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废,有仁义;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成为襄子特别读者
点击上方「襄子的箱子」→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
这是【伴点襄思】第 020 篇文章

▲ 音频建议用1.5倍速听

最近那个杭州保姆纵火案的主角林生斌又上了热搜,很多朋友觉得三观被刷新了,这貌似又是一场互联网式的翻转。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2021年7月,估计正式发出来也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了。

写这篇文章也并非是为了蹭热点,只是刚好有些想法,而且与此事件无关,因此也不在乎时间。热点会过时,但思考却能跨越时间的鸿沟。所以这里就不谈论主要的事情经过以及分析了,我并非法官,也并非警察,就不越俎代庖了。

我突然想起了老子在《道德经》的一句话:“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有大道废了,才会有仁义的出现,或说,才有宣扬仁义的必要。

前几年林生斌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很深情的人,现在发现很大可能是炒作,是在立人设。当下次我们看到这类情况的时候,不必急着去相信他或是不相信他,而是可以先想想老子的这句话,只有大道废了,才有宣扬仁义的必要。

当这个世界是一个充满大道的时候,请问,还有必要宣扬仁义吗?当这个社会人人都孝顺,与家里人和睦相处的时候,请问,还有“孝顺”的必要吗?

我们提倡仁义,正是因为这个世界缺乏仁义,我们提倡孝顺,正是这个世界上有人不孝。

道理是一样的,一个人越缺什么,他往往就会表现出来自己所缺的那部分。回到林生斌的网络人设,他正是因为缺乏深情,所以才一直宣扬自己的深情。

人的本性,总是将目光与注意力放在那些自己没有的东西上,这是生物演化所保留下来的优势,这也正是促进人类不断向前,不断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也是人类“欲壑难填”的一个原因,但正因为已经是人的本性了,所以很难伪装,也很难长时期伪装。

想想空气,是所有生物的必需品,但几乎没有一个人会在日常生活中提到它,因为呼吸空气对于我们来讲已经成了习惯,没有意识,大脑也不会时刻提醒你要注意,你现在在呼吸空气。大脑会将你的注意力放在你目前所欠缺的东西上,比如钱,比如尊严。

一些资深的社会人可能已经有了这样的经验,一个人的行为和话语,其实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出他的内心,正如苏轼所言,你心里有屎,所以看到的都是屎。

这么一说,可能会有人对人性很绝望,实际上大可不必如此,就比如婚姻与感情,很多人觉得这个世界上天天都能看到婚姻不幸甚至家暴的现象。

首先,什么样的事情能成为新闻,那肯定都是一些不寻常或反常的事情,而平平淡淡的事情,反而不会进入人们的视线,因为太平淡了,没啥热点,也没什么话题,吸引不了人们的眼球。

所以,你所看到的,都是那些出了问题的婚姻,而那些没出问题的婚姻,可能人家过着自己的日子,偷着乐呢,甚至当事人都没意识到自己正处于幸福的婚姻之中。

说起来可能也是一个悖论,那些好男人、好丈夫以及好女人、好妻子,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而且数量也不少,只不过沉下去了,那些浮上来的,经常在我们面前晃的,都是一些坏男人或坏女人,因为他们自带流量,自带热点。

古人云:“过犹不及。”

林生斌之前的深情样子,超出了一般正常的范围,属于太过了的那种,因此,当你下次要感觉“这人太什么什么”的时候,要请注意了,你所看到的,是真的如此,还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那部分?

爱,很多时候是无声的,一个爱老婆的人,不会整天把“爱老婆”挂在嘴上,也不会天天“提醒”别人自己很爱老婆,因为“爱老婆”对真正爱老婆的人来说,已经见怪不怪了,甚至很多时候都想不起来自己是爱老婆的。

中国古人的辩证法曾经带给我很多启发,比如当你看到高的时候,一定要想到低,看到大的时候,一定要想想小。

曾仕强老先生曾经讲过一个例子,他说,外国人讲话,经常讲一半的话,他们最流行的话是:不自由毋宁死。现在年轻人都上当,说对对对,你就糟糕了。他只讲了一半“不自由毋宁死”,还有一半他没讲,从来没讲,只有中国人才懂:“一自由就堕落。”不自由当然不好,但太自由更不好。

一件事情,要想想它的相反方向,这样,思考才缜密。

关于林生斌的其他事情,我不是当事人,不好判断,还有一点就是有人说,他刚开始也是很认真的,只不过后来发现通过卖人设可以赚钱,所以才会有那种弄虚作假的心思,或者说,他也是不由自主的。

我对这方面的看法是,他有选择的自由,他可以选择拒绝,但是他没有。我们不要去猜测别人的内心,就看行为。如果什么事情都要回到当事人的内心,为他找借口开脱,那请问,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是找不出合理理由的?

做人要宽容,但底线,也要守住。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与君共勉

2021年7月24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