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王城遗址
1制作技艺早已经失传的蛋壳黑陶
梁王城遗址是春秋战国时期苏北地区最大的城址,有多达五千年的文化堆积,是研究黄淮地区人类文明起源的“活教材”。该遗址日前在南京大学、南京博物院等单位组织下,再次启动新一轮的抢救性发掘,据悉,遗址抢救性发掘为的是“让位”于南水北调工程,待发掘及文物保护工作完成后,梁王城遗址的西部将被淹没在大运河南水北调的滚滚江水下。
梁王城遗址位于邳州市北部约37公里处,京杭大运河傍依而过。1957年,南京博物院考古调查发现了该遗址,经过多次考古发掘,表明该处遗址文化层堆积有四五米深,内涵丰富,地层堆积从早到晚依次为大汶口文化层、龙山文化层、商周文化层、春秋战国文化层、北朝—隋文化层以及宋元文化层等,历史延续约5000年。经过钻探确定了梁王城城址的始建年代为战国时期,遗址面积共有100多万平方米,这里很有可能是春秋战国时期当地的繁华闹市区域或政治经济中心。
据南博考古专家称,如对梁王城遗址进行全面发掘,这里有可能成为与兵马俑齐名的国家级大遗址。“但在技术未达到能完全保护遗址的条件下,现在国家文物部门不提倡对遗址进行主动性发掘。”考古专家称,最近几次对梁王城遗址的发掘都是抢救性的,是为了配合国家的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在此次抢救性发掘后,挖出的文物将被清理、保存并修复,考古用的探方将被回填,京杭运河也将东拓50米,届时,梁王城遗址的西部将被拓宽成河道。
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专家认为,梁王城遗址是战国时期苏北最大的城址,梁王城连同周围同时期的鹅鸭城遗址、九女墩墓地共同构成了黄淮地区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框架。尤其可贵的是梁王城遗址大部分是被黄泛泥沙层所淹没,遗址保存状况很好,适宜被列为大遗址保护对象.
考古专家昨表示,这里可能是古徐国国都,有望晋升为与汉兵马俑齐名的国家级大遗址
梁王城遗址是春秋战国时期苏北地区最大的城址,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堆积,是研究黄淮地区人类文明起源的“活教材”,并入围200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日前,在南京博物院、徐州博物馆等单位组织下,再次启动了新一轮的抢救性发掘。
1探方内文化层分明
5月11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邳州市戴庄镇李圩村的梁王城遗址发掘现场。
“这是梁王城遗址北城墙的一部分。”施工人员李师傅告诉记者,眼前这两个分别深约7米,长10米左右,宽五六米的探方,正是对梁王城北城墙遗址进行选点挖掘取样考证。
梁王城遗址面积共有100多万平方米。沿着遗址一直往南走,在梁王城内,两处面积均在百余平方米的探方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探方内文化层分明,能明显看出文化层的不同颜色。
考古专家介绍,遗址文化层堆积深厚,普遍在4米左右,最深处达5米。遗址内涵丰富,地层堆积从早到晚依次为大汶口文化层、龙山文化层、商周文化层、春秋战国文化层、北朝—隋文化层以及宋元文化层等,历史延续约5000年。在探方内,记者还发现了一些陶片和牛骨。
2最近几次的发掘都是抢救性的
在紧靠运河东侧的考古发掘现场,考古人员已开掘了12个探方,100多名工人正在清理泥土、挖掘文物。在这个约1500平方米的发掘现场,12个探方内均有不同发现。其中出土最多的当属大汶口时期的陶制品。考古人员说,在其中一个探方内还发现了一具小孩遗骨,头南脚北,四肢完好,姿态自然。
此外,还发现了五六座大汶口墓葬,墓葬里除小孩遗骨外,还有成年男女的遗骨。另外,在不同的探方内,除了大汶口时期的陶制品和石器,还有大量动物的牙齿、骨头以及水井、排水道等生活设施。“有的文化层堆积很多,代表了七八个朝代。”
