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 · 临摹《神骏图》
《神骏图》,史传为唐代韩干所画。国家一级文物。此画的前隔水有金书“韩干神骏图”五字题签。经学者比较研究,初步认为是五代临摹唐人韩干之作,还有专家认为画风似更接近北宋。
《神骏图》 五代临摹
《神骏图》曾经明汪砢玉《珊瑚网》、清孙承泽《庚子销夏记》《石渠宝笈·续编》等书著录。明代曾为郭衢阶、顾正谊收藏,入清为梁清标收藏,后入清内府。很得乾隆皇帝的喜爱。
韩干传世之作极少,这幅《神骏图》是末代皇帝傅仪偷出宫中流落民间,解放后为辽宁博物馆收藏,国宝级珍品。为绢本,工笔设色,横卷款,长122厘米。画中描绘东晋尚清谈的代表人物,高僧支遁爱马的故事,《世说新语》中有记载。支遁是晋朝名僧,一生喜欢交往名士。他擅长草书、隶书,诗也写得不凡。史载支遁隐居,好养鹰而不放,好养马而不乘,有人讥笑他,支遁说:“贫僧爱其神骏。”由此推测《神骏图》得名,与高僧支遁这句话有关。
这幅画是一幅历史故事画,描绘了魏晋时期爱马的著名名人的场景。这幅画的构图分为左右两部分,右边是小小的山坡,支遁坐在前面的石平台上,面向左面的那匹马。这位男主人公站在西部地区的随侍旁边,手臂上戴着鹰,这种处理为该地区的整体"静态"增添了动感的氛围。图片的左侧是宽阔的河水,海面上荡漾着一匹白马。白马坐在一个头发中的男孩旁边,手里拿着一根棒状的刷子,好像在洗澡后从浴缸里回来一样。
《神骏图》 局部组图一
这幅画中,韩干匠心独运,骏马占全幅画一半的位置,重点异乎寻常的突出。画中马为白色,踏水而来,可能受了《蜀书》先主传中“马跃檀溪”故事的启发。马跃檀溪,描绘的是白马一跃三丈,救了刘备,神骏异常,当时是民间话本说唱,脍炙人口,影响广泛的故事。
唐代崇尚大宛马,韩干所画之马即为大宛马,所以他特别突出了马的膘悍、硕壮和英姿勃勃的神采,和汉代马踏飞燕腾跃的造型,唐代的三彩马,以及昭陵六骏的风格,一脉相承。
《神骏图》 局部组图二
此画特别令人欣赏的是,飘逸而细劲的线条,华美而艳丽的赋色,人物传神,骏马昂扬。以及由此反映出蓬勃强劲的生命力,都昭示着大唐盛世绘画艺术的辉煌与繁荣。
画面中,环境古茂静寂,山石平坦广阔,一匹刚在山涧洗漱一净的白马,踏水而来,白马昂首,张口扩鼻,动势犹存,气喘未定,神态中自然流露出见到主人的欢快情态;马上童子一手持缰,一手执策,神彩飞扬;主人支遁一手柱榻,撑住前倾的身板,一手置马杆于屈起的膝上,全神贯注,已顾不上袈裟零落,热切地注视着飞驰而来的爱马,其情其景,创造出一种无染无杂,返璞归真,超然空寂的通明境界。而与支遁对坐一高冠人士潇洒侧身,与恭谨直立持鹰仆从,三个人一前倾、一侧身、一直立,形成一种律动之美,视线全部集中于奔来的白马这一点,画面呼应,动静对比,奇情异趣,跃然纸上。
《神骏图》 局部组图三
作者以精湛的笔墨技艺,生动描绘,人马用笔极为精练,施重彩而不愿其浓艳,画人马形神统一,“树石钩而不皴,水波浪花尤见功夫。”以形与神,处处精工入微,简洁的空间结构,整体上给你一种极强的视觉冲击力。总而言之,此画技法基本出自唐人,纤巧精微处露五代画师之风格。
支硎山 观音寺
画中的故事,发生在江南苏州的支硎古刹。支硎古刹为支遁创建。支硎山又名观音山,因山多平石,平石为硎,故名支硎山。可惜古刹1966年“文革”中被毁,片瓦无存。现在遗址在苏州高新区枫桥镇支英村。支英村的英字与硎字同音,1958年改支硎为支英的。
《神骏图》 邮票
2006年12月国家邮政部门发行中国古代名画系列邮票,把《神骏图》搬上了有国家名之誉的邮票。
国宝级的稀世珍品《神骏图》被搬上邮票,是中国美术界的一件盛事,也是作为韩干乡党的西安人的骄傲。《神骏图》展示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辉煌和成就。真乃是:“韩生画马”非凡马,“毫瑞有神”名古今。
(请横屏观看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