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的最佳策略

科技前沿商业世界行业观察认知科学哲学思考▲这个世界残酷,又温暖。

(向上滑动启阅)致亲爱的你:Hi,见信如面!今天想跟你聊的是关于信心、策略和行动的一点思考,提出一个问题、引出一个延伸,作出一个解答。如果你也对因信称义、囚徒困境或者人生博弈等话题感兴趣,欢迎开启阅读,当然,更期待你的精彩留言。太长不看版(88字)⏬引子:在城市里漫无目的地游荡,你想去哪里,想遇见什么?主题:因信称义和囚徒困境内容:1、古今思维的本质区别=>一个问题2、基督徒的因信称义=>一个延伸3、一报还一报的策略=>一个解答愿每日微小知识激发你的深刻思考。🌹(全文共计2795字,建议阅读时间:3分钟)

那,我们开始吧今天在这个城市闲逛时,先是冒出这样的一句话:你想去哪里,想遇见什么?在你的每一个出行、每一趟旅程,以及你的整个人生。然后一边走一边看着熙攘的人群,不知道触碰到什么,上面的几个话题突然在心里连接成线,于是打开电脑稍微理了理头绪,与你分享我的浅见。1一个问题:古今思维的本质区别大家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总会幻想出一个“古时候”,于是就有“从前慢”美好的意境。今天我们不讨论这个快慢问题,只说其实古今人们最大的区别未必是快慢(其实古时候人们辛苦劳作,生活节奏不一定很慢,或者至少他们的体验来说不一定很慢)。更大更本质的区别应该是:思维方式是相反的。古时候人们的思维角度是:因为相信,所以学习;而现在的思维角度则是:因为学习,所以相信(批判性思维)。前者似乎是一种本能的思维角度,所以到现代最直接的思维冲动依然是相信之后对结论给出解释,有点类似于认知偏差中的盲目相信权威这一点,或者说律师思维,更深一层来说还涉及到宗教人士的思维。对此有过真实的体验。与一位基督徒有过深入的交流,她真的是非常好的一个人,也很虔诚。最初跟她交流具体的事情上的时候没有太大的冲突。直到我用惯有的批判性眼光来小心翼翼地跟她提问为什么的时候,她的行为很好地解释了两种思维方式的冲突。能感觉到她非常反感哪怕一点点的疑问,觉得是在质疑上帝这个毫无疑问的真神,我在一开始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因为质疑是科学精神最重要的一点,我非常认同这样的思维方式。而且,我因为了解和尊重宗教人士的信仰,其实已经用极其小心委婉的方式提问。后来我只能坦诚地告诉她,对于上帝,我或许还没有准备好。她也表示理解,我们就暂时停止了交谈和对话。这件事情我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慢慢了解到其实是一个本质的思维差异。这是一种“不信怎么学”的因信称义和“不学怎么信”的科学反叛精神的矛盾。相信是前提,因信称义是基督新教的核心教义,无论是《罗马书》还是《希伯来书》都强调了这一点。我非常非常喜欢圣经,这是最有智慧的一本书。希望我可以慢慢理解它消化它,而它也在我的批判精神和科学思维之外时时提醒着我这个世界的另一种可能,或者说二者其实殊途同归。另外,其实不信怎么学也尤其非常科学的一面,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只有笃定地相信一件事情,才能从圣人经典中的寥寥数字中读出真正的道理,如果天天怀疑来怀疑去,那是永远无法接近真理的。相信,然后去学习,也是一种最为宝贵的谦逊之心和敬畏之意。写到这里又想到另一个话题:东西方文化差异。不信怎么学的思维模式让我想起东方文化中强大的自圆其说内核。有益的一面是,可以保持谦逊和敬畏,有很小的自我和很大的集体;不利的部分,可能就是“可怕的”东方文化中自我解释的圆满:什么都可以解释和化解——就算哪天在现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换一种解释就可以轻松化解,但是因此就没有科学精神,不利于探索和开拓,所谓的认知升级就更无从谈起。这个话题太大,以后再议。2一个延伸:基督徒的因信称义关于因信称义,上述的比较是其中“因信”的部分,强调的是思维模式之别,主要为了说明,有一种这样的思维模式,是“无条件的信任,是学习的前提”。