考古专家说,梁王城遗址面积共有100多万平方米,这里很有可能是春秋战国时期当地的繁华闹市区域或政治经济中心。
据南博考古专家称,如对梁王城遗址进行全面发掘,这里有可能成为与汉兵马俑齐名的国家级大遗址。“但在技术未达到能完全保护遗址的条件下,国家文物部门不提倡对遗址进行主动性发掘。”考古专家称,最近几次对梁王城遗址的发掘都是抢救性的。
3梁王城遗址可能是古徐国国都
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专家认为,梁王城遗址作为春秋战国时期苏北地区最大的城址,具有长达5000年的历史文化堆积,它对于黄淮地区人类文明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这里还极有可能就是历史上湮灭了的古徐国国都。梁王城连同周围同时期的鹅鸭城遗址、九女墩墓地共同构成了黄淮地区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框架。尤其可贵的是梁王城遗址大部分是被黄泛泥沙层所淹没,遗址保存状况很好,适宜被列为大遗址保护对象。
“从遗址的文化层中可看出里面还夹杂着一层淤泥层,淤泥层证明城池曾被水淹过,从年代推算,这更证实了梁王城遗址可能就是当年的古徐国国都,并被吴所灭。”徐州市徐国历史研究会副会长惠光启说,公元前512年,吴国阖闾率兵伐徐,徐君章禹领兵固守徐城。吴军掘渠引水灌徐城,徐君知不能守,则断发携夫人降吴。徐国共经44代国君计1600余年后被吴所灭。
4初步揭示古城春秋战国时风貌
考古专家表示,此次共发掘了1500平方米,加上前3次发掘的,目前梁王城遗址已发掘4000多平方米,预测再发掘1500平方米,就有可能获知梁王城遗址全貌。
据悉,迄今为止,梁王城遗址发掘揭示了大汶口文化晚期的聚落,揭开了西周墓地的神秘面纱,发现了较多六朝时期的灰坑、灰沟、水井、房址等遗迹,出土了相当多的精美青瓷器,初步揭示出梁王城春秋战国古城的城址及宫殿风貌。
13日下午2点,邳州梁王城考古工地。
南京博物院考古队员朱晓汀正蹲在墓穴里小心地清理一具人骨架。她用竹签一点点地挑土,然后用毛刷刷净。骨架很完整,虽然有破碎和裂痕,但却没有散乱,连指骨都一节不少,整齐地排列在泥土里。对考古队员来说,这非常难得,要知道这具骨架是大汶口文化时期先民留下的,距今已有5000年。
两位男性先民为何葬在同一座墓中
朱晓汀所在的,是邳州梁王城考古现场大汶口时期墓地,这是梁王城考古4年来最大的收获。在她周围,还有30多人在清理10多个墓穴或是取土运土。
在辨别了眉弓、下颌骨和耻骨等部位后,在大学学体质人类学专业的朱晓汀初步判定,这是一具成年男性骨架。“5000年前的人骨能完整保留下来,主要是因为这一带的土壤偏碱性,在江南的酸性土里,2500年前的人能留下牙齿的都很少”,她解释说。
在她背后,另一位同事在清理另一具骨架,她仔细辨认,断定又是位成年男性,两具骨架都是直身仰躺,有趣的是他们居然脸对脸,这给没有血肉的骨架赋予了感情色彩。蹲在旁边的考古队长周润垦有点迷惑:“此前发现过夫妻合葬墓、母子合葬墓,但两个男性葬在一座墓中,在这片墓群中还是首次发现,他们是什么关系呢?是父子或兄弟吗?”从2月份发掘开始,这里至今仍会新发现古墓,前后已有近50座。现在考古已进入尾声,只有10多个墓室还在清理中,而最繁忙时这里曾经聚集了30多位考古人员,150位民工,工程量相当于按一个足球场的面积挖了一个3.5米深的游泳池。
令人惊异的不止是性别,这两位先民的身高都在1.8米以上,比其他墓穴中的先民都要高。一般来说,生活优裕、营养充足的人个子较高,可是这座墓中一件随葬品都没有,不像绝大多数墓穴中有10件以上的陶器。在已经产生贫富分化的大汶口时期,这常常表示墓主是穷人。此外,其他墓主都是头东脚西,只有这两位“高人”是头南脚北。总之,这是座很特别的墓葬。
以钵覆面和拔门牙的东夷习俗
