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亿险资杀入一级市场,76家已投机构上了险资VC/PE基金管理人白名单

日前,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金财务性股权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大意是:一、明确财务性股权投资的概念。二、取消财务性股权投资的行业限制,明确财务性股权投资的基本原则及十条禁令。三、明确财务性股权投资的投资标的选择原则。四、明确保险机构可以以自有资金及与投资资产期限相匹配的责任准备金进行财务性股权投资。五、加强对保险机构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的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管。

对因受资管新规等影响,压抑很久的股权投资行业来说,这套险资进入直接融资市场的组合拳可谓拳拳锤心。作为市场机构,保险机构逐利行为不可避免,因此对期待险资的投资机构而言,仍需要谨慎乐观。但不管怎样,先进白名单再说。

2020年11月16日,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公布了保险资金投资的143[1] 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年度评价结果。本次评价以保险资金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监管政策及相关制度规定为主要依据并结合行业现实需要,从公司治理与投资团队、管理制度与流程、风险管理、规模与业绩、投后管理机制、合法合规经营、保险合作、激励约束、信息报告及披露9个方面(一级指标)的50个二级指标对评价对象进行全面评价,其中41个投资管理能力相关指标为加分制,满分为100分;9个合规运营相关指标为扣分制,最高扣25分。

按照评价规则,评价结果分为A、B、C、D四类。评价结果显示:A类(80分及以上)76家,B类(70分到80分)43家,C类(60分到70分)23家,D类(60分以下)1家。评价结果供保险机构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依据,也不得用于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同业竞争。

根据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2019年发布的《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保险资金投资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评价规则(试行)》第十九条规定:针对A类机构,协会可视实际情况给予相应鼓励措施;针对D类机构,协会通过协会股权投资信息报告系统向行业提示风险,并根据实际情况,建议监管部门将其纳入黑名单;针对认购D类机构发起设立基金份额的保险机构,协会可向其提示风险,并同时报告监管部门。

虽然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评价结果仅供保险机构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依据,但在险资机构中具有风向标作用。获得A类评价结果的机构将是未来险资可以持续合作的机构,类似于白名单,而获得D类评价结果的机构将列入黑名单。获得C类和D类评价结果的机构如果经过整改仍然达不到A类,也将不是未来险资青睐合作的机构。

当然,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这次评价只是针对已经和险资合作的143家机构,仅占在中基协登记的VC/PE机构管理人不到1%。没有上榜的机构不代表不是险资未来合作的对象。由于基金还没有清算,这此评价结果也不代表基金的最终投资业绩。

数据显示:在中基协登记的VC/PE基金管理人达到近15000家,居于世界第一位。而VC/PE基金管理人鱼龙混杂,自律水准相对较差,制约了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近年来,相关行业协会纷纷加大对VC/PE基金管理人的信息披露与评价力度。2019年底,中基协对外发布《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会员信用信息报告工作规则(试行)》,在中基协登记并已成为协会会员的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日后可查询机构的“信用报告”,并可向合作机构展示。

行业协会基于自身数据积累,从不同维度,组织对VC/PE机构管理人评价和信用评价,对于提升VC/PE基金管理人自律意识、水平和专业服务能力,促进VC/PE行业在十四五期间规范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1] 根据协会股权投资信息报告系统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年末保险资金投资的境内、非保险系私募基金管理人167家,属于评价对象范围且提交参评资料的有145家,其中合并评价的情况有2家。

2020年保险资金投资的私募股权

投资基金管理人评价

A类名单

(按公司名称拼音字母顺序排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