延伸一下,再来看因信称义的“称义”二字,其实本来是法庭用语,在法官面前称义,其意思是法官否决了原告的指控,开释了被告,被告就被称为“义”。保罗借用了这个法庭用语,表明在末日审判的时候所有人都坐在被告席上,由神来审判。保罗说,“在上帝面前,听律法的还不算义人,行律法的才能称义。”(罗马书2:13)我个人更喜欢《雅各书》里面的一句话,它也强调了这一点。雅各说,“如果信心没有行动,这种信心就是死的。”(雅各书2:17)并且进一步阐述说,“你信有独一的上帝,你信得不错。邪灵也信,却心惊胆战!”(雅各书2:19)这是针对一些人认为,称义=相信,只要相信就可得救这一类的想法做出的反驳。实际上,只有所谓相信而没有行为,是毫无意义的,如果一个人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然后号称自己坚信上帝的存在并且是虔诚的信徒,那就可以称义了吗?或者心里确实坚信上帝的存在而丝毫不做善事,是真正可以称义的吗?只有相信无法称义,只能叫做洗脑。光有相信而没有行为,是洗脑。光有行为而没有相信,是虚伪。再说深入一点,我相信的那个全能的上帝才不会在乎你是不是信他吧!不是神在你心中,而是这个宇宙的每一个微观粒子都在上帝手中,或者说都是上帝本身,全知全能的上帝怎么可能去在乎所谓的背叛,在深层次来说,所谓违背其意志的事情根本就无法存在。所以信与不信,做与不做,并非如声称的那样。3一个解答:一报还一报的策略说了那么多古今中外,可是然并卵啊!这样人心复杂的社会你就说到底该怎么办吧!别急,此处有研究:再延伸一下,在人和人的博弈中,经典的囚徒困境也与之有关。人们已经从数学的角度,计算过信心、策略和行为的现实表现。先来一个名词解释:“囚徒困境”是1950年美国兰德公司的梅里尔·弗勒德(Merrill Flood)和梅尔文·德雷希尔(Melvin Dresher)拟定出相关困境的理论,后来由顾问艾伯特·塔克(Albert Tucker)以囚徒方式阐述,并命名为“囚徒困境”。两个共谋犯罪的人被关入监狱,不能互相沟通情况。如果两个人都不揭发对方,则由于证据不确定,每个人都坐牢一年;若一人揭发,而另一人沉默,则揭发者因为立功而立即获释,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狱五年;若互相揭发,则因证据确实,二者都判刑两年。由于囚徒无法信任对方,因此倾向于互相揭发,而不是同守沉默。最终导致纳什均衡仅落在非合作点上的博弈模型。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囚徒困境所反映出的深刻问题是,人类的个人理性有时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聪明的人类会因自己的聪明而作茧自缚。做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如下:有两个参与者和一个庄家。参与者每人有一式两张卡片,各印有“合作”和“背叛”。参与者各把一张卡片文字面朝下,放在庄家面前。文字面朝下排除了参与者知道对方选择的可能性。然后,庄家翻开两个参与者卡片,根据以下规则支付利益:一人背叛、一人合作:背叛者得5分(背叛诱惑),合作者0分(受骗支付)。二人都合作:各得3分(合作报酬)。二人都背叛:各得1分(背叛惩罚)。可以由此列出支付矩阵表格。T(Temptation)=背叛诱惑,R(Reward)=合作报酬,P(Punishment)=背叛惩罚,S(Suckers)=受骗支付。以个人选择得分而言,可得出以下不等式:T>R>P>S(5>3>1>0)。但现实是重复的囚徒困境,博弈被反复地进行。重复博弈的结果是趋向于注重2R>T+S。一目了然。比如Alpha的获胜或许也与之有关,计算机不受情绪困扰,每次都运用“一报还一报”策略,这正是让他获得最大收益的根源之一。《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德报德,以直报怨”是一个博弈论的大智慧。受过一次伤,在下一次一报还一报即可,再有新的机会,就不计前嫌,继续相信。这样的人生策略,才会有最佳导向,也才可以宁静于内、无敌于外,以接近内圣外王的人生境界。以上。▼

(0)

相关推荐