新材料、新技术研究领域,已完成众多项科研成果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领域涉及IT、汽车、新能源、轻轨交通等。

消息称,今年刀片电池即将用于市售量产车的新型动力电池技术,新车有望成为比亚迪汽车销量的新增长点。同时比亚迪也希望借此巩固并扩大自己在纯电动车领域的技术优势。预计今年6月,搭载刀片电池的比亚迪C级高端轿车“汉”将投产上市,续航里程600公里,零到百公里加速3秒9。

合纵连横,内外突破,扩版图

为扭转颓势,比亚迪除了亮出刀片电池,还接连内外突破,强联合汽车巨头并通过公司自身分拆寻求突破转身。

作为国内电动车行业的领军品牌,比亚迪在电池、电机及电控方面,拥有着不俗的技术优势和实力,也吸引不少车企主动选择与比亚迪进行合作,共同制造新能源车型。近期,比亚迪在战略布局上祭出 “大招”,与丰田汽车公司合资的纯电动车研发公司——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就是明证,双方积极推动合资公司的筹备工作,合资公司计划于5月内正式开业。

据《每日财报》梳理发现,双方实际上从去年就展开了紧锣密鼓的布局合作。

2019 年 7 月 19 日,丰田与比亚迪宣布签订合约,共同开发轿车和低底盘 SUV 的纯电动车型;

2019 年 11 月,丰田与 比亚迪就成立纯电动车研发公司签订合资协议,双方各出资 50%;

2020 年 4月2日,比亚迪官方宣布,丰田汽车公司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合资的纯电动车研发公司——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 3.45 亿元,开展纯电动车及该车辆所用平台、零件的设计、研发等相关业务;

2020年4月23日,比亚迪与丰田子公司日野自动车株式会社签署了战略商业联盟协议,将聚集于合作开发纯电动商用车。

在《每日财报》看来,对于此次合作,双方优势互补,规模效应及技术能力将进一步提高,能够带动整个电动车和新能源车市场的快速发展。

具体来看,比亚迪不仅能从丰田学习先进的整车制造方式、品质及安全测试方式等技术,还将进入丰田供应链体系,为丰田提供动力电池,有助于比亚迪品牌价值逐步提升及进入其他海外车企的供应链。同时丰田凭借自身的销售渠道和品牌影响力,可以快速的切入到纯电动汽车领域占领市场。目前,比亚迪已与多家车企合作展开动力电池等业务,未来有望进入更多全球车企的供应链。

相隔一个月,比亚迪又与丰田子公司日野自动车株式会社签署战略商业联盟协议,聚集于合作开发纯电动商用车,进一步加深了双方的合作基础,而抱紧丰田这棵大树,对于当下处境艰难的比亚迪,以及面对其它车企包括特斯拉在内的激烈竞争挤压,却是步好棋,外界也普遍看好,对于日后比亚迪开拓日本新能源市场也有了铺垫和入口。

比亚迪副总裁兼商用车事业群CEO王杰表示:“比亚迪商用车和日野一直致力于商用车电动化的技术创新和全球推广,此次中日双方强强联手,将领先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注入商用车电动化的发展,有助于进一步加快纯电动商用车在全球的普及。”

据悉,日野是丰田汽车的控股子公司,也是日本最大的商用车制造企业。商用车制造实力很是雄厚,早在1991年,日野推出了首台重型城市交通客车,这也是世界上第一辆混合动力商用车。资料显示,比亚迪商用车旗下拥有纯电动客车、纯电动卡车等电动化产品,自2011年全球首批商业运营的纯电动客车K9在深圳投入运营以来,运营足迹超过5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个城市,销量超过5万台,纯电动大客车(10米以上)累计销量居全球第一。

目前,起步于电池事业的比亚迪,已掌握电池、IGBT、电机、电控等电动车的核心技术,现已成为能够提供包括乘用车、商用车、叉车等新能源车以及动力电池在内的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

继中日双方强强联手后,比亚迪又从内部进行自我突破,觅翻盘机会,公告称,比亚迪微电子完成内部重组,更名为比亚迪半导体,拟引入战略投资者,预计将逐步迈向上市的步伐。本次内部重组是对公司半导体业务的深度整合和聚焦,将使公司半导体业务在独立运营下获得更快发展。

通过内部重组,比亚迪微电子受让宁波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100%股权和广东比亚迪节能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并收购惠州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智能光电、LED光源和LED应用相关业务。本次拟引入战略投资者,可以看做比亚迪企业市场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有望充分释放比亚迪下属子公司市场潜力,提升公司整体价值。

截至此次公告披露日,本次拟引入战略投资者尚处于筹备阶段,尚未签订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或安排。不过比亚迪在2019年年报中表示过,集团将继续加大供应链体系开放,推进子公司的独立运营和市场化。在整车厂降本难、销量下滑、利润承压的情况下,比亚迪分拆业务谋求生路,在每日财报看来一点也不难理解。

至此,比亚迪突围的战略目的,已显山露水。

从刀片电池推出、与丰田合作,分拆优化业务线,可以说步步为营,对于目前处于业绩下滑的比亚迪而言,既能提振市场对比亚迪的正面品牌口碑,又能增强投资人的信心。加上国家补贴政策延长和 2020年国补的确定,不仅利好相关产业链,对巩固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地位也将不容小觑。

声明: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