花纯强在清理一个墓穴时,在墓主人的颈部位置发现了一枚手表大小的白色玉环,他有点兴奋地喊徐州博物馆的考古队员原丰过来看。他的激动不难理解,由于年代较早,玉器在这儿很稀罕,他发现的仅仅是第6件,墓穴里最常见的是陶器,多的墓中甚至有30件以上。
原丰告诉记者,这批墓葬充分体现了大汶口文化的葬俗,首先是几乎每个死者下葬时都用陶钵盖住脸,有红陶也有黑陶;其次是死者手中往往攥着几枚獐牙,为雄性獐的犬齿;再次,陪葬物品大多放在墓主的左侧,陪葬品多的墓葬,往往还会发现猪的下颌骨,这是财富与地位的象征。
在上古,居于中心以正统自居的中原文化,用夷、戎、蛮、狄来称呼东西南北四方的异族,大汶口文化属于东夷。东夷人有拔门牙的习惯,在此次考古中再一次得到了证实。“这里埋葬的成人大多数少了两颗上门牙,这就是东夷人的拔齿风俗。”
考古队领队、南博考古所副所长林留根说,“这种风俗整个环太平洋地区都有,但是大汶口人是最早的,这可能与某种成人仪式有关。拔掉门齿影响发音和进食,这样做肯定不是出于实用,而是追求某种精神力量。”他还说了一个有关拔齿的故事,春秋时期吴国和干国(在今扬州一带)发生过一场残酷战争,干国因为兵败而损失大量兵力,许多干国少年纷纷拔掉门牙,以成人的姿态成立敢死队,然而干国仍然无法逃脱灭国的悲剧。
至今难以逾越的蛋壳黑陶工艺
此次发掘出大量陶器,有鬶、罐、鼎盛、豆和背水壶等许多种类,有普通红陶,也有细腻光滑的白陶,然而其中最为珍贵的,是黑陶中的蛋壳陶,出土文物中胎体最薄的仅为0.2毫米,而且还有镂空,这样的工艺,即使在5000年后的今天也很难达到。
根据学术界的研究,黑陶是大汶口文化和其后龙山文化的典型特点,红陶是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烧制的,而黑陶是通过闷烧,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让大量炭分子附着在陶器表面,烧成的黑陶像被油漆过一样,光亮得能照出人的影子。其中的蛋壳黑陶工艺让人叹为观止,在5000年前能拉出厚度仅为0.2毫米的薄胎简直是个奇迹,而且薄胎在烧制时极易炸裂,生产难度很大。
在随葬品丰富的墓葬中,黑陶高柄杯很常见,这是一种酒器,只有具有一定身份的人才能拥有和使用。酿酒需要用粮食,这说明5000年前这里已经有农业,并且规模不小,粮食在食用之余,还能用来酿酒。考古队员们在生活遗迹区取了土样,希望用水淘洗的办法从中寻找炭化稻米等植物种籽,研究当时的农业生产状况。
在这里,古人的生活富足安宁
这片古墓群位于大运河边,工地边河水静静地流淌,不时有机船驶过,留下一片机桨声。河对岸的草地上一群羊在吃草,头顶上布谷鸟叫着飞过,周围刚刚收割过的麦田一眼望不到边,这是一片安宁和富足的土地。
林留根告诉记者,5000年前这里也是一片“福地”,大汶口先民是这里最早的定居者,他们当年的生活质量可能比我们想像的要高。土里到处有丽蚌壳,白色的蚌壳像蛤蟆皮一样布满疙瘩,是先民们吃剩的食物,这表明附近有大片沼泽,食物充足。当年这里有河、有山、有高地,很适合先民生存。这些墓中的随葬品中,只发现了6枚骨箭头,武器稀少表明这里可能很少有战争,而只有在资源足够丰富,能养活所有人时,氏族之间才不必为生存而战争。考古队员在闲谈时甚至怀疑,食物足够充足使得先民们较少从事危险而辛苦的狩猎。
史前聚落集中也表明这一带适宜人居,在梁王城遗址外,方圆30公里范围内还发现了同时期的刘林遗址、大墩子遗址和山头遗址,面积都在20万平方米以上,先民们和平共处,共同在这片土地上过着较为富足的生活。中国其他的大汶口遗址都表明,那时的氏族社会比较稳定,生存压力不大,在中国历史上,那是先民们难得的快乐时光。
一面墙凝固5000年历史
在墓群附近,几位民工挥动铁锹,像削皮一样一点点地铲地面,地面上露出的,是斑斑点点的红砖一样的颜色。
“红色的就是红烧土”,林留根说,“红烧土是人类活动的标志,在原始社会,人们用泥筑房,房子建好后,经常放火焚烧成红色,这样的红房子应该算那时的豪宅了,与泥房相比,不仅墙体和地面结实,而且防潮,人住在里面更舒适。”
