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根生长启示录:以自我需要为中心,底线应不损害他人
假期去城里老家,那里储藏室是单独建的那种平房,打开储藏室门很费事,原来门口处水泥台阶又隆起了,阻挡着门底部开关。
很奇怪吧,好好地地面咋就不知不觉抬高了呢?
10多年前,那时候还住在这里,为了自行车方便进出,就在台阶处用砖头水泥做了个斜坡,过了不久发现门底部刮着地面,原本顺畅的开门变得磕磕绊绊。
开始以为水泥地面热胀冷缩,把地面凿出低矮沟槽,开关门顺畅了,谁知道过了不久,又出现门底部蹭着地面,检查门框也没有问题。
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有人揭开谜底,隔着两家储藏室门口处,一棵粗大椿树枝繁叶茂,看得见的是外在高高耸立,看不见则是树根生长,所谓“树有多高,根有多长”。
这棵树很高,根当然短不了,问题在于除了向下扎根,树根还在向肤浅处延伸。
那时候最初是猜测,后来仔细观察,发现通向树的这部分地面,果然有隆起,只不过在储藏室位置明显些。
今天看到这个情况,更加明显,虽然水泥门口地面已经形成很深沟槽,开关门还是不方便,而伸向树的地面裂缝明显。
这在心理学上寓意深刻:树根生活在看不见的地面之下,却实实在在的存在,它会通过地面裂缝表现,这就是如同心理活动发生大脑里,但会通过外在言行表情来表现。
用专业术语定义就是“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就像扎根地下的树根,看不见,却生命力旺盛,决定着对外在世界的表达。
每个人都是如此,心理发生在大脑中,却要通过言行表现。不同在于,有的人会扎根地下向深处发展,有的人却扎根肤浅,时不时表达自己存在。
因此,一件事情发生后,这个事情本身真的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看到一个人如何应对这个事情,包括如何看待事情、如何产生情绪反应、如何进行行为反应等,这些都是人格模式,看出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应对事情能力。
继续讨论,这棵树生命力的表达没有问题,就如同一个人面对某个事情的言谈举止,问题在于要有道德底线和心理底线。
心理底线是无害于自己,这是大部分人可以做到的,除非抑郁症患者会指向自己,伤害自己,不利于自己。而习惯愤怒的人,则是遇事指责他人,自己很舒服了,无害自己,但是有害于别人,让别人不舒服,这就是道德底线问题了。
道德底线不得有害于别人。这棵椿树做出了反面例子,自己扎根外伸,却破坏着地面。记得英国有一种植物,树根穿透力特别强大,只要院子长有此树木,房价立即大跌,因为房子基础迟早被破坏,房屋就成为危房。
这给了我们一点启示,我们习惯以自我需要为中心,这是本能,但还要注意不应损害他人,而这就有待于我们习得以别人需要为中心的能力。
需要记住的是,心理活动总会通过外在言行表达,因此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成为不懈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