事实上,在这片遗址上人类生活的遗迹一直没有中断过,在大汶口墓群上,还有西周打水井取水留下的陶井圈,以及房屋痕迹。在周边高达3.5米的断层上,各层都有陶片、砖石等物品。站在北侧的“绝壁”下,林留根告诉记者,这些地层中最底层的是大汶口文化,向上依次为龙山文化、西周、春秋战国、汉代、六朝、宋、元、明、清直至现代的地层,这一面墙,凝固的是5000年的历史。
梁王城遗址(良王城)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从2004年始,至2009年结束,历时5年,由江苏省文物局领导下的梁王城考古队分别对梁王城四面城墙进行了多次解剖发掘,并在“金銮殿”高台上进行了重点的大规模的发掘工作,发掘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其中至关重要的是发掘搞清了梁王城城址本身的建制、性质及城内布局等诸多问题。
经过5年的工作,确认梁王城是按照东周时期都城建制流行的双城制进行布局的。城址由大城和宫城组成,两城平面呈“凸”字形。大城平面近长方形,由四面城垣围合而成,城外有宽阔的护城河。遗址上现仍保存有高出周围农田1米~2米的城墙,其中南、北城墙保存较好,西城墙发现地表以下部分近5米,也保存完好。南城墙现残长900多米、北城墙残长800多米,南北城墙相距约1100米。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小城位于大城西部,即当地居民所说的“金銮殿”,西部被中运河挖去后,东西残宽120米、南北长160米,面积约20000平方米。
梁王城遗址的南城墙是目前四面城墙中保存最好的一面,其东端最高,约高出周围地表4米,而在当地庄稼人的眼里,南城墙以前还要高且坡度很大,以至于要到城外必须绕道而行,城墙上还有大城门、二城门、三城门的说法。
考古队在南城墙中部偏西布了一条正南北的解剖探沟T1,规格为47米3米。发掘结果显示城墙主体底部宽约25米,顶部现宽约12米,高度现存约3米。城墙修筑时,先将当时的地面进行整平,然后挖两条相距3.2米的顺着墙体方向的宽沟槽,考古称之为基槽,接着填土夯实,然后在上面修筑墙体。这样墙体和底部基槽之间就像榫卯结构一样扣在一起,非常坚固。墙体的夯筑运用板筑法层层往上夯筑,每层夯土厚约0.15米,现存夯层20层。夯土以灰绿夹沙土为主,局部以青灰粘土、黄沙土夯筑。土质紧密,坚硬。夯窝十分明显,可分为两种,一种呈浅圆柱状,直径约6厘米,使用的是平头夯具,另一种呈圜底状,直径约5厘米,使用的是尖圆头夯具。在城墙的夯土里出土有较多的陶片及部分原始瓷片,有锥状绳纹鬲足、绳纹鬲卷口沿、小高领直口厚唇罐口沿、折腹豆盘、豆直柄、内底有水波纹的原始瓷片等,另有较多的印纹硬陶,纹饰有席纹、细小方格纹,方格内填“”纹、小方格内填“米”字纹、“回”字形方格内填“”纹等。在城墙主体下的灰坑里亦出有相类似的陶片。出土陶片单纯,时代特征明显,表明城墙的建筑年代当在春秋战国之际。另据发掘及钻探的结果证明,在南城墙体的南面15米处有一宽阔的护城河,护城河宽约50米,河面距地表约3米。
除城墙外,“金銮殿”高台上的发掘工作也取得了突破,考古队在“金銮殿”高台上发现了一处大型夯土台基及诸多的附属建筑设施。
大型夯土台基编号为TJ1,从整体地理位置上看,TJ1位于梁王城遗址“金銮殿”高台的东北部,由于遭后期扰乱破坏,夯土台基上的建筑遗迹已不存在,仅存夯土台。夯土台基修筑在7层层面上,由于遭后期破坏,台基保存状况不一,有的地方距地表1.5米,有的地方距地表仅0.4米,总体看,台基平面形状基本上呈东西向长方形,东西长约24米,南北宽近15米,现存最高处约1.4米,方向北偏东3度,总面积约360平方米。在夯土台基西壁的中部,有一伸出的土台,向西延伸出探方外,长度不清,宽约2米,推测该土台可能是上下台基的通道。
TJ1采用挖坑和版筑相结合的办法修筑而成,修筑之前,首先对地面进行整平,略加夯实。发掘发现,在台基底部的西头采用挖坑的做法,这样保证了台基底部基本在一个平面上,其他地方采用版筑的办法,层层向上夯筑,夯层清晰,每层厚15~25厘米,现存夯土最厚的七层,最薄的仅一层。整体上采用平夯的办法,夯面平整光滑,局部夯窝明显,呈圆形,直径4~5厘米。夯土呈灰绿色,夹红烧土颗粒及碳屑等,土质结构紧密细腻,夯土内出土陶片均比较碎小,包括有绳纹筒瓦残片、绳纹灰陶残片、泥质灰陶残片及印纹硬陶片。从层位关系及出土遗物推断该台基的建筑年代在春秋战国时期,与梁王城遗址城墙的建筑年代大致相当,也就是说台基与城墙形成于同一时期,两者都是梁王城城址形成时期的重要组成部分。
TJ1北侧发现有一大型房基,编号F5。从已揭露的情况看,F5现存11个石柱础。石柱础分布较有规律,平面成长方形,东西总长11.5米,南北总宽8.2米,距地表1.6米,总面积约120平方米。石柱础分为南北平行并排的3列,每列有4个石柱础,北列与中列相距4.2米,中列与南列相距1.9米,形成东西进深三间,南面回廊的大型房屋建筑。石柱础均有坑,平面近圆形,直径在0.7米左右。础石板状,比较规则,近方形或长方形,立柱面经修理比较平整,多数长0.5米,宽0.4米,厚0.09米。从目前清理的状况分析,F5尚向探方的西边和南边延伸。根据层位关系及各柱坑内出土的绳纹瓦片判断F5应为东周时期的建筑。另外在TJ1南侧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战国时期的大型排水设施及蓄水池、房址等,从地层堆积及包含物判断均为战国初期的遗迹。
高台上发现的大型夯土台基、石柱础房屋建筑、完善的排水设施等等是一个有机整体,无疑是城内的重要建筑,应属于宫殿一类的东西,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当地居民流传的“金銮殿”的传说并非空穴来风,更为我们进一步搞清梁王城城址的整体布局提供了重要线索。
因“金銮殿”是一高台地,春秋时期的活动面与大城内钻探发现的道路面落差在7米左右。在大小城并存时,小城成为统揽整个梁王城的制高点,也就是作为梁王城的主人发号施令的政治中心,其地位毋庸置疑。从年代上看,“金銮殿”高台地在西周中晚期就有聚落和墓地,到了春秋晚期改造成为台城,成为宫殿所在地,其上发现的夯土台基的面积有360平方米,大型石础建筑F5的面积有120平方米,还有诸多大型的石构房基、水道、水井、水池等重要遗迹,证明其为宫城所在地。其后在小城的基础上扩建大城。大城西城墙,为版块夯筑,高5米,夯层厚约0.15米,夯窝清晰整齐,坚硬牢固,为南北向,并非南北通贯,而是分别修筑至小城南、北两侧,在“金銮殿”南、北与台城直接交接。
梁王城遗址规模巨大,城高池深,堆积深厚,自下而上依次为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商代晚期、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堆积,自岳石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堆积大致与徐国及其后裔活动持续的时间相当,地望与古徐城的位置相当,周围分布有与徐国贵族关系密切的大型墓葬,梁王城周边分布有同时期的墓葬,如九女墩墓一号、二号墓中出土编钟,上面铭文刻有“徐王之孙尊”字样。这说明梁王城遗址与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方国徐国的关系至为密切。古代都城的出现是与王国形成相一致的,本次发掘确认梁王城遗址为春秋战国时期苏北最大的城址,且保存良好。特别是双城制布局,为梁王城性质的认定提供了新的基础资料。
那么梁王城与徐国究竟有何关系呢?我们再回头来看看徐夷和徐国的历史。
徐夷最早活动在河北燕山、徐无山一带,始祖是少昊。筑树为巢,与鸟群居,又称鸟族。后南移到泰山、潍水一带,但始终没有建立起统一政权,形成互不统服的部落小方国联合体。
周朝建立,周成王即位第二年,商纣王儿子武庚起兵叛乱,徐奄两国也起来反周。成王命伯禽领兵东征,战了三年,打败徐国和奄国,放逐奄国君主到蒲姑(今江苏省徐州睢宁县北),赶徐人到海滨(今淮阴涟水一带)。成王封伯禽在奄国故址曲阜建立鲁国,把徐国邹山一带土地分给鲁国管辖,并叫鲁国监视徐人的活动。
周王朝在开始的200年中,政治稳定,国力强盛,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但到了昭王和穆王时大肆外侵,矛盾重重。此时的诸侯国对宗主国的暴虐统治和沉重的负担甚为不满,掀起了多次反周的军事行动,徐偃王就是反对宗周最强烈的国君之一。周穆王六年(公元前996年)春,诸侯子国徐偃王前往周朝锡命(接受赐给爵位),周天子只赐给“伯”爵,从“子”爵升为“伯”爵,只升一级,徐偃王甚为不满。归国后,无视宗周的规定,僭越称“王”,同时逾制建筑徐国都城。当时,周天子的王城“方九里”,而徐城的范围却大大超过了周天子的王城。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故徐国也,其城周十二里。”不仅如此,徐偃王还有代周为天子的雄心。
邳州在线-运河论坛
周穆王十三年(公元前988年),徐偃王率东夷各诸侯国联军向周进攻,当东夷联军进至周王朝东都洛邑附近时,周穆王正在巡狩西戎的征途上,惊闻徐戎率东夷联军侵洛,火速回兵。并密谋令楚乘徐国兵将远徙洛邑,国内无备,大举伐徐。徐乃北走彭城(今徐州市)北武原东山下,百姓跟随者有万余家,聚族而居,仍保留部族之习俗。不久偃王死去,葬于徐山下。徐国在邳建制300余年。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吴王夫差北渡淮河伐徐,放泗水淹徐国。自此徐国失去国号,一部分徐族迁移到浙江,一部分迁移到江西北部,徐国灭亡了,徐族也离开了汉东(淮河中下游地带)。今天在浙江、江西发现的徐器,就是从这里迁去的徐族苗裔留下的遗存。
然江苏省江苏省徐州丰县、江苏省徐州睢宁、泗州、甚至浙江翁州都有偃王城或徐城遗址,这是何故呢?要说清这一问题,必先了解夏、商、周三代时建都习俗。三代时都城有两种:一是圣都,二是俗都。圣都为建国基础之城,是王室政治、经济权力中心,建有太庙,保持祭仪上的崇高地位不变。
俗都是为战争和寻找铜矿需要,随地而建的政权之城,随时可变。如夏朝3次迁都,圣都是夏邑;商朝8次迁都,圣都是亳;周朝4次迁都,圣都镐京。徐国也是这样,江苏省江苏省徐州丰县的偃王城,可能为穆王十三年徐偃王反周,为战争需要而建的城池。江苏省徐州睢宁的偃王壁,可能是公元前526年齐侯伐徐,徐国为抵抗齐兵而建的军事行营,这些皆为俗都。泗州的徐城,则为公元前477年楚惠王封徐王章禹后裔为徐君所迁迁住之城,这时徐国国号已经取消,这个徐城只能作行政区首府看待。浙江翁州的偃王城,是徐国灭亡后徐人迁此而建的城镇,只能作氏族聚居点看待。
徐国的圣都究竟在何处呢?从地望及梁王城遗址的发掘情况看,应是今江苏省江苏省邳州市江苏省江苏省邳州市梁王城遗址(又叫良城)。良王城在《左传》中记了两条史事:
一、《左传.昭公十三年》中载:“晋侯在良城约会吴王。”说的是公元前529年,晋侯联络吴王馀昧等诸侯在良城结盟,计议伐邾国的政治大事。
二、《左传.哀公十五年》中记载:“公孙贞出使吴国到良城病死了。”这是公元前480年楚王派西子期伐吴,陈闵公遣公孙贞前去调解的外交活动。
这两件事都是侯国之间交往的事件。诸侯首脑会议,使节过境,均在这里交割,说明良城是徐国政治中心之城。近年在良王城附近九女墩墓中出土徐国编钟,上面铭文刻有“徐王之孙尊”字样。编钟是乐器,尊是礼器,权贵举行大的圣典和祭祀时用上它。编钟上刻“尊”字,可能编钟和尊在圣典和祭礼时一并使用,这些都足以证明良城为徐国圣都是无疑的。九女墩目前为止共发掘四座,其中二号墩、三号墩两墓背山面水,封土高大,葬法基本相同,都葬有成组成套的乐器、礼器和车马器,可见墓主的身份十分显赫。随葬之青铜鼎、编钟、石磬说明死者生前为钟鸣鼎食的贵族,同一时期随葬钟磬的仅见于山西长治分水岭269号墓、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与之相近的安徽寿县蔡侯墓只随葬钟而无编磬,可见钟磬仅为诸侯以上的王侯贵族才有资格使用。
归结起来,良王城,实系古徐国的重要都城——徐国圣都遗址。“九女墩”古墓群并非梁王之女儿墓,而系徐国君之王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